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翻譯》(第二、三章)翻譯實踐報告
本文選題:《論翻譯》 切入點:語義翻譯 出處:《新疆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本翻譯實踐報告的翻譯原文是《論翻譯》一書中第二章和第三章部分內容。該書是英國著名翻譯家彼得·紐馬克的著作,于2006年9月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它是紐馬克在翻譯實踐的基礎上,對翻譯做出的理性思考,涵蓋了翻譯的方方面面。書中的翻譯理論對翻譯實踐有著極強的指導作用。作者提出的“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以及文本類型學對翻譯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本報告主要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對翻譯項目的介紹,其中包括本翻譯項目的背景和意義;第二部分是對翻譯原文的描述,包括作者簡介,翻譯內容介紹和原作語言特點分析;第三部分是對翻譯過程的描述,包括前期準備工作,翻譯過程和譯后審校;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從字詞句斷篇入手,結合實例對本次翻譯實踐中用到的翻譯策略和技巧進行了講解;第五部分是對本次翻譯實踐的總結。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of 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report is part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s of the book on Translation. The book is the work of Peter Newmark, a famous British translator. Published by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in September 2006, it is Newmark's rational reflection on translation on the basis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It covers all aspects of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book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The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proposed by the author, as well as text typology,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present report is divided into five main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the second part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 including the author's brief introduc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content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third part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including the preparatory work,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the post-translation revision, and the fourth part is the case analysis, starting with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used in 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are explained with examples. The fifth part is a summary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H31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娟;論翻譯評估(英文)[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2 陳亦明,胡愛國;論翻譯與理解[J];南昌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孫璐;;論翻譯的價值[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4 合仲;幾種論翻譯的著作[J];西方語文;1959年03期
5 黃忠廉,,李亞舒;“似”的必然──論翻譯的內在規(guī)律“似”(之一)[J];語言與翻譯;1995年03期
6 林玲幗;試論翻譯與風格[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8年01期
7 朱榮蘭;試論翻譯教學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8 周方珠;論翻譯與文化[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9 明明;論翻譯過程中非語言環(huán)境與忠實之間的關系[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10 文軍;論翻譯的定義與分類[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劉和平;;論翻譯專業(yè)教學理念與方法[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2 王洪濤;;“社會翻譯學”的名與實——兼論翻譯學“文化轉向”的未來發(fā)展趨勢[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3 夏貴清;;得意忘形和以意賦形——論翻譯與忠實[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06年會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4 李冰梅;;論翻譯文學的地位[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5 曾利沙;;論翻譯學理論研究的學理性基礎[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易經;試論翻譯學體系的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韓振宇;試論翻譯的社會功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3 張曉雪;論翻譯中的說服因素:理論溯源與實例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曉晨;論翻譯實踐中的術語管理[D];青島科技大學;2016年
2 南吉加;以藏譯本《矛盾論》來試析漢藏政論翻譯[D];西藏大學;2009年
3 梅超;論翻譯中文化價值的保留[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4年
4 魏存茂;論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D];廈門大學;2001年
5 陳慶娟;從文化角度論翻譯與重寫的關系[D];浙江大學;2008年
6 葉琦;論翻譯過程中譯者個性的存在[D];武漢大學;2005年
7 劉世平;論翻譯標準“信”[D];重慶大學;2002年
8 田申;比較《唐吉訶德》不同漢譯本論翻譯之信、達、雅[D];吉林大學;2012年
9 侯冬梅;試論翻譯中的“信”與“順”[D];鄭州大學;2000年
10 劉滿蕓;論翻譯的兩難境地[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6654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166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