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思維”觀照下的《詩經(jīng)》翻譯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0 13:32
本文關(guān)鍵詞:“象思維”觀照下的《詩經(jīng)》翻譯研究
【摘要】:《詩經(jīng)》翻譯是對中華民族精神和語言思維的闡釋與弘揚,實現(xiàn)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互通。作為中華典籍的表征共性,"象思維"以準確凝練的筆墨傳遞了思想情感,是話語思想溝通和交流的橋梁。在"象思維"的審美格局下,譯者在翻譯《詩經(jīng)》時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主旨和精神樣態(tài),更能傳神地再現(xiàn)形神兼?zhèn)涞脑姼桧嵨?實現(xiàn)意境與意象的交融升華,從而促進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知性體系的弘揚與傳播。
【作者單位】: 河南工程學院外語學院;
【關(guān)鍵詞】: 象思維 詩經(jīng) 翻譯
【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6年度立項課題“新升本科院校英語應(yīng)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編號:〔2016〕-JKGHA-0053)
【分類號】:H315.9;I046
【正文快照】: 一、“象思維”解讀與《詩經(jīng)》介紹漢字歷經(jīng)千年的演變過程,承載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中國文字由形見義,象形文字通過象形、象聲和形聲把具象升華為抽象之象,文字的背后隱藏著“原始意象”。所謂象思維,就是西方概念性思維和生命樣式思維相互交融的詩性思維模式,這種詩性思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邦雄;;當戲曲遇上話劇[J];戲劇藝術(shù);2008年01期
2 尹鳳芝;張亮;;莊子“三言”內(nèi)涵及其對解讀《莊子》文本的意義[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3 王霆鈞;“易”的世界觀和思維模式[J];周易研究;2000年01期
4 ;[J];;年期
,本文編號:10066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10066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