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論視角下《天文學史話》的翻譯實踐報告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H31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蔚;20世紀中國學者關于世界天文學史的研究[J];中國科技史料;2000年02期
2 杜升云;《回回天文學史研究》[J];歷史研究;1998年01期
3 杜升云;評《回回天文學史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1期
4 關增建;《物理小識》的天文學史價值[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5 陳久金;《回回天文學史研究》前言[J];回族研究;1994年03期
6 楊懷中;《回回天文學史研究》序[J];回族研究;1994年03期
7 程志方;中國第一部少數民族天文學史專著——評介《彝族天文學史》[J];云南社會科學;1985年02期
8 丁秉真;方圓;;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成就和天文學家[J];歷史教學;1987年02期
9 江曉原;;天文學史上的水晶球體系[J];天文學報;1987年04期
10 席澤宗;;天文學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J];科學;198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天文學史、教育、科普分會場報告日程[A];中國天文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摘要集[C];2010年
2 ;天文學史、教育、科普分會場報告日程[A];中國天文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手冊[C];2011年
3 ;天文學史[A];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論文論著目錄(2001-2002)[C];2002年
4 ;天文學史、教育與科普分會場日程[A];中國天文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天文學史、教育與科普分會場報告摘要[A];中國天文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專題分會四:“天力、天測、天文技術、時頻、天文學史 教育與科普”日程[A];中國天文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天文學史、教育與科普分會場報告摘要[A];中國天文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陸嶺;;編寫說明[A];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論文論著目錄(2001-2002)[C];2002年
9 李珊珊;;中國虛擬天文臺公眾頻道的設想與原型展示(天文學史、教育與科普分會場)[A];中國天文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吳夢琳;孫小淳:落下閎展示了民間科學創(chuàng)造的力量[N];四川日報;2019年
2 劉宗迪;天文學史上的“織女”與“牛郎”[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3 中科院院士 王綬t/;評《古新星新表與科學史探索》[N];光明日報;2003年
4 記者 張詠晴;上海交大——成為科學史重要教研基地[N];文匯報;2000年
5 邢宇皓;做“科學文化書蟲”[N];光明日報;2004年
6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梁二平 劉靜;一邊傳播常識 一邊發(fā)布預警[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7 本周人物:江曉原 訪問者本報記者 杜娟;所以我永遠仰望星空[N];遼寧日報;2001年
8 化南;把煩惱關在門外[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熊彥清;要為e考據時代做范例[N];中華讀書報;2006年
10 劉鈍;科學史學科建設的重要文獻[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慧;僧一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賈小慧;目的論視角下《天文學史話》的翻譯實踐報告[D];大連理工大學;2019年
2 董志渤;日本學者明末清初西方天文學東漸研究[D];山東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005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280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