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日語感情表達蘊含的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
發(fā)布時間:2017-04-04 16:07
本文關鍵詞:論日語感情表達蘊含的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日語的感情表達可謂非常豐富。無論中國還是日本,從語言表達角度進行的關于日語感情表達的研究都不少。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在感情表達中必然蘊含著各種各樣有特色的文化。而且,這些文化必然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形成的。但是,至今為止通過感情表達探索日本文化特征的研究成果基本沒有。因此,本論文以先行研究成果為基礎,嘗試對日語感情表達中蘊含的日本文化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進行研究。 為研究日語感情表達體現(xiàn)的文化特征,就要對日語感情表達進行相對系統(tǒng)的總結,本稿分類研究日語的感情表達,進而探求日本文化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本稿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部分:日語感情表達的定義,本稿研究范圍及感情表達的分類方法;日語的感情表達及其中蘊含的日本文化的特征;日語感情表達中蘊含的文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第一部分,日語感情表達的定義及分類方法。以各種辭典的定義為基礎,并考慮本稿研究的便利性,提出本稿日語感情表達的定義及分類方法。 第二部分,日語感情表達蘊含的日本文化的特征。以第一章的分類方法為基礎,從詞匯和修辭兩方面研究分析日語感情表達。首先,詞匯部分主要從形容詞,動詞和副詞的角度進行分析。從形容詞和動詞是否有人稱限制,副詞的詳盡程度可以得出,詞匯的感情表達中主要蘊含著內(nèi)外區(qū)別明顯,日本人交流中心理依存性高等特征。修辭部分,主要從比喻和慣用句角度對日語感情表達及其中蘊含的日本文化的特征進行研究。表達感情的比喻表現(xiàn)中,用身體的感覺,自然物以及氣候等比喻人的感情的表達方式很多。而且,從古代中國傳到日本的慣用句雖然數(shù)量不是很多,但是由于表達的便利性及確切性等原因,在日語的感情表達中可謂占據(jù)著不可替代的位置。關于感情表達中蘊含的文化特征,修辭部分主要是親近自然和中國元素多兩個方面。日本人向來與植物有很深的淵源,對植物很關心,據(jù)說日本是世界上植物名稱最多的國家。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古代中國各方面的深刻影響,日本文化的中國元素很多。漢字從中國傳入日本,作為交流的重要工具,為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傳承提供了機會。 如上所述,日語感情表達蘊含的日本文化特征已經(jīng)很明顯了。那么,日本文化中為何會形成這樣的特征呢?本稿第三部分,從日本人的生存環(huán)境和思想根源兩個方面對日本文化的源頭,即特色文化的形成原因進行探索。生存環(huán)境方面:日本是島國,無論受害于自然還是受惠于自然的方面都很多。日本人在這樣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生活幾千年,自然而然形成了親近自然的特征。另外,受地理因素影響,日本人與外界接觸很少,日本人之間形成了很好的相互了解,以心傳心逐漸成為了與之相應的交流的最高形式。而且,日本是集體主義主導的社會群體。日本人對自己所屬團體有很強的歸屬意識。對團體的內(nèi)外區(qū)分相當嚴格。思想根源方面,主要對佛教思想,儒家思想和日本人的審美意識等進行分析。圣德太子把「以和為貴,崇尚不違拗」寫入律令。此后“和”逐漸成為日本的傳統(tǒng)。同時,交流中心理依存性高這一特點的思想根源可以認為是佛教思想。日本社會構造的特征被認為是“縱向社會”,我認為“縱向社會”構造的社會背景滲透著儒家思想?梢哉J為集團意識,內(nèi)外有別的文化都是受儒家思想影響形成的。另外,表達感情的擬聲詞,擬態(tài)詞單純從語義角度很難區(qū)分,這一點恰恰與日本人凝縮的審美意識密切關聯(lián)。
【關鍵詞】:日語的感情表達 日本文化的特征 詞匯 修辭 內(nèi)外有別 心理依存性 親近自然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H36
【目錄】:
- 摘要6-8
- 概要8-12
- はじめに12-18
- 先行研究12-14
- 研究意─缺韭畚膜螑2め方14-18
- 第一章 日本姙の感情表現(xiàn)の定、本稿じC芯縶腣頦雀星楸硐證畏擲嚳椒,
本文編號:2858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2858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