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詞字比與典籍翻譯中的語法自覺
發(fā)布時間:2020-04-14 03:00
【摘要】:詞匯和語法相互交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翻譯中,對詞匯數(shù)量的適當控制可能會產生相應的語法效果。本研究在漢文典籍的英語翻譯教學中引入英漢詞字比,討論在適當?shù)姆秶鷥忍岣咴~匯數(shù)量對于翻譯習作在語法錯誤方面的影響。英漢詞字比是指即翻譯單位漢字所需的平均英文單詞數(shù)量。例如,對于《論語·學而篇》中“學而時習之”(5個漢字)的翻譯,辜鴻銘(1898)譯為:to acquire knowledge and,as you go on acquiring,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17個單詞),而Legge(1893/1971)則譯為: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8個單詞)。上述兩種翻譯的詞字比分別是3.40和1.60。本研究以英漢詞字比為參數(shù),在翻譯教學實踐中,以華僑大學2016級翻譯和英語專業(yè)學生所完成的典籍翻譯文本為語料,分別以1.80的英漢詞字比和不作英漢詞字比要求兩種模式要求學生翻譯相同的漢語典籍文本,得到兩種不同的英語譯本,進而對翻譯習作中的語法錯誤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通過對兩種譯文的分析和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在學生典籍翻譯習作中,適當提高英漢詞字比能產生一定正面和負面的語法效果。首先,在一定范圍內(1.50-2.00)提高英漢詞字比能減少翻譯習作中的語法錯誤,降低單位小句的錯誤率,提升學生的語法自覺。但是,對于詞字比的數(shù)值有特殊要求,可能造成少量負面的語法和語言現(xiàn)象,如過度使用冠詞、忽視單詞拼寫等等。此外,英漢詞字比的適當提高對于翻譯中所產生的語法錯誤類型幾乎沒有影響,語法錯誤的具體類型主要包括動詞使用錯誤、冠詞的多余和缺失、小句銜接錯誤和詞塊使用錯誤。總體而言,適當提高英漢詞字比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法自覺,收獲正面的語法效果,為典籍翻譯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學位授予單位】:華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H315.9
本文編號:2626789
【學位授予單位】:華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H315.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鄭詠滟;;基于動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的自由產出詞匯歷時發(fā)展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年02期
2 汪榕培;;中國典籍英譯的幾點認識[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3 吳瑾;鄒青;;中國學生英語口筆語語體特征研究:詞匯密度與詞頻[J];山東外語教學;2009年01期
4 陳會軍;詞匯密度與難易度感知——科學論文及其摘要的對比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04期
,本文編號:26267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26267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