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稿同傳中的精力分配問題探究
本文選題:帶稿同傳 + 精力分配。 參考:《外交學院》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同聲傳譯作為口譯中十分常用的一種形式,頻繁應(yīng)用于國際會議等高端重要場合,而為了保證口譯的效果與準確度,許多情況下口譯員都有機會提前獲取演講稿,從而更好地為口譯任務(wù)做準備。然而,在準備時間相對充足的情況下,利用已有文本進行帶稿同傳,效果有時卻并不盡如人意,因為文本的存在使得口譯過程中的一部分精力分散,導致口譯負擔不減反增。因此,本文旨在通過記錄個人實踐經(jīng)歷,結(jié)合吉爾提出的精力分配理論進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精力分配改進模式,并利用對照實驗加以佐證。通過采取相應(yīng)優(yōu)化策略,提升帶稿同傳的效果,為口譯員的準備與發(fā)揮提供參考。
[Abstract]:As a very common form of interpretatio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is frequently used in high-end important occasions, such 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interpretation, interpreters in many case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obtain speeches in advance. In order to better prepare for the interpretation task. However,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preparation time is relatively sufficient, the effect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with manuscripts is sometimes not satisfactory, because the existence of the text distracts a part of the energy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which results in the burden of interpretation increasing rather than decreasing.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theory put forward by Jill by recording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en propose an improved model of energy distribution based on it, which is supported by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 By adopting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with manuscripts,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exertion of interpreters.
【學位授予單位】:外交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H315.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劉宇;;論《哥達綱領(lǐng)批判》中的分配問題[J];青年文學家;2012年06期
2 吳定;;關(guān)于隨機抽樣、分配問題的對話——《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輔導之一[J];貴州商專學報;1988年03期
3 武艷敏;;抗戰(zhàn)前十年國民政府救災資金分配問題研究——以河南為中心[J];史學月刊;2013年07期
4 石鐘山;;誰把編劇當回事[J];電影;2008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梁柱;;鄧小平晚年心系分配問題[A];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 劃清“四個重大界限”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丁湘;;分配問題研究要與時俱進——當前在分配問題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A];2003’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論文集[C];2003年
3 張文和;;劉少奇關(guān)于分配問題的若干思考[A];劉少奇與新中國建設(shè)[C];1993年
4 石玉頂;;從馬克思研究分配問題的理論視角看我國收入差距[A];全國高等財經(jīng)院!顿Y本論》研究會第24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李弘;李長青;王耀球;;一種面向軍需物資分配問題的解決方案[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一)[C];2007年
6 孫彬;孫俊清;劉鳳連;楊鵬;韓梅;馮美玲;;基于蟻群算法的魯棒離散泊位分配問題的研究[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守文 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重視分配問題的經(jīng)濟法規(guī)制[N];法制日報;2011年
2 全國人大代表 湖北省統(tǒng)計局副局長 早報特約評論員 葉青;要站在改革的高度重視分配問題[N];東方早報;2012年
3 孔欣冰 李念 整理;權(quán)衡:讓分配問題回歸到經(jīng)濟學框架[N];社會科學報;2014年
4 鄧偉志;分配不是小問題[N];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中共?谑形h校 孟穎;解決分配問題是實現(xiàn)發(fā)展轉(zhuǎn)型的關(guān)鍵[N];經(jīng)濟參考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耿雁冰;解決國有企業(yè)分配問題的“三個制度”[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2年
7 上海大學教授 鄧偉志;分配是個大課題[N];浙江日報;2010年
8 常修澤;從產(chǎn)權(quán)缺失角度看中國分配問題[N];經(jīng)濟參考報;2012年
9 證券時報兩會報道組;社保應(yīng)系統(tǒng)考慮籌資運營分配問題[N];證券時報;2013年
10 傅傳耀 作者系貴州省遵義市市長;國企改革中的分配問題[N];經(jīng)濟參考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天文;面向多Agent系統(tǒng)的博弈聯(lián)盟形成與分配問題研究[D];云南大學;2013年
2 張靜;波分復用光網(wǎng)絡(luò)中的路由與波長分配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炳麗;不確定信息下碳配額分配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2 張樹威;面向三次分配問題的高效啟發(fā)式算法設(shè)計[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3 肖思f3;帶稿同傳中的精力分配問題探究[D];外交學院;2017年
4 鐘海峰;和諧社會視域下第三次分配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5 張楊;經(jīng)貿(mào)會議同傳過程中的精力分配問題及其應(yīng)對[D];黑龍江大學;2014年
6 陳歡;項目管理中的一種時間模式分配問題[D];蘇州大學;2014年
7 趙洋;席位分配及課堂點名模型的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8 申思遠;兩階段模糊選址與分配問題的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9 張立巍;我國個人參與第三次分配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呂建飛;航空公司飛行機組人員分配問題研究[D];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18195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181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