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愛與正義: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卷八、九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03 07:04
在西方古代傳統(tǒng)中,友愛(φιλ(?)α)是一種重要的政治理想,更是理解何謂好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迄今為止,亞里士多德關(guān)于友愛問題的闡述最為系統(tǒng)。在《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中,亞里士多德宣稱:“立法者關(guān)注友愛更勝正義”;“如果人們是朋友,就無需正義;倘若他們僅僅是正義的,則尚需友愛”。友愛被賦予優(yōu)先于甚至取代正義的可能性,這樣的提議或主張對于現(xiàn)代人而言顯然是無法設(shè)想的。因為自亞里士多德,至多到西塞羅的時代之后,人們對待友愛的態(tài)度就發(fā)生了顯著變化。一方面,友愛被降格到純粹的私人領(lǐng)域,喪失了政治與公共維度;其次,友愛與德性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性已不再必然。伴隨著其在政治世界中的話語權(quán)的喪失,友愛被逐漸邊緣化。或許是充分意識到僅僅關(guān)注正義的現(xiàn)代政制未能從實際上實現(xiàn)良序社會這一夙愿,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友愛在政治哲學(xué)的討論中開始復(fù)蘇。尤其是亞里士多德所構(gòu)建的政治友愛理論,為維護政治統(tǒng)一以及消除政治紛爭提供了極為有益的學(xué)說指引——這一點受到現(xiàn)代政治理論的追捧。當代政治哲學(xué)家們發(fā)現(xiàn),在最近四百年的政治傳統(tǒng)中,盡管自由主義占據(jù)了主導(dǎo)地位,但其所提供的政治方案并未有效實現(xiàn)良序社會這一夙愿;與此同時他們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
【文章頁數(shù)】:179 頁
【學(xué)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引論
第一節(jié) 選題來源
一、友愛的古今之異
二、公民友愛理論的復(fù)蘇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選題意義與創(chuàng)新點
第三節(jié) 研究綜述
一、《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研究:版本和文獻
二、主題的研究述評
第四節(jié) 《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中的幾個問題
一、倫理學(xué)與政治學(xué)
二、《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文本的連貫性
三、《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與《歐德謨倫理學(xué)》的關(guān)系問題
四、《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的聽眾與修辭維度
五、《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卷八、九的篇幅、位置與意義
第一章 正義的政治化
第一節(jié) 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對待正義的不同方式
第二節(jié) 對正義的貶低
第三節(jié) 政治正義與絕對正義的分離
一、法律與自然:政治正義與類似的正義
二、共同利益:絕對正義與正當政制的連接點
三、政治正義:一切政制對正義之合理期望的基礎(chǔ)
第二章 友愛與正義的核心差異
第一節(jié) 友愛的雙重屬性
一、德性抑或情感?
二、愛與義務(wù)
第二節(jié) 美尚與必然
一、美尚的消失
二、美尚的回歸
第三節(jié) 友愛、正義與幸福
一、正義與城邦幸福
二、友愛與個人幸福
第三章 友愛進入城邦
第一節(jié) 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友愛哲學(xué)的繼承與挑戰(zhàn)
一、柏拉圖的友愛哲學(xué)
二、對《呂西斯》的質(zhì)疑與挑戰(zhàn)
三、《法義》:友愛三分法的來源
第二節(jié) 友愛的三種分類
一、愛的對象:友愛的分類基礎(chǔ)
二、友愛類型的關(guān)聯(lián)性
三、完美的友愛與低劣的友愛
第三節(jié) 共同體中的友愛與正義
一、修正觀點:友愛取代正義的不可能
二、友愛與正義的差異及張力
第四章 政治友愛與城邦正義
第一節(jié) 同心與城邦內(nèi)訌
第二節(jié) 政治友愛的本質(zhì)
一、政治友愛的獨特性
二、法律型的有用的友愛
三、政治友愛的利他性
四、政治友愛與混合政制
第三節(jié) 政治友愛與政治正義
第四節(jié) 正義與法律的必然
一、正義、友愛及沖突的普遍性
二、血氣與友愛的成問題性
三、作為政治技藝產(chǎn)物的友愛與法律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917417
【文章頁數(shù)】:179 頁
【學(xué)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引論
第一節(jié) 選題來源
一、友愛的古今之異
二、公民友愛理論的復(fù)蘇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選題意義與創(chuàng)新點
第三節(jié) 研究綜述
一、《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研究:版本和文獻
二、主題的研究述評
第四節(jié) 《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中的幾個問題
一、倫理學(xué)與政治學(xué)
二、《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文本的連貫性
三、《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與《歐德謨倫理學(xué)》的關(guān)系問題
四、《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的聽眾與修辭維度
五、《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卷八、九的篇幅、位置與意義
第一章 正義的政治化
第一節(jié) 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對待正義的不同方式
第二節(jié) 對正義的貶低
第三節(jié) 政治正義與絕對正義的分離
一、法律與自然:政治正義與類似的正義
二、共同利益:絕對正義與正當政制的連接點
三、政治正義:一切政制對正義之合理期望的基礎(chǔ)
第二章 友愛與正義的核心差異
第一節(jié) 友愛的雙重屬性
一、德性抑或情感?
二、愛與義務(wù)
第二節(jié) 美尚與必然
一、美尚的消失
二、美尚的回歸
第三節(jié) 友愛、正義與幸福
一、正義與城邦幸福
二、友愛與個人幸福
第三章 友愛進入城邦
第一節(jié) 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友愛哲學(xué)的繼承與挑戰(zhàn)
一、柏拉圖的友愛哲學(xué)
二、對《呂西斯》的質(zhì)疑與挑戰(zhàn)
三、《法義》:友愛三分法的來源
第二節(jié) 友愛的三種分類
一、愛的對象:友愛的分類基礎(chǔ)
二、友愛類型的關(guān)聯(lián)性
三、完美的友愛與低劣的友愛
第三節(jié) 共同體中的友愛與正義
一、修正觀點:友愛取代正義的不可能
二、友愛與正義的差異及張力
第四章 政治友愛與城邦正義
第一節(jié) 同心與城邦內(nèi)訌
第二節(jié) 政治友愛的本質(zhì)
一、政治友愛的獨特性
二、法律型的有用的友愛
三、政治友愛的利他性
四、政治友愛與混合政制
第三節(jié) 政治友愛與政治正義
第四節(jié) 正義與法律的必然
一、正義、友愛及沖突的普遍性
二、血氣與友愛的成問題性
三、作為政治技藝產(chǎn)物的友愛與法律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9174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39174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