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上下空間概念的隱喻——基于語料庫的比較研究
本文關鍵詞:英漢上下空間概念的隱喻——基于語料庫的比較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概念隱喻理論,基于中英文本族語語料庫,比較分析四個空間概念詞(上,下,UP,DOWN)的隱喻拓展。通過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中英文本族語者對這四個空間概念詞隱喻拓展如"時間","社會地位","狀態(tài)","數(shù)量","程度","范圍"呈現(xiàn)高度的一致性。本項研究發(fā)現(xiàn)一方面有助于人們對這四個空間概念詞的隱喻拓展使用特征有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為驗證隱喻普遍性的假設提供參考依據(jù)。
【作者單位】: 長春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隱喻理論 空間概念 英漢對比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規(guī)劃項目:“中學生外語語言能力發(fā)展的系統(tǒng)性和差異性研究”(項目編號:12YJA740050)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H315;H15
【正文快照】: 空間如何在語言中表征是語言的一個基本問題。許多學者對空間表征問題進行過探討(任龍波2014:31)。自從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書,許多認知語言學研究都集中于把概念隱喻作為人類認知體驗的證據(jù)。正如K錸vecses(2005:7)所言:“概念隱喻是我們認知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霞;郭金秀;;認知領域的隱喻理論的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2 趙毅,花勇;亞里斯多德的隱喻理論[J];平頂山師專學報;2000年01期
3 李福印;介紹《當代隱喻理論:從漢語的視角談起》[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年03期
4 倪傳斌;從說話者和聽話者互動角度評塞爾的隱喻理論[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09期
5 蔡龍權;隱喻理論在二語習得中的應用[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6 姚敏;隱喻理論的認知本質與理解[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7 王丹丹;;從認知功能談隱喻理論的類型與本質[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8 李劍霞;楊彩玉;陳娟;;試論隱喻理論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9 何愛晶;;隱喻理論在中國的應用研究[J];中州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10 陳玉華;;隱喻理論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科技資訊;2010年3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陳道明;;當代隱喻理論研究若干問題探討[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毛帥梅;;語法隱喻與認知隱喻:兩種隱喻理論的比較研究[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3 齊振海;晉小涵;;再論“心”詞語的認知闡釋[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4 吳文輝;;隱喻的關聯(lián)性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孫雨圻;張積家;陳穗清;;聾人的時間水平方向隱喻的跨通道特性[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劉先寬;孫若紅;;網(wǎng)絡交流語的隱喻研究[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B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彩麗;隱喻理論在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D];新疆大學;2010年
2 周海娟;塞爾隱喻理論探析[D];西南大學;2008年
3 朱娟娟;隱喻理論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4 顏卡躍;隱喻探微[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5 國靜嘉;意象圖示和隱喻理論在介詞教學中的應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其己;基于隱喻理論的初中英語介詞教學研究[D];廣州大學;2012年
7 高蕾;文學隱喻的認知探討[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相龍烽;西方隱喻范疇的美學內涵[D];黑龍江大學;2008年
9 湯天穎;基于隱喻理論的對外漢語成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10 盧燁;顏色隱喻在政治語篇中的功能及其使用[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0762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107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