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喀喇沁左旗土地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05 00:22
土地關系是指人類在維護土地和土地利用、土地權屬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的關系。土地關系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有著截然不同的土地關系。通過土地關系的研究,可以理解某一地區(qū)、某一時代民眾生活百態(tài)、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演變、甚至理解某一國家宏觀層面相關制度體系的運行具有重要意義。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檔案利用步伐的加快,清代蒙古史研究進入新階段,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土地關系的研究較為薄弱,有拓展空間。本文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綜合運用歷史學、經(jīng)濟學、民族學等多學科理論和方法,對清代喀喇沁左翼旗(以下簡稱為喀喇沁左旗)土地關系作一探討,以豐富和加深內(nèi)蒙古乃至中國社會近代轉型的全面認識。全文由引言、正文,結論三個部分構成。引言介紹了選題原因及其意義、國內(nèi)外研究概況、論述范圍和研究方法以及所用主要史料。第一章探討了清代喀喇沁左旗土地分配。包括清代之前蒙古社會土地分配制度、清代喀喇沁左旗土地分配形態(tài)、影響因素、人地矛盾以及解決途徑等內(nèi)容。第二章考察了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從土地供給結構和需求者地域分布、土地供與求中間階層——蒙、漢攬頭以及高利貸浸入土地關系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第三章探討了...
【文章頁數(shù)】:21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錄
正文
參考文獻
附件1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獲準科研項目
附件2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熱河蒙地永佃制下的土地經(jīng)營和佃農(nóng)生計[J]. 徐建生,劉克祥. 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 2014(04)
[2]清代川西農(nóng)村土地占有變遷考察——《成都龍泉驛百年契約文書》中土地買賣研究[J]. 李映發(fā).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1)
[3]扎賚特旗開放蒙地與蒙租[J]. 孟根. 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 2013(06)
[4]清代雍和宮的香燈地租[J]. 孟修. 歷史檔案. 2013(01)
[5]對清代土地關系新變化的認識[J]. 江太新. 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 2010(04)
[6]清代歸化城土默特地區(qū)的土地問題——以西老將營村為例[J]. 牛敬忠. 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3)
[7]試論清代內(nèi)蒙古蒙旗財政的類型與特點[J]. 張永江. 清史研究. 2008(01)
[8]明清時期內(nèi)蒙古各部的名稱[J]. 薄音湖. 尋根. 2007(03)
[9]20世紀科爾沁的人口變化及其特征分析[J]. 烏蘭圖雅,烏敦,那音太. 地理學報. 2007(04)
[10]清代土地所有權轉移的法制化——清道光三十年山西徐溝縣王耀田契(私契、官契、契尾)的考釋及其他[J]. 陳學文. 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 2006(04)
博士論文
[1]民國時期河北旗地變革研究(1912-1934)[D]. 王立群.首都師范大學 2009
[2]十八至二十世紀初東部內(nèi)蒙古社會變遷研究[D]. 白玉雙.內(nèi)蒙古大學 2007
[3]清代內(nèi)蒙古東三盟移民研究[D]. 珠颯.內(nèi)蒙古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清代喀喇沁旗的建立及發(fā)展[D]. 哈達.內(nèi)蒙古大學 2007
[2]科爾沁地區(qū)近三百年人口變化及其效應研究[D]. 紅梅.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709285
【文章頁數(shù)】:21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錄
正文
參考文獻
附件1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獲準科研項目
附件2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熱河蒙地永佃制下的土地經(jīng)營和佃農(nóng)生計[J]. 徐建生,劉克祥. 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 2014(04)
[2]清代川西農(nóng)村土地占有變遷考察——《成都龍泉驛百年契約文書》中土地買賣研究[J]. 李映發(fā).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1)
[3]扎賚特旗開放蒙地與蒙租[J]. 孟根. 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 2013(06)
[4]清代雍和宮的香燈地租[J]. 孟修. 歷史檔案. 2013(01)
[5]對清代土地關系新變化的認識[J]. 江太新. 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 2010(04)
[6]清代歸化城土默特地區(qū)的土地問題——以西老將營村為例[J]. 牛敬忠. 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3)
[7]試論清代內(nèi)蒙古蒙旗財政的類型與特點[J]. 張永江. 清史研究. 2008(01)
[8]明清時期內(nèi)蒙古各部的名稱[J]. 薄音湖. 尋根. 2007(03)
[9]20世紀科爾沁的人口變化及其特征分析[J]. 烏蘭圖雅,烏敦,那音太. 地理學報. 2007(04)
[10]清代土地所有權轉移的法制化——清道光三十年山西徐溝縣王耀田契(私契、官契、契尾)的考釋及其他[J]. 陳學文. 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 2006(04)
博士論文
[1]民國時期河北旗地變革研究(1912-1934)[D]. 王立群.首都師范大學 2009
[2]十八至二十世紀初東部內(nèi)蒙古社會變遷研究[D]. 白玉雙.內(nèi)蒙古大學 2007
[3]清代內(nèi)蒙古東三盟移民研究[D]. 珠颯.內(nèi)蒙古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清代喀喇沁旗的建立及發(fā)展[D]. 哈達.內(nèi)蒙古大學 2007
[2]科爾沁地區(qū)近三百年人口變化及其效應研究[D]. 紅梅.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7092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709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