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碩博論文 > 社科博士論文 >

民國時期行政訴愿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6 00:50
  民國時期,人民因官署之違法或不當行政處分,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得依法向特定官署提起訴愿以請求救濟。綜觀既有研究,一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相關文獻整體數量十分匱乏,呈現出明顯的研究斷層;另一方面,民國時期的專門研究也是殘缺的,主要集中于1930年國民政府訴愿法出臺至1935年訴愿法第一次修正的時間段內,沒有完整地展示出前段的形成過程及后續(xù)十幾年的諸多變化。并且,從研究范式上看,重實用、輕理論,深度和精度明顯不足。關于民國時期訴愿制度運行的實際效果,也欠缺具備足夠數據支持的宏觀判斷。正是基于這些事實,本文確定了涵蓋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在內的較為全面的研究范圍,以及以法解釋學和實證分析為主的研究方法。為了全方位呈現民國時期行政訴愿制度的理論與實踐,除引言部分外,正文部分一共分為六章,采用總分結構,先探尋訴愿之由來、闡釋訴愿之涵義、梳理訴愿之法律依據及主要特點,再依序詳細分析訴愿制度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具體如下:第一章,何謂訴愿。經考證,“訴愿”一詞并非淵源于古代漢語,而是日本明治維新后為構建行政救濟制度專門創(chuàng)造的制度名稱,于清末修律過程中譯校得來。梳理和總結日本早期訴愿學說和民國時期...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18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目的及研究意義
    二、研究對象與范圍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創(chuàng)新
第一章 何謂訴愿
    第一節(jié) “訴愿”一詞的由來
        一、古代漢語中的“訴”和“愿”
        二、詞源:日本行政訴愿法
        三、傳入:清末修律過程中引進
    第二節(jié) 訴愿的涵義
        一、早期日本行政訴愿學說之奠基
        二、民國時期行政訴愿學說的發(fā)展
        三、小結
    第三節(jié) 訴愿的法律依據
        一、訴愿權的憲法表達
        二、《訴愿法》之遞嬗
    第四節(jié) 訴愿之辨析
        一、訴愿與行政訴訟
        二、訴愿與請愿
        三、訴愿與聲明異議、呈請再審查
第二章 訴愿事項
    第一節(jié) 訴愿事項之規(guī)定
        一、概括主義的規(guī)范模式
        二、管轄規(guī)定的限制
    第二節(jié) 法定構成要件
        一、行政處分
        二、違法或不當
        三、損害人民權利或利益
    第三節(jié) 非訴愿事項之排除
        一、行政規(guī)章
        二、內部行政行為
        三、自治機關之處分
        四、行政不作為
        五、行政事實行為
        六、司法裁判
        七、勞資爭議仲裁
        八、官吏個人違法
        九、國家與公民之私權爭執(zhí)
    第四節(jié) 實際訴愿事項分布情況
        一、訴愿案件涉及的領域
        二、訴愿案件涉及的事項
第三章 人民呈訴
    第一節(jié) 訴愿人
        一、訴愿人資格
        二、訴愿人類型
        三、訴愿人權利
    第二節(jié) 提起訴愿之期限
        一、期限之日數
        二、期限之起算
        三、在途期間之扣除
        四、期限末日為休息日毋庸算入
        五、逾期限之救濟
    第三節(jié) 訴愿書
        一、訴愿書之程式
        二、訴愿書之呈遞
        三、附送及分報
    第四節(jié) 提起訴愿之效力
        一、恢復或賦予特定官署取消或變更權
        二、受理訴愿官署必為決定
        三、原處分得依場合停止執(zhí)行
第四章 訴愿管轄
    第一節(jié) 管轄要素
        一、訴愿等級
        二、原處分官署
        三、受理訴愿官署
    第二節(jié) 一般管轄規(guī)則及其變遷
        一、規(guī)范模式:由概括主義到列舉主義
        二、隸屬管轄原則的確立
        三、選擇管轄改革
        四、余論:隸屬管轄與訴愿公正
    第三節(jié) 比照管轄規(guī)則
        一、其他官署訴愿管轄之比照
        二、特種官署受理訴愿之比照
    第四節(jié) 管轄爭議及其處理
第五章 案件處理
    第一節(jié) 承辦機構
        一、主管部門
        二、訴愿審理委員會
    第二節(jié) 審前程序
        一、移付
        二、審查決定是否受理
        三、原官署答辯、送卷
    第三節(jié) 案件審理方式及范圍
        一、以書面審理為原則
        二、以言辭辯論為例外
        三、堅持全面審查
    第四節(jié) 審理程序
        一、事實調查
        二、適用依據
        三、審理期限
    第五節(jié) 其他程序
        一、停止執(zhí)行原處分
        二、中止審理
第六章 訴愿決定
    第一節(jié) 訴愿決定類型
        一、駁回
        二、維持原處分或決定
        三、撤銷原處分或決定
        四、變更原處分或決定
        五、訴愿實際糾錯率
    第二節(jié) 訴愿決定書
        一、決定書之程式
        二、決定書之送達
    第三節(jié) 訴愿決定之結果
        一、訴愿決定之拘束力
        二、不法官吏之處置
    第四節(jié) 訴愿決定之救濟
        一、提起再訴愿
        二、提起行政訴訟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復議機關作共同被告制度實效考[J]. 俞祺.  中國法學. 2018(06)
[2]民初大理院判例制度創(chuàng)設論略[J]. 敖海靜.  天中學刊. 2018(03)
[3]我國臺灣地區(qū)訴愿審議委員會研究——兼談對我國大陸地區(qū)復議制度改革的啟示[J]. 金成波,覃慧.  行政法學研究. 2016(05)
[4]民國北京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行政訴訟制度比較[J]. 趙勇,王學輝.  行政法學研究. 2015(05)
[5]我國臺灣地區(qū)訴愿制度之過去、現在與未來[J]. 張文郁.  行政法學研究. 2015(03)
[6]芻議行政復議和解制度及實施[J]. 李智姝,范治斌.  華章. 2013 (03)
[7]文本、判解及學說:近代中國侵權行為法的生成譜系[J]. 蔡曉榮.  清華法學. 2013(01)
[8]臺灣地區(qū)訴愿審議委員會對大陸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工作的啟示[J]. 黃磊,王書娟.  海峽法學. 2012(04)
[9]行政復議:制度比較、功能定位與變革之途[J]. 黃學賢,馬超.  法治研究. 2012(06)
[10]行政復議改革之重——關于復議機構的重構[J]. 劉莘.  行政法學研究. 2012(02)

博士論文
[1]民國北京政府行政訴訟制度研究[D]. 趙勇.西南政法大學 2012
[2]韓國行政復議制度研究[D]. 李鐘晚.山東大學 2012
[3]憲法訴愿研究[D]. 汪新勝.武漢大學 2010
[4]中國近現代監(jiān)督權利研究[D]. 王月明.華東政法大學 2008
[5]政治轉型與行政審判[D]. 劉志峰.中國政法大學 2007
[6]清末民初行政訴訟制度研究[D]. 宋玲.中國政法大學 2007
[7]民國監(jiān)督制度研究[D]. 何增光.浙江大學 2004
[8]行政訴訟先行程序研究[D]. 蔡文斌.中國政法大學 2001

碩士論文
[1]論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訴愿權利保障機制[D]. 李東明.華南理工大學 2014
[2]試論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行政訴愿制度[D]. 于姍.西南政法大學 2014
[3]南京國民政府時期行政法院制度研究[D]. 劉莉佳.南京師范大學 2012
[4]論行政法院在中國之構建[D]. 李宏茂.電子科技大學 2010
[5]北洋政府初期肅政廳研究[D]. 方輝.河南大學 2009
[6]南京國民政府時期行政訴愿制度探略[D]. 郭娟.西南政法大學 2009
[7]民初政爭夾縫中的肅政廳[D]. 李松杰.華中師范大學 2008
[8]行政復議制度的缺陷和完善探析[D]. 呂春寶.吉林大學 2007
[9]民國初年平政院制度研究(1914-1916)[D]. 李唯一.中國政法大學 2007
[10]中國近代行政訴訟制度研究[D]. 孫之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5



本文編號:330310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330310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b82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