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安藤昌益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1 09:06

  本文關鍵詞:安藤昌益思想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安藤昌益 真氣說 自然觀 宗教觀 倫理觀 社會觀 國家民族觀


【摘要】:安藤昌益(1703-1762)是日本江戶時代中期富有批判精神和具有獨創(chuàng)性思想體系的杰出思想家。他在全面批判既存思想和現(xiàn)實社會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自然真營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自然世”這一理想社會的理論。 由于昌益著述的龐雜性、結構的多重性和思想的多岐性,從而造成學界對其思想理解的極大差異和對其評價的嚴重分歧乃至對立。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學者們研究視角與方法的問題。有鑒于此,本稿提出了“在通讀昌益的全部著作(原始文獻)、通覽中日兩國研究史(先行研究)的基礎上,以歷史性、地域性、階級性的視角,以原典主義、實證主義的方法,以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盡可能全面、綜合、系統(tǒng)地梳理、分析昌益的思想觀點,重構昌益的思想體系”的研究視角、方法與課題。 朱子學是日本近世眾多學者的思想源泉,昌益在批判朱子學的同時,也受到他的直接影響。昌益的“真氣說”,在基本思維構造上,與朱子的“理氣說”是極為類似的。因此,昌益的世界觀,不能簡單地規(guī)定為“氣一元論的唯物論”,而應該說是“真一元論”,,或者至多是“真氣混合一元論”。此“真一元論”(或“真氣混合一元論”),與朱子的“理一元論”(或“理氣混合一元論”)是基本一致的。“真氣說”是昌益自然觀(自然哲學)的核心,也是貫穿昌益整個思想體系的基本原理。此外,昌益的認識論也同朱子的相類似。但其生成論卻有著自己的特點。 昌益對既存的各種學說(先行思想)持有嚴厲的批判態(tài)度,他在對儒教、佛教、道教、神道教等教派進行批判的基礎上,提出了“自然神道”的理念。昌益的自然神道觀與儒釋道三教傳入日本后所形成的神道教具有本質區(qū)別,“自然神道”基本等同于“自然真道”,即是原始“自然世”天人同耕共生之道。兩者都是昌益評判人、事、物存在意義的價值標準,任何不符合“自然神道”或“自然真道”的存在都是沒有意義的,因此都必須予以否定。 昌益有著關于人類、人際關系、社會關系、國際關系及其秩序的完整的人學思想體系,這些思想體現(xiàn)在他的倫理觀、社會觀及國家民族觀中。而“真氣說”也在其人學思想體系中得以展開與運用。由于“真”是唯一的和永恒不變的,因此是萬物平等性的根據;又由于“氣”的多樣性而使“氣”成為萬物差別性的根源。在昌益的“自然五倫觀”和“自然世論”中雖然有著明顯的平等思想,但在其男女觀、四民論和國家民族觀中卻有著更多的差別歧視傾向。因此可以說,在昌益的思想中,平等觀與差別歧視意識是同時存在的。
【關鍵詞】:安藤昌益 真氣說 自然觀 宗教觀 倫理觀 社會觀 國家民族觀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31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錄7-10
  • 凡例10-11
  • 序章 昌益與昌益研究11-55
  • 第一節(jié) 昌益的生平與時代背景11-23
  • 一、昌益在日本思想史上的地位11-12
  • 二、昌益的生平12-15
  • 三、昌益的家人·后人及身后事15-18
  • 四、昌益的門人弟子18-21
  • 五、昌益所處的時代與地域特征21-23
  • 第二節(jié) 昌益的著作與名號23-38
  • 一、昌益的著作、相關文獻及名號23-30
  • 二、對昌益著作與名號的考察30-36
  • 三、小結36-38
  • 第三節(jié) 昌益研究的視角與方法38-43
  • 一、昌益研究的視角38
  • 二、昌益的學問特征與研究方法38-43
  • 第四節(jié) 研究史概觀與本稿的研究課題43-55
  • 一、研究史概觀43-53
  • 二、本稿的研究課題53-55
  • 第一章 昌益的自然觀55-74
  • 引言55-56
  • 第一節(jié) 昌益與朱子學的關聯(lián)性56-62
  • 一、朱子學的形成及其對近世日本的影響56-60
  • 二、朱子學在昌益著作中的反映及其與昌益的關聯(lián)60-62
  • 第二節(jié) 朱子的理氣說與昌益的真氣說62-69
  • 一、朱子的理氣說62-64
  • 二、昌益的真氣說64-69
  • 三、朱子理氣說與昌益真氣說之異同69
  • 第三節(jié) 昌益的生成論69-74
  • 一、“真營圖”與“真營圖解”71-72
  • 二、“人類生息圖”與“人類生息圖解”72-74
  • 第二章 昌益的宗教觀74-92
  • 引言74
  • 第一節(jié) 對儒釋道神四教的綜合性批判74-78
  • 第二節(jié) 對儒教的批判78-86
  • 一、十一圣人論78-79
  • 二、五經四書論79-80
  • 三、伏羲及《易》論80-82
  • 四、圣人五逆十失論82-84
  • 五、曾子與孔子對比論84-86
  • 第三節(jié) 對道教的批判86-88
  • 引言86
  • 一、對老子及其主要思想的評判86-87
  • 二、對莊子及其主要思想的評判87-88
  • 第四節(jié) 對佛教的批判88-89
  • 第五節(jié) 對神道教的批判與自然神道觀的倡導89-92
  • 一、昌益神道論的特色89
  • 二、自然神道觀的內容與本質89-92
  • 第三章 昌益的倫理觀(上)——五倫五常觀92-97
  • 第一節(jié) 對儒家五倫五常觀的批判及“自然五倫五常”觀的倡導92-94
  • 第二節(jié) “自然五倫五!庇^的基本內容與本質94-97
  • 第四章 昌益的倫理觀(中)——男女觀97-104
  • 引言97-98
  • 第一節(jié) 氣的進退論與男女觀98-101
  • 一、氣的進退與“轉定”、男女98-100
  • 二、氣的進退與陰陽、男女100
  • 三、氣的進退與日月、男女100-101
  • 第二節(jié) 氣的通橫逆論與男女觀101-102
  • 第三節(jié) 文字解釋中的男女觀102
  • 小結102-104
  • 第五章 昌益的倫理觀(下)——人身人品觀104-111
  • 第一節(jié) 氣的通橫逆與疾病·病者論104-105
  • 第二節(jié) 氣的清濁與人身·人品論105-109
  • 第三節(jié) 外部特征與內在特征的直接連結109-111
  • 第六章 昌益的社會觀111-125
  • 引言111
  • 第一節(jié) 社會形態(tài)論111-120
  • 一、原始“自然世”論——對儒釋道神出現(xiàn)前原始社會的追慕111-113
  • 二、“法世”論——對現(xiàn)實社會及其制造者的批判113-114
  • 三、“契合”論——對過渡性社會的構想114-118
  • 四、未來“自然世”論——對未來理想社會的描繪118-120
  • 第二節(jié) “四民”論120-124
  • 小結124-125
  • 第七章 昌益的國家民族觀125-136
  • 引言125-127
  • 第一節(jié) 昌益的海外知識127-129
  • 第二節(jié) 昌益的國家民族差異論129-132
  • (一)各國的地理條件不同130
  • (二)各國國民的體貌不同130
  • (三)各國的文化不同130-132
  • (四)各國的政治制度不同132
  • 第三節(jié) 昌益的國家民族優(yōu)劣論132-135
  • 小結135-136
  • 終章 昌益研究的總結與展望及比較研究的初步嘗試136-154
  • 第一節(jié) 本稿研究總結與今后的研究課題136-140
  • 一、對昌益思想特征的總體把握136-137
  • 二、本稿各章的主要研究成果137-139
  • 三、今后的研究課題——大力開展比較研究的必要性139-140
  • 第二節(jié) 從富永仲基再看昌益的思想特征140-154
  • 一、仲基與昌益——兩位最有可比性的對巂的思想家140-141
  • 二、仲基其人其事及其文化環(huán)境141-145
  • 三、學風的一致與對立145-147
  • 四、“誠之道”與“自然真營道”之異同147-150
  • 五、思想發(fā)展史論之異同150-151
  • 六、多元主義與一元主義的對立151-154
  • 附錄154-167
  • 參考文獻154-167
  • 致謝1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陳化北;;安藤昌益的國家民族觀[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2 朱謙之;安藤昌益—十八世紀日本反封建思想的先驅者[J];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1962年02期

3 黃心川;安藤昌益與《自然真營道》[J];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1962年03期

4 米慶余;;日本反封建思想家安藤昌益[J];歷史研究;1981年01期

5 陳化北;;安藤昌益“人論”中的平等與差別思想[J];求是學刊;2006年04期

6 王忠灝;;安藤昌益的社會政治學說[J];日本研究;1989年02期

7 馬采;;十八世紀日本杰出農民思想家安藤昌益[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1963年03期



本文編號:89359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89359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f3b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