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日被動句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04 01:10
本文關鍵詞:漢日被動句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被動句作為在漢語和日語一種很重要的句式,運用得非常廣泛,是漢語學生學習日語或日語學生學習漢語的重點和難點。本文從漢日被動句的類型、句法特點、語義特點以及不對應的漢日被動句四個方面對漢日被動句的異同進行了比較研究。 首先對漢日被動句的類型進行了比較。漢語被動句按照被動形態(tài)標志的有無分為有標被動句和無標被動句(意義被動句)兩大類,日語則根據施事與受事的語義關系特點即受事主語受到的影響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分為直接被動句和間接被動句兩類。 其次對漢日被動句的句法特點進行了比較。漢語被動句有有標與無標的區(qū)別,日語被動句都有被動標志。漢語被動標志以介詞“被”為代表,日語以助動詞“れる、られる”做為標志。漢語介詞“被”等構成的介詞短語在句中一般做狀語,日語動詞與被動助動詞“れる、られる”構成一個整體,做句子的謂語。 然后對漢日被動句的語義特點進行了比較。漢日被動句多數表示遭受義、不愉快、受害的語義,但也可以表示褒義。漢語被動句對施事沒有人稱和施動性的要求,但是日語中第一人稱不能做被動句的施事,同時要求施事必須具有施動性。漢語有標被動句與日語直接被動句一樣用有生命物(有生命的名詞)做受事主語,而且漢語有生命物和無生命物都可以做被動句的受事主語,而在日語中有生命物做受事主語是被動句的主要特性,無生命物一般不能做受事主語。漢語被動句要求謂語動詞具有“影響性”,直接作用于受事,影響受事的特點;日語卻可以用以受事為主語的間接被動句表示受事主語間接受到的影響。漢語被動句的謂語動詞一般都是及物動詞,只有極少數是不及物動詞,而且有比較嚴格的限制。而日語被動句的謂語動詞既可以是他動詞也可以是自動詞。 最后探討了漢日主被動句的不對應及其的原因。漢語主動句在日語中,根據主語選擇的規(guī)則,視點的一致和行文簡潔的需要,而用被動句表達。漢語一般不會根據文體來選擇主被動句,日語被動句有文體的差異性,書面語文體多用生硬的被動表現(xiàn)方式,口語文體多用主動句。漢語用主動句表達個人看法,日語為了避免給人造成主觀臆斷的印象,使觀點顯得客觀,常常采用被動句表達。日語第一人稱不能做被動句的施事,施動者為第一人稱的漢語被動句要用主動句表達。漢語施事不受有無施動性的限制。施事和受事都是無生命物或無生命物和有生命物同時出現(xiàn)的漢語被動句,日語用主動句表達。漢語被動句的謂語動詞在日語中有成對自他動詞時用自動詞主動句。
【關鍵詞】:被動句 有標被動句 無標被動句 施事 受事 直接被動句 間接被動句
【學位授予單位】:湘潭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H146.2;H3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7
- 1.1 漢語被動句的研究現(xiàn)狀9-12
- 1.1.1 漢語被動句的研究9
- 1.1.2 被動句標記的詞性研究9-10
- 1.1.3 被動句的類別及語義特征的研究10-11
- 1.1.4 被字句與其他被動句的關系研究11-12
- 1.1.5 被字句和其他句型轉換的研究12
- 1.1.6 從漢語和日語教學和第二語言習得角度的研究12
- 1.2 日語被動句的研究現(xiàn)狀12-15
- 1.2.1 日語被動句類型的研究13-14
- 1.2.2 日語被動句中動詞語義的研究14-15
- 1.2.3 從語用角度對日語的研究15
- 1.3 漢日被動句的對比研究現(xiàn)狀15
- 1.4 研究的意義和方法15-16
- 1.4.1 研究的意義15-16
- 1.4.2 研究的方法16
- 1.5 語料來源16-17
- 第2章 漢日被動句類型的比較17-19
- 2.1 漢日語被動句的分類17-18
- 2.2 漢日語被動句的分類對比18-19
- 第3章 漢日被動句的句法特點19-22
- 3.1 漢日被動標志的用詞對比19
- 3.2 漢日被動標志的詞性對比19-20
- 3.3 漢日被動句法成分的對比20-22
- 第4章 漢日被動句的語義特點22-44
- 4.1 漢日被動句語義的對比22-23
- 4.2 漢日被動句施事特點的對比23-26
- 4.2.1 施事人稱的受限性23-25
- 4.2.2 施事的施動性對比25-26
- 4.3 漢日被動句受事主語特點的對比26-35
- 4.3.1 有生命物做受事主語26-32
- 4.3.2 無生命物做受事主語的對比32-35
- 4.4 漢日被動句謂語動詞的對比35-44
- 4.4.1 謂語動詞的“影響性”35-36
- 4.4.2 謂語動詞的對應性36-44
- 第5章 不對應的漢日被動句44-49
- 5.1 漢語主動句與日語被動句的對應44-46
- 5.1.1 主語選擇規(guī)則的要求44-45
- 5.1.2 語用的需要45-46
- 5.1.3 文體的差異46
- 5.1.4 委婉表達46
- 5.1.5 日語客觀敘述被動句46
- 5.2 日語主動句與漢語被動句的對應46-49
- 結語49-50
- 參考文獻50-53
- 致謝53-54
- 附錄A 讀研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英杰;;被動式與動詞的及物性[J];北方論叢;2006年02期
2 邵龍青,劉謙功;漢語“三式”的對外教學[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1999年06期
3 匡臘英;;光桿動詞“被”字句的補償形式[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4 屈哨兵;;現(xiàn)代漢語被動標記研究檢討[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2期
5 劉曉霞;日語被動句的語用分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6 傅雨賢;被動句式與主動句式的變換問題[J];漢語學習;1986年02期
7 吳門吉,周小兵;意義被動句與“被”字句習得難度比較[J];漢語學習;2005年01期
8 李宗江;漢語被動句的語義特征及其認知解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9 高順全;試論“被”字句的教學[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10 張云徽;“被”字句的變換[J];開封大學學報;1996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明美;從日本學生的偏誤看“被”字句的研究與教學[D];蘇州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漢日被動句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96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4196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