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已然位移事件句的時間表達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05:41
在時間信息與空間信息兼具的已然位移事件句中,英語的時間表達具有語法強制性,必須通過形式手段對位移事件發(fā)生的時間進行標示。而漢語已然位移事件句中,形式化的時間的表達不具有語法強制性,甚至無需任何表達時間的成分就能準確傳達已然的時間信息,具有以空間轉換表達時間流逝的特點。英漢這種差異是這兩種語言本族語者民族思維模式中對時間和空間的不同偏重所致,這再一次印證了我們一直主張的觀點:英語具有時間性特質,而漢語則具有空間性特質。
【文章來源】:外語教學. 2020,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引言
2.位移事件
3.英語與漢語的時間系統(tǒng)
4.英漢已然位移事件句的時間表達
4.1 典型已然位移事件句的時間表達
4.2 非典型已然位移事件句的時間表達
5.討論和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語先行語句法成分對零形回指解析加工策略之影響[J]. 王文斌,陶衍. 外語教學. 2019(05)
[2]典型位移運動事件表征中的路徑要素[J]. 李福印. 外語教學. 2017(04)
[3]漢英篇章結構的時空性差異——基于對漢語話題鏈的回指及其英譯的分析[J]. 王文斌,何清強.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6(05)
[4]時間性特質與空間性特質——英漢名動關系多視角探析[J]. 何清強,王文斌. 現(xiàn)代外語. 2016(04)
[5]試論英語的西方音樂特征與漢語的中國繪畫特征[J]. 王文斌,崔靚. 外語教學. 2016(03)
[6]時間性特質與空間性特質:英漢語言與文字關系探析[J]. 何清強,王文斌. 中國外語. 2015(03)
[7]論英語“be”與漢語“是/有/在”[J]. 王文斌,何清強.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4(05)
[8]英語時制中的時間關系及其語篇功能[J]. 于善志,王文斌.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4(03)
[9]“be”與“有”:存在論視野下英漢基本存在動詞對比[J]. 何清強,王文斌. 外語學刊. 2014(01)
[10]空間隱喻和形狀變化對物體內隱時間概念加工的影響[J]. 宋宜琪,張積家. 心理學報. 2014(02)
本文編號:3296555
【文章來源】:外語教學. 2020,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引言
2.位移事件
3.英語與漢語的時間系統(tǒng)
4.英漢已然位移事件句的時間表達
4.1 典型已然位移事件句的時間表達
4.2 非典型已然位移事件句的時間表達
5.討論和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語先行語句法成分對零形回指解析加工策略之影響[J]. 王文斌,陶衍. 外語教學. 2019(05)
[2]典型位移運動事件表征中的路徑要素[J]. 李福印. 外語教學. 2017(04)
[3]漢英篇章結構的時空性差異——基于對漢語話題鏈的回指及其英譯的分析[J]. 王文斌,何清強.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6(05)
[4]時間性特質與空間性特質——英漢名動關系多視角探析[J]. 何清強,王文斌. 現(xiàn)代外語. 2016(04)
[5]試論英語的西方音樂特征與漢語的中國繪畫特征[J]. 王文斌,崔靚. 外語教學. 2016(03)
[6]時間性特質與空間性特質:英漢語言與文字關系探析[J]. 何清強,王文斌. 中國外語. 2015(03)
[7]論英語“be”與漢語“是/有/在”[J]. 王文斌,何清強.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4(05)
[8]英語時制中的時間關系及其語篇功能[J]. 于善志,王文斌.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4(03)
[9]“be”與“有”:存在論視野下英漢基本存在動詞對比[J]. 何清強,王文斌. 外語學刊. 2014(01)
[10]空間隱喻和形狀變化對物體內隱時間概念加工的影響[J]. 宋宜琪,張積家. 心理學報. 2014(02)
本文編號:32965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32965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