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布朗歷險記》(節(jié)選)翻譯項目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1-05-07 23:22
本論文是一篇英譯漢的翻譯實踐報告。翻譯的原文本是一篇由美國著名的新聞記者、小說家、幽默作家威廉·利文斯頓·奧爾登(William Livingston Alden)于1902年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吉米·布朗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Jimmy Brown),主人公吉米·布朗以第一人稱的手法記錄了自己成長過程中發(fā)生的有趣的小故事,如與馬丁先生玩拔木釘?shù)挠螒?觀看馬戲表演,參加音樂會,堆雪人等。譯者希望自己能在此次翻譯實踐過程中,學習更多的翻譯技巧,提高自己的翻譯能力,尤其是少兒文學翻譯的能力。此次翻譯實踐中譯者面臨的難點是如何將英文中的長句譯成合適的中文的小句和短句。此外,由于這篇小說屬于兒童文學,如何將原文譯成目的語讀者所能接受的語言風格對譯者來說也是一大重點和難點。根據(jù)原文的文本類型,譯者選擇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作為翻譯實踐的理論指導,即譯文和原文的對等不僅體現(xiàn)在詞匯層面上,還包括語義、風格和文體的對等,譯文不僅傳達表層詞匯信息還傳達深層的文化信息。譯文還結合具體情況,在處理英文長句時采用拆句法等翻譯策略,以使譯文讀者更能接受譯作。此次翻譯實踐給了譯者幾點啟發(fā)...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譯項目背景
1.1 項目來源
1.2 翻譯意義與價值
1.3 項目分析
1.3.1 關于作者
1.3.2 原文版本
1.3.3 主要內(nèi)容
1.3.4 原文分析
1.4 項目報告結構
第二章 任務描述
2.1 譯前準備
2.2 翻譯過程
2.3 譯后處理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翻譯難點與問題
3.2 翻譯理論闡述
3.3 翻譯理論運用
3.3.1 “功能對等”理論觀照下單詞和詞組的翻譯
3.3.2 “功能對等”理論觀照下句子的翻譯
第四章 實踐結論
4.1 翻譯啟示
4.2 翻譯教訓
4.3 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附錄1 原文
附錄2 譯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拆分法在英漢翻譯中的應用探析[J]. 苑冰. 教學與管理. 2007(24)
碩士論文
[1]英漢翻譯中狀語位置的調(diào)整[D]. 薄亞男.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016
本文編號:3174234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譯項目背景
1.1 項目來源
1.2 翻譯意義與價值
1.3 項目分析
1.3.1 關于作者
1.3.2 原文版本
1.3.3 主要內(nèi)容
1.3.4 原文分析
1.4 項目報告結構
第二章 任務描述
2.1 譯前準備
2.2 翻譯過程
2.3 譯后處理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翻譯難點與問題
3.2 翻譯理論闡述
3.3 翻譯理論運用
3.3.1 “功能對等”理論觀照下單詞和詞組的翻譯
3.3.2 “功能對等”理論觀照下句子的翻譯
第四章 實踐結論
4.1 翻譯啟示
4.2 翻譯教訓
4.3 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附錄1 原文
附錄2 譯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拆分法在英漢翻譯中的應用探析[J]. 苑冰. 教學與管理. 2007(24)
碩士論文
[1]英漢翻譯中狀語位置的調(diào)整[D]. 薄亞男.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016
本文編號:31742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31742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