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審美文化簡史》第十一章(上)英譯實踐報告—側(cè)重文化空缺詞英譯
本文關鍵詞:《中國審美文化簡史》第十一章(上)英譯實踐報告—側(cè)重文化空缺詞英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全球化時代,各種文明之間的關系是對話的,其相互交流的勢頭比以往來得更大。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品的外譯是中外文明對話的重要途徑,是中國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中華傳統(tǒng)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而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向世界傳播中國傳統(tǒng)美學觀的過程中,漢英翻譯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吨袊鴮徝牢幕喪贰芬粫磿r間發(fā)展為序,詳細解讀了中國從史前時代至近代的審美文化歷史,圖文并茂,內(nèi)容上力圖發(fā)掘中國古代最具價值的審美文化資源,較好地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文化歷史。該書的英譯無疑有助于中國審美文化的對外傳播,鑒于該書尚未有英譯本問世,因此其英譯具有原創(chuàng)性和必要性。本選題以《中國審美文化簡史》第十一章“恢弘壯闊的盛唐氣象(1):雕塑、樂舞、書法”為漢英翻譯對象。該章主要介紹、評析了盛唐時期的雕塑、樂舞、書法方面的審美文化現(xiàn)象。該章屬于人文社科學術論著,其文本同時具有學術論著和文學散文的特征,大量使用和引用了中國文化詞語。譯者基于本人對該章的英譯實踐,撰寫了翻譯實踐報告,內(nèi)容主要包括選題背景和意義、原文分析、翻譯過程和難點分析等。譯者認為,文化空缺詞的英譯是本翻譯實踐的難點,因此,在報告中專辟一章,用較大篇幅重點探討了該章文化空缺詞的英譯問題。在該章翻譯過程中,作為總體翻譯策略,將思想、文化的異化翻譯和語言的歸化可讀進行了結合。譯者一方面盡量保持原文中的價值觀念、信念體系、理論形態(tài)、義理框架和表述方式,另一方面,使譯文體現(xiàn)出一定文學性學術散文的特征,以期能夠向西方當代學術和讀者過渡和表述,達成有效溝通的目的。關于該章文化空缺詞的英譯方法,譯者力圖準確把握其文化內(nèi)涵及在其語境中的意義,轉(zhuǎn)換成英文時在保持原意的基礎上全方位考慮英語的語言習慣,根據(jù)其具體語境和翻譯目的選擇適當?shù)姆g方法,例如音譯,音譯加解釋,直譯,意譯等。對于某些文化空缺詞已具有廣為接受的翻譯方法,若符合其具體的翻譯意圖,譯者盡量遵從與采納。
【關鍵詞】:《中國審美文化簡史》 漢英翻譯 文化空缺詞 翻譯方法
【學位授予單位】:魯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315.9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8
- 摘要8-11
- List of Abbreviations11-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7
- 1.1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12-14
- 1.2 Introduction of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the Project14-16
- 1.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14-15
- 1.2.2 Carrying out the Project15-16
- 1.3 Structure of Report16-17
- Chapter Two Analysis of Chapter Eleven (Part I)17-24
- 2.1 Zhongguo Shenmei Wenhua Jianshi and Chapter Eleven (Part I) Introduced17-18
- 2.2 Textual Analysis of Chapter Eleven (Part I) of Zhongguo Shenmei WenhuaJianshi18-24
- 2.2.1 Content18-20
- 2.2.2 Form and Style20-24
- Chapter Three C-E Translation of Chapter Eleven (Part I): An Overall Analysis24-35
- 3.1 Basic Strategy of Translating the Chinese Chapter into English24-25
- 3.2 Translation Methods Illustrated25-35
- 3.2.1 Lexical Level25-27
- 3.2.2 Syntactic Level27-30
- 3.2.3 Textual Level30-35
- Chapter Four Culture-gapped Words and Their Translation in Chapter Eleven(Part I)35-50
- 4.1 Cultural Vacancy35-36
- 4.2 Analysis of Culture-gapped Words in Chapter Eleven (Part I)36-38
- 4.3 Translation of Culture-gapped Words in Chapter Eleven (Part I)38-50
- 4.3.1 General Principles of Translating the Culture-gapped Words38-40
- 4.3.2 Translation of Culture-gapped Words in Chapter Eleven (Part I)Exemplified40-50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0-52
- References52-53
- Appendix One Chinese Original53-70
- Appendix Two English Version70-100
- About the Author10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少先;;淺議文化空缺的翻譯[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年02期
2 張小雨;;文化空缺:跨文化交際失敗剖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3 袁平;;《生活大爆炸》中文化空缺詞及翻譯策略[J];電影文學;2014年04期
4 李煒婷;;文化空缺與英漢翻譯[J];考試周刊;2009年30期
5 陳穎奇;淺議翻譯中文化“色彩”信息的傳遞[J];龍巖師專學報;2002年02期
6 朱元富;誤解、誤譯與誤導——文化空缺與“畢摩”翻譯[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S1期
7 劉長昱;;文化空缺與翻譯[J];今日科苑;2007年22期
8 張琴;;試析文化空缺及其翻譯策略[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S3期
9 張德學;;《水滸傳》英譯本中文化空缺習語的翻譯[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10 陳素珍;;淺議翻譯中的文化空缺與詞義沖突[J];甘肅科技縱橫;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通訊員 蘇志文 張勇 陳宗清;當陽投資200萬填補農(nóng)村文化空缺[N];三峽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倩;中美電影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空缺[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2 劉利娟;跨文化交際中中西龍鳳的文化空缺[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3 劉莉;《中國審美文化簡史》第十一章(上)英譯實踐報告—側(cè)重文化空缺詞英譯[D];魯東大學;2016年
4 張萍;從跨文化交際視角解析文化空缺[D];西北大學;2010年
5 鄭麗麗;先例現(xiàn)象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空缺及其解決辦法[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郭芳芳;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文化空缺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7 王惠;文化空缺與語境動態(tài)順應[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8 傅海燕;文化空缺與翻譯策略[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9 沙德志瑪;論翻譯中的文化空缺[D];西藏大學;2012年
10 宋曉婧;文化空缺及其在翻譯中的解決辦法[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中國審美文化簡史》第十一章(上)英譯實踐報告—側(cè)重文化空缺詞英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95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41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