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論的修補與翻譯的體認過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21:51
認知語言學家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論"(CBT)強調(diào)新創(chuàng)結構能生成原輸入空間所沒有的要素,為批判句義為詞義之和的組合論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也可解釋翻譯為何具有創(chuàng)造性。當前翻譯研究的重心已從結果轉向過程,若僅用CBT來解釋翻譯過程仍顯不足,為此本文提出三點修補:1)強調(diào)兩個輸入空間在映射入融合空間時權重的不平衡;2)詳述諸空間中要素之間的對應與空缺問題;3)在CBT基礎上提出"概念整合鏈"。據(jù)此可將翻譯過程描述為"連續(xù)性整合運作",以利于更好地揭示翻譯過程中的體認運作機制,可進一步豐富體認翻譯學的研究內(nèi)容和可操作性。
【文章來源】:外語教學與研究. 2020,5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概念整合理論基本運作機制(Fauconnier 1997:151)
輸入空間概念要素對應關系
概念整合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體認語言觀的外語教學探索[J]. 林正軍,張宇.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20(02)
[2]體認語言學視閾下的語言主體間性研究——以漢語第一人稱代詞變遷為例[J]. 趙永峰. 中國外語. 2019(06)
[3]體認語言學發(fā)凡[J]. 王寅. 中國外語. 2019(06)
[4]體認視角下指類句的外延內(nèi)涵分析[J]. 雷卿. 中國外語. 2019(06)
[5]體認語言學視域下漢語成語的轉喻機制研究[J]. 魏在江. 中國外語. 2019(06)
[6]體認語言學觀照下的漢語語義組構超常及其典型性[J]. 廖光蓉. 中國外語. 2019(06)
[7]認知語言學對西方哲學的貢獻[J]. 王天翼,王寅.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04)
[8]后現(xiàn)代哲學視野下的體認語言學[J]. 王寅. 外國語文. 2014(06)
[9]認知翻譯研究[J]. 王寅. 中國翻譯. 2012(04)
[10]概念整合與翻譯[J]. 王斌. 中國翻譯. 2001(03)
本文編號:2989849
【文章來源】:外語教學與研究. 2020,5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概念整合理論基本運作機制(Fauconnier 1997:151)
輸入空間概念要素對應關系
概念整合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體認語言觀的外語教學探索[J]. 林正軍,張宇.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20(02)
[2]體認語言學視閾下的語言主體間性研究——以漢語第一人稱代詞變遷為例[J]. 趙永峰. 中國外語. 2019(06)
[3]體認語言學發(fā)凡[J]. 王寅. 中國外語. 2019(06)
[4]體認視角下指類句的外延內(nèi)涵分析[J]. 雷卿. 中國外語. 2019(06)
[5]體認語言學視域下漢語成語的轉喻機制研究[J]. 魏在江. 中國外語. 2019(06)
[6]體認語言學觀照下的漢語語義組構超常及其典型性[J]. 廖光蓉. 中國外語. 2019(06)
[7]認知語言學對西方哲學的貢獻[J]. 王天翼,王寅.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04)
[8]后現(xiàn)代哲學視野下的體認語言學[J]. 王寅. 外國語文. 2014(06)
[9]認知翻譯研究[J]. 王寅. 中國翻譯. 2012(04)
[10]概念整合與翻譯[J]. 王斌. 中國翻譯. 2001(03)
本文編號:29898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29898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