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交際策略培訓的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交際策略培訓的實證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獨立學院 非英語專業(yè)學習者 交際策略 交際策略培訓 口語水平 交際策略使用
【摘要】:本文是一項關于獨立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交際策略培訓的實證研究。本文嘗試回答以下幾個問題:1.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交際策略的使用現(xiàn)狀如何?(1)他們交際策略的使用意識如何?(2)他們交際策略的使用情況如何?2.交際策略培訓對學習者的口語水平和交際策略的使用有何影響?3.交際策略培訓的即時效果與延時效果之間是否存在差異?4.學習者對交際策略培訓的態(tài)度如何?影響學習者交際策略使用的因素是什么?來自江蘇大學京江學院的兩個自然班,共58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參加了本次實驗。一班為實驗組,另一班為控制組。實驗組接受為期16周的交際策略培訓,而在對照組內仍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在實驗前,兩組學生在語言水平和交際策略的使用上并無明顯差異。交際策略培訓分為以下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理論講授階段,為第二階段提供理論支持。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講解交際策略的相關理論知識,如交際策略的定義、分類等。第二階段強調通過各種交際活動幫助學習者練習交際策略的使用。本研究采取前測、后測和延時后測的實驗方法。實驗前在實驗組和對照組組內發(fā)放了關于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交際策略使用情況的調查問卷。針對問卷結果,在確認交際策略培訓的必要性后,在實驗組內進行了為期16周的交際策略培訓。培訓前后在實驗組和對照組內各進行了一次口語測試。通過對比兩組在兩次口語測試中的表現(xiàn)以探究交際策略培訓的即時效果。為調查學習者對交際策略培訓的態(tài)度及影響他們策略使用的因素,在交際策略培訓結束后,在實驗組組內進行了一次訪談。第二學期實驗組同對照組一樣也采用的是常規(guī)教學方式。學期末實驗組內的學習者參加了第三次口語測試。通過對比他們在后兩次口語測試中的表現(xiàn)以探究交際策略培訓即時效果與延時效果之間的差異。根據(jù)學習者第一學期的期末成績將實驗組內的學習者分為了高分組和低分組。對兩組不同語言水平學習者在后兩次口語測試中的表現(xiàn)也進行了對比以更深層次地探究交際策略培訓即時效果與延時效果之間的差異。在對數(shù)據(jù)進行了詳細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后,本文得出以下發(fā)現(xiàn):1.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交際策略的使用現(xiàn)狀不太令人滿意。學習者交際策略的使用意識薄弱,且在平常交際中不常使用交際策略。2.交際策略培訓對學習者的口語水平和策略的使用頻率有著積極的影響。(1)在后測口語測試中,實驗組的口語成績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相對于前測口語測試成績,實驗組的后測口語成績得到了顯著的提升。(2)在后測口語測試中,實驗組的交際策略使用頻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相較于前測口語測試,實驗組交際策略的使用頻率在后測口語測試中得到了顯著的提升。(3)學習者的交際策略使用頻率與口語成績之間存在正相關性,即學習者交際策略的使用頻率越高,其口語成績就越高。3.交際策略培訓的即時效果和延時效果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具體體現(xiàn)在:(1)相較于后測,實驗組在延時后測中的口語成績和策略的使用頻率都顯著下降。(2)總體而言,高分組和低分組在延時后測中的策略使用頻率明顯不及其在后測中的策略使用頻率。4.接受訪談的大多數(shù)學習者對交際策略培訓持積極態(tài)度,認為交際策略培訓有利于提高口語交際自信心和口語水平。學習者認為個性、語言水平、焦慮、任務類型、交際策略使用意識、測試環(huán)境、任務完成的時間限制等因素會影響其交際策略的使用。本研究的發(fā)現(xiàn)可為外語教學提供一定的啟示。(1)將交際策略培訓嵌入到常規(guī)教學中并進行交際策略的顯性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者的口語水平,但交際策略培訓所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須得到持續(xù)的強化。(2)本研究所采用的交際策略培訓模式可以為嘗試提高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水平的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3)在交際策略培訓的過程中,應注重關注影響交際策略使用的一些因素諸如語言水平、個性和任務類型等。(4)通過交際任務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者的口語水平和交際策略的使用。因此,建議未來的課程應設計盡可能多的交際任務,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英語口語的機會。
【關鍵詞】:獨立學院 非英語專業(yè)學習者 交際策略 交際策略培訓 口語水平 交際策略使用
【學位授予單位】:江蘇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319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6-7
- ABSTRACT7-10
- 摘要10-17
- LIST OF ABBREVIATIONS17-18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8-23
- 1.1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Study18-20
- 1.2 Background of the Study20-22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22-23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23-44
- 2.1 Definitions of CSs23-27
- 2.1.1 Interactional Approach to Defining CSs23-25
- 2.1.2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 to Defining CSs25-26
- 2.1.3 The Working Definition of CSs in This Study26-27
- 2.2 Classifications of CSs27-32
- 2.3 A Tentative Classification of CSs in This Study32-34
- 2.4 A Debate on Teachability of CSs34-35
- 2.5 CS Studies Abroad and at Home35-44
- 2.5.1 Relevant CS Studies Abroad35-40
- 2.5.1.1 Studies on CS Teaching and Training35-37
- 2.5.1.2 Studies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S Use37-40
- 2.5.2 Relevant CS Studies at Home40-42
- 2.5.2.1 Studies on CS Teaching and Training40-41
- 2.5.2.2 Studies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S use41-42
- 2.5.3 Gaps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42-44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44-59
- 3.1 Research Questions44
- 3.2 Subjects44-46
- 3.3 Instruments46-49
- 3.3.1 Questionnaire46-47
- 3.3.2 Oral Tests47-48
- 3.3.3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48-49
- 3.3.4 Final Exam49
- 3.4 Research Procedures and Data Collection49-57
- 3.4.1 Pretests50-51
- 3.4.1.1 Administering of the Questionnaire50
- 3.4.1.2 Pre-oral test50-51
- 3.4.2 CS Training Procedure51-55
- 3.4.3 Posttests55-56
- 3.4.4 Delayed Posttest56-57
- 3.5 Data Analysis57-59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S59-88
- 4.1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Learners' CS Use59-64
- 4.2 Effects of CS Training64-75
- 4.2.1 Effects of CS Training on Learners' Oral Performance64-69
- 4.2.2 Effects of CS Training on Learners' CS Use69-74
- 4.2.3 Correlation between Learners' Oral Performance and Their CS Use74-75
- 4.3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mediate Effects and the Delayed Effects of CSTraining75-81
- 4.3.1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mediate Effects and the Delayed Effectsof CS Training on Learners' Oral Performance76-77
- 4.3.2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mediate Effects and the Delayed Effectsof CS Training on Learners' CS Use77-81
- 4.4 Learners' Attitudes toward the CS Training81-83
- 4.5 Factors Affecting Learners' CS Use83-88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88-91
- 5.1 Major Findings88-89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89-90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90-91
- REFERENCES91-96
- APPENDICES96-112
- Appendix I Representative classifications of CSs96-98
- Appendix II Questionnaire98-104
- Appendix III Pre-oral test104-105
- Appendix IV Post oral test105-106
- Appendix V Delayed post oral test106-107
- Appendix VI Speaking Assessment Form107-109
- Appendix VII Lesson 9 Practice of CS use109-11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重遠;;論交際策略對外語學習的負面影響[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2 孔京京;;關于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交際策略使用情況的研究(英文)[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6年02期
3 彭曼君;;運用課堂辯論提高交際策略能力的研究與實踐[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4 馬蘭萍;;二語習得中的交際策略實現(xiàn)[J];教學與管理;2009年06期
5 徐菲;蘇楚博;;交際策略理論研究及其啟示[J];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6 楊紅英;;論交際策略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7 盤群;;論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交際策略的培養(yǎng)[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8 張璐;;淺談對交際策略的幾點認識[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0年08期
9 譚月;;交際策略研究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10 楊新煥;;二語習得中的話語與交際策略[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崢;;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口語交際策略使用情況調查——一項基于大學英語口語課堂的研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十四輯)[C];2014年
2 盧植;;英語學生在CMC中的交際策略運用[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盧植;;英語學生在CMC環(huán)境中的交際策略和學習策略[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貴陽市經(jīng)貿學校 張敏;英語專業(yè)交際策略的培訓[N];經(jīng)濟信息時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慶雪;跨學科視角下的口譯交際策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郭繼東;中國EFL學習者中介語交際策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羅黎麗;五周歲漢語兒童的言語交際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偉;言語適應視角下政務微博交際策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2 陳曉薇;高中英語教師課堂反饋話輪交際策略對學生語言學習影響的個案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高靜;[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5年
4 焦銳;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交際策略培訓的實證研究[D];江蘇大學;2016年
5 艾麗;中國大學英語學習者口語交際策略使用現(xiàn)狀的調查[D];蘭州大學;2008年
6 楊易;性別在交際策略中的影響[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8年
7 王咪;英語交際策略在求職培訓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8 唐琳;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策略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9 彭丹;關于會話課上開展交際策略教學的考察[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石玢;交際策略的研究內容及方法的探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46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64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