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金色筆記》的符號學解讀

發(fā)布時間:2017-06-03 18:04

  本文關鍵詞:《金色筆記》的符號學解讀,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我國的外國語言文學研究中,如何運用國外語言文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來解讀文學經典作品,一直是學界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本博士論文主要依據(jù)蘇珊·朗格、鮑里斯·安德烈維奇·烏斯賓斯基和尤里·洛特曼的符號學理論及研究方法,對當代英國女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2013)的長篇小說《金色筆記》(The Golden Notebook)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本研究無意去概括長篇小說《金色筆記》確定的主題思想,只是努力發(fā)掘了長篇小說《金色筆記》作為敘事文本自身的主體性。這一創(chuàng)作的主體性,一方面與作家自身的世界觀、思想意識有關,另一方面又是作家對自我主體性羈絆的克服和超越,賦予文本以生命的主體性,增強讀者的主體性意識,從而能夠不斷地積極地創(chuàng)造意義。 從蘇珊·朗格的關于“藝術是情感符號的表現(xiàn)”這一觀點出發(fā),長篇小說《金色筆記》不僅反映著20世紀50年代的社會生活,把握著時代脈搏的律動,而且更是對那個時代人類各種復雜情感的集中表現(xiàn)。該小說文本的情感表現(xiàn)形式是非常獨特的,使得情感表現(xiàn)于該文本的形式與內容的同構之中,象征意義蘊含于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融合的同質之中,藝術符號文本的無限可闡釋性隱含在現(xiàn)實的此岸世界與虛幻的彼岸世界交匯之中,以此達到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依據(jù)鮑里斯·安德烈維奇·烏斯賓斯基的結構詩學的視點理論,長篇小說《金色筆記》通過不同層面的敘述“視點”,在“內”與“外”視點的融合中,由“黑”、“紅”、“黃”、“藍”四種不同色彩與“自由女性”敘事的交織,隨著時間進程的演變,在意識形態(tài)、話語、心理等不同視點中呈現(xiàn)出不同意義,構成了小說復雜而又有序的獨特敘述形式,從而形成了藝術價值極高的文本結構,形成了小說的對話機制。 根據(jù)尤里·洛特曼關于文學文本的社會交際功能、信息生成功能等論述,小說文本結構以五線譜的形式,通過主音線“自由女性”(第五線)與“黑”、“紅”、“黃”和“藍”這四本筆記(第四至第一條線),構成旋律聲部與輔旋律聲部的先后四次變奏,營造出長篇小說《金色筆記》的主旋律,即自由、生存、信仰、愛情、精神等音響構成的諧音。與此同時,多麗絲·萊辛以小說創(chuàng)作與注釋和議論之間形成的雙聲部,表明人世的荒謬和價值就在于過程之中,生活和文學創(chuàng)作都是如此。音樂(文本)的模糊、通感、音韻、節(jié)奏等,再加上人物、內心、文本、文化間的對話構建,就可以不斷地激發(fā)讀者的創(chuàng)造力,不斷地感受到悠揚的旋律和多元的意義,這也就構成了長篇小說《金色筆記》的文本意義生成機制。 本博士論文力圖表明,在經典的文學文本中“形式是可以創(chuàng)造內容的”:經典文學作品的價值在于它的無限的可闡釋性,文學批評的任務并非要揭示文學經典作品的確定意義,而恰恰在于發(fā)掘文學文本的可闡釋空間。文學批評只能夠不斷地豐富文學文本的意義,而不可能得出終極的意義,只能夠不斷推動文學經典與不同時代的讀者對話。因此,本項研究對于我國的文學批評和文藝理論建設都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多麗絲·萊辛 《金色筆記》 符號學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561.074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緒論8-12
  • 第一章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12-24
  • 第一節(jié)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2-17
  • 第二節(jié) 國外研究狀況17-24
  • 第二章 萊辛創(chuàng)作的主體性研究24-38
  • 第一節(jié) 創(chuàng)作的主體性25-28
  • 第二節(jié) 文本的主體性28-33
  • 第三節(jié) 接受的主體性33-38
  • 第三章 情感與符號:同構與同質之間38-50
  • 第一節(jié) 藝術符號的情感性:形式與內容的同構39-42
  • 第二節(jié) 藝術符號的象征性:內在與外在的同質42-46
  • 第三節(jié) 藝術符號的非推理性:此岸與彼岸的同在46-50
  • 第四章 視點與對話:內視與外視之間50-63
  • 第一節(jié) 外在視點:對話語境中的“自由女性”51-54
  • 第二節(jié) 內在視點:自我筆錄下的心靈剖析54-58
  • 第三節(jié) 重合視點:時間軌跡中的內與外融合58-63
  • 第五章 結構與意義:雙聲部與變奏曲之間63-76
  • 第一節(jié) 變奏曲式結構:主旋律聲部與輔旋律聲部之間65-70
  • 第二節(jié) 雙聲部互動:小說創(chuàng)作及其反思之間70-73
  • 第三節(jié) 文本的結構:信息的生成機制73-76
  • 結論76-78
  • 萊辛大事年表及其作品78-80
  • 參考文獻80-84
  • 致謝84-85
  • 博士期間研究成果8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麗麗;伊迎;;后現(xiàn)代碎片中的“話語”重構——《金色筆記》的再思考[J];當代外國文學;2006年04期

2 蔣花;史志康;;整合與對話——論《金色筆記》中的戲仿[J];當代外國文學;2007年02期

3 姜紅;有意味的形式——萊辛的《金色筆記》中的認識主題與形式分析[J];外國文學;2003年04期

4 楊士虎;王小博;;《金色筆記》中的后現(xiàn)代不確定性[J];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02期

5 陳尚坤;;社會規(guī)訓、馴化與異變——從瑪麗到安娜:自由女性的漫長之路[J];當代外語研究;2011年09期

6 裘樂英;;從《金色筆記》看多麗絲·萊辛的女性觀[J];名作欣賞;2011年06期

7 盧婧;;敘事的“焦慮”——《金色筆記》中“重寫”的考察[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盧婧;;從虛無主義走向蘇非主義——關于《金色筆記》中幾處空間場景的內涵釋讀[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9 馬龍云;;論《金色筆記》的女性發(fā)展取向[J];求索;2012年09期

10 劉再復;;論文學的主體性[J];文學評論;1985年06期


  本文關鍵詞:《金色筆記》的符號學解讀,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

本文編號:41882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41882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fa0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