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藝術的當代性探索 ——尚揚藝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23 11:53
本文以中國著名油畫家尚揚先生的藝術風格特點以及藝術演變脈絡為研究課題,以尚揚每一個藝術發(fā)展代表性階段的作品以及特點為主線,結合當時的時代文化與社會背景,將尚揚藝術風格的特點及其轉化演變的原因放在歷史發(fā)展的角度去進行闡述并定位,對于尚揚藝術探索和建構本土化的當代性方面的藝術實踐,從圖示研究的角度做學術性梳理與回顧。在寫作過程中避免將思路固定在對尚揚藝術的圖式化解讀上。本文通過尚揚先生的藝術履歷,系統(tǒng)研究和梳理了尚揚自從藝以來的藝術發(fā)展脈絡,根據(jù)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將尚揚的藝術風格分為了四個時期:一、從中國改革開放時期之前的尚揚個人經(jīng)歷,到進入改革開放時期之后以作品《黃河船夫》和上個世紀80年代以表現(xiàn)“黃土高原”系列作品風格為主的,強調繪畫“形式主義”美感的“尋根文化”時期。二、到上個世紀80年代末尚揚利用現(xiàn)成品的方式及對物質材料屬性進行試驗的以《狀態(tài)》系列作品為代表的“綜合材料”時期。三、進入1990年以后尚揚以《大風景》系列為其繪畫風格成熟的起點,并延伸至尚揚多個創(chuàng)作系列的“觀念主義”時期。四、2000年之后到現(xiàn)在,尚揚的《董其昌計劃》系列和《壞山水》、《白內障》等系列所體現(xiàn)的綜合藝術風格,...
【文章來源】: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7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宋)范寬《溪山行旅圖》,206.3×103.3cm恐怕就是這可能也是最因為父情況下,仍覽父親收藏梵高、范寬自己在10境:“范寬他的雄渾、深沉與對自然山水
9關于尚揚的學生時代作品,在尚揚畫于1961年的《洪湖新堤》(圖2)這件紙本水彩作品里我們可以看到,剛剛進入湖北藝術學院附中學習的少年尚揚以輕快的筆法對場景進行的描繪。這件作品似乎沒有受到當時一統(tǒng)中國美術教育天下的“蘇派模式”教學的過多影響,而是以樸實真誠的態(tài)度描繪了尚揚故鄉(xiāng)的街景。這件小幅水彩作品顯露出了尚揚化繁就簡的控制能力和淡雅的用色偏好,以及營造畫面整體氛圍的能力。在筆觸上可以看出尚揚在繪畫技法上控制比較自如,尤其是表現(xiàn)在畫面右下方的幾筆拖拽的線條所顯示出的沉著感,這樣的藝術感覺說明當時尚揚的繪畫狀態(tài)具有一定主動性。類似的早期作品還有《春泛》(圖3),這件作品是于1961年完成的,是在紙上用水彩和漿糊作畫完成的。由作品中水彩和漿糊的混合使用可以看到,在那個時候由于物質條件的限制,尚揚在他的繪畫中就開始因地制宜地運用了一些非常規(guī)材料了。①《春泛》看上去很像一枚古舊的明信片,畫面里描繪了斷橋和幾棵樹的倒影,還有蕩來的一葉孤舟。但為什么一個少年會對如此蕭瑟的景象感興趣呢?這樣的審美偏好源于何處?這種審美意趣是屬于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的鄉(xiāng)村場景的,畫面充滿疏離和悠遠的詩性氣息。這分明是尚揚經(jīng)過提煉之后的一種心境表達,而不是經(jīng)由現(xiàn)場寫生而來。這件小幅紙本作品也許是尚揚在他的繪畫中自主創(chuàng)作性的萌芽之作。在那個缺乏視覺范本的時代,尚揚以西洋繪畫的材料與技法,用輕盈的方式去表達一種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審美感染力的意境,這是一種自然而然和水到渠成的文化根性流露。也許年少的尚揚只是在跟隨自己的直覺,去找尋當時自己內心認為的一種“美”,從而開啟了尚揚陶醉于自我藝術世界的漫長旅途。①楊小彥:《中國當代油畫名家個案研究--尚揚?
我們可以看到,剛剛進入湖北藝術學院附中學習的少年尚揚以輕快的筆法對場景進行的描繪。這件作品似乎沒有受到當時一統(tǒng)中國美術教育天下的“蘇派模式”教學的過多影響,而是以樸實真誠的態(tài)度描繪了尚揚故鄉(xiāng)的街景。這件小幅水彩作品顯露出了尚揚化繁就簡的控制能力和淡雅的用色偏好,以及營造畫面整體氛圍的能力。在筆觸上可以看出尚揚在繪畫技法上控制比較自如,尤其是表現(xiàn)在畫面右下方的幾筆拖拽的線條所顯示出的沉著感,這樣的藝術感覺說明當時尚揚的繪畫狀態(tài)具有一定主動性。類似的早期作品還有《春泛》(圖3),這件作品是于1961年完成的,是在紙上用水彩和漿糊作畫完成的。由作品中水彩和漿糊的混合使用可以看到,在那個時候由于物質條件的限制,尚揚在他的繪畫中就開始因地制宜地運用了一些非常規(guī)材料了。①《春泛》看上去很像一枚古舊的明信片,畫面里描繪了斷橋和幾棵樹的倒影,還有蕩來的一葉孤舟。但為什么一個少年會對如此蕭瑟的景象感興趣呢?這樣的審美偏好源于何處?這種審美意趣是屬于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的鄉(xiāng)村場景的,畫面充滿疏離和悠遠的詩性氣息。這分明是尚揚經(jīng)過提煉之后的一種心境表達,而不是經(jīng)由現(xiàn)場寫生而來。這件小幅紙本作品也許是尚揚在他的繪畫中自主創(chuàng)作性的萌芽之作。在那個缺乏視覺范本的時代,尚揚以西洋繪畫的材料與技法,用輕盈的方式去表達一種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審美感染力的意境,這是一種自然而然和水到渠成的文化根性流露。也許年少的尚揚只是在跟隨自己的直覺,去找尋當時自己內心認為的一種“美”,從而開啟了尚揚陶醉于自我藝術世界的漫長旅途。①楊小彥:《中國當代油畫名家個案研究--尚揚》【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5年:21圖2尚揚《洪湖新堤》,紙面水彩、膠,1961年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水之壞和真理之壞[J]. 汪民安. 藝術當代. 2018(10)
[2]白內障與未知物 尚揚近作中的生態(tài)意識[J]. 封帆. 新美術. 2018(06)
[3]再接傳統(tǒng)文脈的中國當代油畫[J]. 魯虹. 藝術當代. 2018(03)
[4]悖謬、反諷與身體的歷史——論尚揚[J]. 陳劍瀾. 文藝研究. 2017(08)
[5]尚揚作品[J]. 尚揚. 文藝研究. 2017(08)
[6]關于當代意象學視域中的當代藝術圖像闡釋[J]. 李倍雷. 藝術百家. 2016(03)
[7]當代的,中國的,尚揚的[J]. 王魯湘. 美術文獻. 2015(Z2)
[8]當代精神與古典氣質的契合(訪談)[J]. 尚揚,趙野. 西部. 2015(01)
[9]物的紛爭和時代的紛爭——關于尚揚的《吳門楚語》展[J]. 汪民安. 當代美術家. 2014(05)
[10]形一神[J]. 尚揚. 當代美術家. 2014(05)
本文編號:3604294
【文章來源】: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7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宋)范寬《溪山行旅圖》,206.3×103.3cm恐怕就是這可能也是最因為父情況下,仍覽父親收藏梵高、范寬自己在10境:“范寬他的雄渾、深沉與對自然山水
9關于尚揚的學生時代作品,在尚揚畫于1961年的《洪湖新堤》(圖2)這件紙本水彩作品里我們可以看到,剛剛進入湖北藝術學院附中學習的少年尚揚以輕快的筆法對場景進行的描繪。這件作品似乎沒有受到當時一統(tǒng)中國美術教育天下的“蘇派模式”教學的過多影響,而是以樸實真誠的態(tài)度描繪了尚揚故鄉(xiāng)的街景。這件小幅水彩作品顯露出了尚揚化繁就簡的控制能力和淡雅的用色偏好,以及營造畫面整體氛圍的能力。在筆觸上可以看出尚揚在繪畫技法上控制比較自如,尤其是表現(xiàn)在畫面右下方的幾筆拖拽的線條所顯示出的沉著感,這樣的藝術感覺說明當時尚揚的繪畫狀態(tài)具有一定主動性。類似的早期作品還有《春泛》(圖3),這件作品是于1961年完成的,是在紙上用水彩和漿糊作畫完成的。由作品中水彩和漿糊的混合使用可以看到,在那個時候由于物質條件的限制,尚揚在他的繪畫中就開始因地制宜地運用了一些非常規(guī)材料了。①《春泛》看上去很像一枚古舊的明信片,畫面里描繪了斷橋和幾棵樹的倒影,還有蕩來的一葉孤舟。但為什么一個少年會對如此蕭瑟的景象感興趣呢?這樣的審美偏好源于何處?這種審美意趣是屬于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的鄉(xiāng)村場景的,畫面充滿疏離和悠遠的詩性氣息。這分明是尚揚經(jīng)過提煉之后的一種心境表達,而不是經(jīng)由現(xiàn)場寫生而來。這件小幅紙本作品也許是尚揚在他的繪畫中自主創(chuàng)作性的萌芽之作。在那個缺乏視覺范本的時代,尚揚以西洋繪畫的材料與技法,用輕盈的方式去表達一種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審美感染力的意境,這是一種自然而然和水到渠成的文化根性流露。也許年少的尚揚只是在跟隨自己的直覺,去找尋當時自己內心認為的一種“美”,從而開啟了尚揚陶醉于自我藝術世界的漫長旅途。①楊小彥:《中國當代油畫名家個案研究--尚揚?
我們可以看到,剛剛進入湖北藝術學院附中學習的少年尚揚以輕快的筆法對場景進行的描繪。這件作品似乎沒有受到當時一統(tǒng)中國美術教育天下的“蘇派模式”教學的過多影響,而是以樸實真誠的態(tài)度描繪了尚揚故鄉(xiāng)的街景。這件小幅水彩作品顯露出了尚揚化繁就簡的控制能力和淡雅的用色偏好,以及營造畫面整體氛圍的能力。在筆觸上可以看出尚揚在繪畫技法上控制比較自如,尤其是表現(xiàn)在畫面右下方的幾筆拖拽的線條所顯示出的沉著感,這樣的藝術感覺說明當時尚揚的繪畫狀態(tài)具有一定主動性。類似的早期作品還有《春泛》(圖3),這件作品是于1961年完成的,是在紙上用水彩和漿糊作畫完成的。由作品中水彩和漿糊的混合使用可以看到,在那個時候由于物質條件的限制,尚揚在他的繪畫中就開始因地制宜地運用了一些非常規(guī)材料了。①《春泛》看上去很像一枚古舊的明信片,畫面里描繪了斷橋和幾棵樹的倒影,還有蕩來的一葉孤舟。但為什么一個少年會對如此蕭瑟的景象感興趣呢?這樣的審美偏好源于何處?這種審美意趣是屬于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的鄉(xiāng)村場景的,畫面充滿疏離和悠遠的詩性氣息。這分明是尚揚經(jīng)過提煉之后的一種心境表達,而不是經(jīng)由現(xiàn)場寫生而來。這件小幅紙本作品也許是尚揚在他的繪畫中自主創(chuàng)作性的萌芽之作。在那個缺乏視覺范本的時代,尚揚以西洋繪畫的材料與技法,用輕盈的方式去表達一種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審美感染力的意境,這是一種自然而然和水到渠成的文化根性流露。也許年少的尚揚只是在跟隨自己的直覺,去找尋當時自己內心認為的一種“美”,從而開啟了尚揚陶醉于自我藝術世界的漫長旅途。①楊小彥:《中國當代油畫名家個案研究--尚揚》【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5年:21圖2尚揚《洪湖新堤》,紙面水彩、膠,1961年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水之壞和真理之壞[J]. 汪民安. 藝術當代. 2018(10)
[2]白內障與未知物 尚揚近作中的生態(tài)意識[J]. 封帆. 新美術. 2018(06)
[3]再接傳統(tǒng)文脈的中國當代油畫[J]. 魯虹. 藝術當代. 2018(03)
[4]悖謬、反諷與身體的歷史——論尚揚[J]. 陳劍瀾. 文藝研究. 2017(08)
[5]尚揚作品[J]. 尚揚. 文藝研究. 2017(08)
[6]關于當代意象學視域中的當代藝術圖像闡釋[J]. 李倍雷. 藝術百家. 2016(03)
[7]當代的,中國的,尚揚的[J]. 王魯湘. 美術文獻. 2015(Z2)
[8]當代精神與古典氣質的契合(訪談)[J]. 尚揚,趙野. 西部. 2015(01)
[9]物的紛爭和時代的紛爭——關于尚揚的《吳門楚語》展[J]. 汪民安. 當代美術家. 2014(05)
[10]形一神[J]. 尚揚. 當代美術家. 2014(05)
本文編號:36042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60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