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詩歌英譯的擬像性——以李白《送友人》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7-08-09 16:12
本文關(guān)鍵詞:中國古詩歌英譯的擬像性——以李白《送友人》為例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典籍英譯 圖像符號 擬像性 李白 《送友人》
【摘要】: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需要,中國的典籍翻譯越來越受到重視。符號學作為解釋力強大的交叉學科,對典籍翻譯具有強大的闡釋力。遵循擬像性原則有助于在翻譯過程中保持原文顯性和隱形的特征,在形式相異時也能顯現(xiàn)原詩的風格和神韻。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外語學院;
【關(guān)鍵詞】: 典籍英譯 圖像符號 擬像性 李白 《送友人》
【分類號】:H315.9;I046
【正文快照】: 近年來,中國文化“走出去”基本上會借助國外辦學和典籍的翻譯兩種方式,尤其是典籍的翻譯在中國文化宣傳和傳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學者們對典籍的翻譯實踐和現(xiàn)象的研究越來越多,但跨學科和針對某位詩人的作品翻譯,卻相對較少。王明樹和文旭(2009)從主觀化對等視角研究中國古詩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雪玲;;語篇分析視角下古詩翻譯中的銜接與連貫——以《送友人》為例[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2 龔敏;;對唐詩《送友人》及英譯文的經(jīng)驗功能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3 李宏霞;;關(guān)聯(lián)理論視角下李白《送友人》的英譯[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4 狄東睿;趙俊;;淺談“神似”理論在唐詩英譯中的重要作用——以《送友人》的兩個英譯版本為例[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謝丹;;龐德語勢翻譯理論之個案研究——龐德《送友人》譯詩分析[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J];;年期
,本文編號:6461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6461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