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來美國政府印第安民族政策演變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20世紀以來美國政府印第安民族政策演變研究
【摘要】: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陸最早的居民,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之前,印第安人按照自己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平靜地生活著。從歐洲殖民者踏上新大陸開始,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間的沖突與矛盾就沒有停止過,印第安人的生活徹底改變,從此走上了爭取平等與自由的艱難道路。 鑒于國內(nèi)至今沒有對20世紀以來美國政府印第安民族政策較為全面詳盡的綜合研究,對20世紀60年代至今的自治政策分析更是屈指可數(shù),本文采用文獻研究法、歷史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和比較研究法,研究20世紀以來美國政府印第安民族政策的演變過程,分四個階段對不同時期的不同政策進行細致的梳理和介紹,逐一分析不同的政策產(chǎn)生的背景、內(nèi)容、實施過程、影響和評價,完整系統(tǒng)地總結(jié)100多年來的印第安民族政策,對60年代以來的美國十位總統(tǒng)執(zhí)政時期所采取的印第安民族政策進行比較分析,歸納美國政府制定印第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則和指導(dǎo)思想。 除緒論和結(jié)語以外,本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20世紀前美國政府印第安民族政策沿革回顧。從介紹印第安人的起源、文化、社會結(jié)構(gòu)和語言以及印第安人與歐洲殖民者之間的關(guān)系入手,從四個不同階段對20世紀前美國政府印第安民族政策的演變進行歷時分析。 第二章,1900年至1928年美國政府實施土地分配制度和全面同化政策階段。土地分配制度通過把印第安部落公有的土地按照配額分配給印第安個人,削弱了印第安文化中的集體觀念,摧毀了印第安部落公有制,滿足了白人對印第安人土地的需求。全面同化政策通過同化教育和授予印第安人公民權(quán)來推動對印第安人的同化。 第三章,1928年到1945年美國政府對印第安人實施新政階段。土地分配制度失敗后,美國政府開始對印第安人實施新政,恢復(fù)和保護印第安民族的部落制度,鼓勵印第安部落進行自治。但是由于新政的政策更多地還是遵循美國白人社會的制度體系,把部落政府和部落經(jīng)濟納入了美國白人政治體制當中,沒有考慮印第安人真正的需要和意愿,因此新政以失敗而告終。 第四章,1945年到20世紀60年代之前的終止政策和重新安置政策階段。這一階段美國政府的印第安民族政策重新回到同化的軌道上,通過終止聯(lián)邦政府對印第安人的監(jiān)管,使聯(lián)邦政府從印第安事務(wù)中擺脫出來,把印第安人重新安置到城市居住,打破印第安傳統(tǒng)的部落制度,從根本上同化印第安人,使其徹底地融入白人的主流社會。但是事實上這兩項政策帶來了更多的社會問題,同時產(chǎn)生了更多的社會負擔和財政負擔,這一切迫使聯(lián)邦政府在60年代不得不放棄了終止政策和重新安置政策。 第五章,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印第安民族白治政策時期。1968年3月6日,林登·約翰遜總統(tǒng)明確提出美國政府印第安民族政策的新目標,即印第安民族自治。從此,美國政府印第安民族政策重新調(diào)整為自治政策,聯(lián)邦政府承認印第安部落的主權(quán)和自治權(quán)力,鼓勵部落政府充分行使政府職能,制定自己部落的憲法,管理自己的部落事務(wù)。與此同時,聯(lián)邦政府繼續(xù)承擔托管職責,為印第安部落提供各種資助、福利和服務(wù),有計劃地幫助印第安人實現(xiàn)自給自足的復(fù)興。民族自治政策在印第安民族的經(jīng)濟、政治、教育和民族發(fā)展等方面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作為多民族國家,美國各個民族之間的關(guān)系從最初的對抗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各民族多元共處,其民族理論包括“盎格魯遵從理論”、“熔爐理論”、“多元文化主義理論”和“文化生成理論”。美國政府的印第安民族政策徘徊反復(fù),時有變化,但美國政府處理印第安民族問題的根本原則和指導(dǎo)思想始終沒有發(fā)生變化,始終以白人文化為主流文化,始終把對印第安人進行同化、實現(xiàn)國家的整合和維護政治一體作為終極目標。
【關(guān)鍵詞】:美國政府 印第安政策 演變
【學位授予單位】:寧夏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712;D771.2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錄7-9
- 緒論9-24
- 一、 問題的提出與選題的意義9-10
-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0-16
- 三、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16-19
- 四、重要概念的界定19-24
- 第一章 20世紀前美國印第安民族政策歷史沿革24-44
- 第一節(jié) 印第安人的歷史24-30
- 一、印第安人的起源24-25
- 二、印第安人的文化25-27
- 三、印第安人的社會結(jié)構(gòu)27-28
- 四、印第安人的語言28
- 五、殖民地時期印第安人和歐洲殖民者之間的關(guān)系28-30
- 第二節(jié) 20世紀前美國政府實施的印第安民族政策30-44
- 一、修好開化政策(獨立戰(zhàn)爭——1810年代)30-33
- 二、遷移法(1810年代——1840年代)33-36
- 三、保留地制度(1840年代——1870年代)36-38
- 四、強制同化政策(1870年代——1890年代)38-44
- 第二章 土地分配制度和全面同化政策(1900年——1928年)44-51
- 第一節(jié) 土地分配制度的繼續(xù)實施及其影響44-47
- 一、土地分配制度的繼續(xù)實施44-45
- 二、土地分配制度對印第安民族的影響45-47
- 第二節(jié) 20世紀初全面同化政策的演變47-51
- 一、20世紀初的印第安人教育政策47-49
- 二、20世紀初的印第安人公民權(quán)政策49-51
- 第三章 印第安新政(1928年——1945年)51-67
- 第一節(jié) 印第安新政實施的背景51-55
- 一、20世紀20年代印第安問題的全面調(diào)查51-53
- 二、胡佛政府的改革嘗試53-54
- 三、1929年——1933年的經(jīng)濟危機54-55
- 第二節(jié) 印第安新政的實施55-63
- 一、新政前的約翰·科利爾55-57
- 二、科利爾的改革與重組法57-63
- 第三節(jié) 印第安新政的積極作用和失敗的原因63-67
- 一、積極作用63-64
- 二、失敗的原因64-67
- 第四章 終止政策和重新安置政策(1945年——1968年)67-82
- 第一節(jié) 終止政策和重新安置政策實施的背景67-71
- 一、同化思想的影響67-68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68-71
- 三、經(jīng)濟的需要71
- 第二節(jié) 終止政策和重新安置政策的實施及影響71-82
- 一、終止政策的實施71-74
- 二、重新安置政策的實施74-77
- 三、終止政策和重新安置政策的影響77-82
- 第五章 印第安民族自治政策(1968年至今)82-116
- 第一節(jié) 政策調(diào)整的背景82-86
- 一、60年代的民權(quán)運動82-84
- 二、美國社會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84-86
- 第二節(jié) 印第安民族自治政策的實施及影響86-116
- 一、60年代以來歷任總統(tǒng)對印第安民族自治的態(tài)度及其印第安政策86-109
- 二、印第安民族自治政策實施的影響109-114
- 三、印第安民族自治政策的啟示114-116
- 結(jié)語116-120
- 參考文獻120-130
- 致謝130-132
- 個人簡介及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論文發(fā)表情況13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戎;美國的種族與少數(shù)民族問題[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2 費孝通;簡述我的民族研究經(jīng)歷和思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3 胡錦山;;試論1887年道斯法案及其作用[J];東北師大學報;1991年02期
4 董小川;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理論再認識[J];東北師大學報;2005年02期
5 董小川;;美利堅民族認同問題探究[J];東北師大學報;2006年01期
6 郝時遠;21世紀世界民族問題的基本走向[J];國外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7 阮西湖,姜飛;民族意識的復(fù)蘇還是美國原來的國家特性——評亨廷頓的《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zhàn)》[J];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8 郝時遠;對西方學界有關(guān)族群(ethnic group)釋義的辨析[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9 阮西湖;民族,還是“族群”——釋ethnic group一詞的涵義[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任一鳴;;美國和前蘇聯(lián)民族政策比較及對中國的啟示[J];國際觀察;2013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國家建構(gòu)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陳麗明;民族聯(lián)合途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靳淑梅;教育公平視角下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嚴慶;從沖突到整合[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5 馮廣林;美國少數(shù)人受教育權(quán)法律保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6 李喬楊;美國民族關(guān)系與民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7837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783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