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輸出視域下學生隱喻能力培養(yǎng)途徑探究
本文關鍵詞:輸入輸出視域下學生隱喻能力培養(yǎng)途徑探究
【摘要】: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隱喻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有效工具,隱喻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學習者對目標語隱喻系統(tǒng)的掌握。雖然最新的研究成果證實了隱喻在語言中的普遍性和隱蔽性,但概念隱喻理論在對外語教學啟示方面的研究仍顯薄弱,目前外語教學大綱和課程設置也未有明確的隱喻能力培養(yǎng)目標。本文通過梳理隱喻能力概念、理論框架,提出外語教學隱喻能力培養(yǎng)途徑,提倡將隱喻能力培養(yǎng)融合到外語教學中去,鼓勵學生理解隱喻并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隱喻。
【作者單位】: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南京應天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分類號】:H319.3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隨著20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國學者開始研究認知語言學以來,近30年間,眾多國內(nèi)學者在基本理論研究和實驗實證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尤其是在概念隱喻理論方面。但隱喻研究和外語教學結(jié)合不夠緊密,倡導隱喻能力培養(yǎng)的影響力遠遠不及呼聲很高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以及交際能力培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琰;;隱喻能力與構(gòu)式傳承[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 石磊;劉振前;;隱喻能力研究:現(xiàn)狀與問題[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3 任風雷;;隱喻意識,隱喻能力和二語習得[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4 夏麗云;;隱喻能力、概念流利與二語習得——一項對中國學生二語概念體系的調(diào)查研究[J];瘋狂英語(教師版);2007年08期
5 吳麗丹;;外語隱喻能力培養(yǎng)新探[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9期
6 柴能;;淺議隱喻能力與外語學習[J];成功(教育);2007年11期
7 吳恩梅;;英語閱讀中培養(yǎng)學習者隱喻能力的探討[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8期
8 張耀庭;;外語學習中的隱喻能力初探[J];科技信息;2008年28期
9 于輝;;隱喻能力習得中的文化因素[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10 邱東林;程寅;;中國大學生隱喻能力實證研究(英文)[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9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明;隱喻教學對外語學習者隱喻能力發(fā)展的影響[D];中南大學;2008年
2 岳鳳霞;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隱喻能力的培養(yǎng)[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許力珩;隱喻能力培養(yǎng)初探[D];黑龍江大學;2009年
4 王瑾;中國英語專業(yè)學生的隱喻能力研究[D];揚州大學;2006年
5 趙茜;接受式隱喻能力與英語閱讀水平相關性[D];西南大學;2008年
6 蘇芳;隱喻能力與外語教學[D];蘇州大學;2001年
7 趙蓉;隱喻能力和英語水平的相關性[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3年
8 楊圣柱;隱喻的認知研究及二語習得中隱喻能力的培養(yǎng)[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9 劉晶媛;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隱喻能力及其性別差異研究[D];安徽大學;2014年
10 李晨;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隱喻能力與習語理解力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874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128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