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療紀錄片《波士頓醫(yī)務組》模擬交替口譯實踐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1-11-21 06:59
本實踐報告是基于紀錄片《波士頓醫(yī)務室》模擬口譯實踐基礎之上,結合吉爾的口譯理論,對本實踐報告中醫(yī)療英語的口譯特點和方法進行分析總結。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以及外籍人士在華人數(shù)的增多,為了給外籍人士提供更好的醫(yī)療服務,醫(yī)療口譯的需求逐漸擴大。同時,越來越多的學者也在致力于醫(yī)療領域的口譯問題研究。醫(yī)療口譯具有詞匯量大、專業(yè)性強、名詞化結構多以及廣泛地使用被動語態(tài)的特點,口譯難度較大。本報告以吉爾的“精力分配模型”為指導理論,結合所選素材中的代表性案例,作者分析了醫(yī)療口譯中用語問題、信息省略以及譯語停頓等問題產生原因。作者嘗試使用如:充分做好譯前準備工作、掌握熟練的筆記技巧、牢記醫(yī)學詞匯的發(fā)音等方法進行應對。該報告探討的醫(yī)療交替口譯的翻譯方法期待可以為醫(yī)療口譯的研究做出一點微薄的貢獻。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13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任務描述
2.1 模擬實踐的選材
2.2 任務重點
2.2.1 醫(yī)學術語處理
2.2.2 語境信息處理
2.2.3 對話信息處理
第三章 任務過程
3.1 譯前準備
3.1.1 口譯理論準備
3.1.2 通讀同類素材
3.1.3 專業(yè)術語準備
3.1.4 交傳筆記準備
3.2 模擬口譯過程
3.3 譯后整理
3.3.1 譯后復核
3.3.2 整理
第四章 翻譯問題及應對策略
4.1 任務中用語問題
4.1.1 專業(yè)術語量多
4.1.2 俚語使用頻率高
4.2 對話信息省略
4.2.1 情景省略
4.2.2 主觀性省略
4.3 譯語停頓現(xiàn)象
第五章 總結
5.1 心得體會
5.2 不足與反思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509014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13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任務描述
2.1 模擬實踐的選材
2.2 任務重點
2.2.1 醫(yī)學術語處理
2.2.2 語境信息處理
2.2.3 對話信息處理
第三章 任務過程
3.1 譯前準備
3.1.1 口譯理論準備
3.1.2 通讀同類素材
3.1.3 專業(yè)術語準備
3.1.4 交傳筆記準備
3.2 模擬口譯過程
3.3 譯后整理
3.3.1 譯后復核
3.3.2 整理
第四章 翻譯問題及應對策略
4.1 任務中用語問題
4.1.1 專業(yè)術語量多
4.1.2 俚語使用頻率高
4.2 對話信息省略
4.2.1 情景省略
4.2.2 主觀性省略
4.3 譯語停頓現(xiàn)象
第五章 總結
5.1 心得體會
5.2 不足與反思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5090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35090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