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論研究》翻譯實踐報告
發(fā)布時間:2017-05-10 06:15
本文關鍵詞:《瑜伽論研究》翻譯實踐報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佛教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乃至文化史上的價值及作用世人皆知,毋庸贅述。尤其是佛教經(jīng)典傳入中國并被翻譯成漢語之后,便成了眾多佛教信徒以及學者孜孜不倦研究的對象。而且,這種對佛教經(jīng)典的熱情不僅表現(xiàn)在國內(nèi)佛教學界,更發(fā)展到多文化多語言間的廣泛交流。因此,跨文化間的佛教學術(shù)研究論著的翻譯便顯得至關重要。 本論文以導師委托的日本文學博士宇井伯壽的著作《瑜伽論研究》為文本,通過對任務過程和譯文案例的分析,提出本次翻譯的問題和難點,并以美國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為依據(jù),探討解決辦法。在翻譯過程中,首先介紹文本作者以及定義翻譯的文本類型,之后根據(jù)翻譯類型采用合適的翻譯方法,通過初稿與定稿的對比找出問題與不足,最后提出筆者的觀點和翻譯感想。
【關鍵詞】:佛教 佛學著作 尤金·奈達 功能對等翻譯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工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6
【目錄】:
- 摘要2-3
- 要旨3-6
- 引言6
- 一、文本介紹6-8
- (一) 作者介紹6-7
- (二) 原文文本分析7-8
- 1、文本主題分析7
- 2、文本內(nèi)容分析7
- 3、文本特點分析7-8
- 二、翻譯任務操作流程8-10
- (一) 譯前準備8-9
- (二) 過程描述9-10
- 1、筆者翻譯過程描述9-10
- 2、團隊翻譯過程描述10
- 三、翻譯案例分析10-18
- (一) 引言10
- (二) 翻譯難點10-11
- (三) 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11
- (四) 注釋學概述以及注釋方法11-12
- (五) 與《瑜伽論研究》對應的翻譯方法12-18
- 1、動態(tài)對等與形式對等案例分析12-15
- 2、奈達功能對等和注釋學概論15-18
- 四、問題與不足18-20
- (一) 望文生義18-19
- (二) 注釋不徹底19-20
- 結(jié)語20-23
- 參考文獻23-24
- 附錄24-56
- 術(shù)語表56-57
- 后記57-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幼蒸;;略談佛學理論術(shù)語重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從中國符號學角度看[J];符號與傳媒;2011年02期
2 王華樹;;淺議實踐中的術(shù)語管理[J];中國科技術(shù)語;2013年02期
本文關鍵詞:《瑜伽論研究》翻譯實踐報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41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3541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