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類日漢同聲傳譯(無稿)中的信息省略
發(fā)布時間:2017-05-15 18:18
本文關鍵詞:對談類日漢同聲傳譯(無稿)中的信息省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同聲傳譯是一種將講話人的說話內容同步譯出的口譯形式,對人類而言是一種高效的語言處理活動。由于同傳過程的復雜性以及其它因素,譯員基本上無法將所有的講話內容一字不漏地譯出。尤其是在進行對談類同傳時,由于龐大的信息量和講話人的語速等條件的制約,譯員為了確保原文信息能夠簡潔明了地傳遞給聽眾,不得不對原文的部分信息進行省略。如果能從研究層面對省略的類型、原因進行探究,并進一步探明省略和同傳質量間的關系,相信今后會對譯員同傳策略的選擇及同傳效果的提高有所啟發(fā)。 本論文以Barik、Cokely、Jones、van Dijk和Kintsch、永田小繪等學者的理論為依據,旨在通過實驗及實驗數據的分析來探究日漢同聲傳譯中信息省略的類型、原因及其與同傳質量的關系。 本論文由五章構成。第一章簡單介紹了研究動機、先行研究以及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第二章介紹了對談類日漢無稿同聲傳譯的實驗設計,分別就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實驗類型以及實驗材料進行了說明。第三章介紹了實驗的具體實施情況和實驗數據的采集及相關資料的制作。首先針對實驗對象、實驗地點、實驗設備等實驗的準備工作及實驗現(xiàn)場的情況記錄進行了闡述,其次對從實驗中采集的幾組實驗數據的資料制作和分析項目進行了說明。 第四章通過對第三章提出的各分析項目進行兩兩綜合分析,首先對實驗數據的可信度進行了評估,證明了其有效性;其次從信息省略的類型、原因及其同省略出現(xiàn)次數的關系進行了考察;最后從譯出率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了信息省略和同傳質量的關系。 第五章在以上綜合考察的基礎上,總結了本論文的分析結果,并對今后的課題研究提出了一定看法。 本論文的結論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根據實驗數據的分析結果,對談類日漢無稿同聲傳譯中的信息省略類型可分為“主動省略”和“被動省略”兩類。“主動省略”的原因主要有“時間限制”、“表達方式的選擇”、“不重要信息”、“重復信息”四種,“被動省略”的原因則主要有“語速過快難以跟進”、“漏聽源語信息”和“譯語產出困難”三種。第二,譯員在進行日漢無稿同傳時,因為“時間限制”、“表達方式的選擇”等原因,為了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會主動地對原文的信息進行省略,剔除“不重要信息”和“重復信息”,使信息的傳達始終和講話人保持同步。信息省略雖是日漢無稿同聲傳譯不可或缺的技巧之一,亦不能忽視其出現(xiàn)次數將會對同傳質量造成一定影響。一般而言,省略出現(xiàn)次數越多,,則譯員的同傳完成度可能越低。 由于撰寫時間有限,分析尚不深入,本論文的研究還存在許多不足。但鑒于本論文的研究是在真實可靠的數據基礎上完成的,希望能為相關課題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對談 日中同聲傳譯 信息省略 實證性實驗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6
【目錄】:
-
本文編號:3685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3685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