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傳奇教化功能研究 ——以《六十種曲》為中心
發(fā)布時間:2022-01-03 04:00
明傳奇作為明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延續(xù)了中國文學"諷喻勸世"的文學傳統(tǒng),存在著頗為明顯的說教色彩,體現(xiàn)出傳奇創(chuàng)作的功利目的。明傳奇作品眾多道德說教劇情的出現(xiàn),有著極為復雜的歷史淵源。明傳奇產(chǎn)生之初,其地位于詩文比較低下,被視為"小道"、"末技",明傳奇作家在肯定其地位和價值的同時,向傳統(tǒng)的文學觀念靠攏,將傳奇提高到"文章一體"的地位,所謂"小說傳奇,雖云游戲,亦有文章。"(清張堅《懷沙記》卷首)傳奇借助于其教化內容,具備了與詩文同等地位進而登于大雅之堂的資本。中國的文人士大夫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潤,時刻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將維護國家社稷穩(wěn)定和護佑百姓安泰視為自己的責任與義務。然而,并非每個胸懷家國的文人士子都能蟾宮折桂以遂平生抱負,而明代社會政治的漸趨混亂與黑暗亦在客觀上讓這些文士投身于傳奇創(chuàng)作,藉此寄托人生志向、宣揚道德教化。明代儒釋道三家思想的合流,對明傳奇的創(chuàng)作亦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使明傳奇的思想內容變得復雜。明傳奇創(chuàng)作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教化內容,不僅局限于儒家忠孝節(jié)義的倫理道德觀念,還囊括了道家、釋家的思想內容,神道設教亦成為教化的方式之一。明傳奇作品的教化目的,使其在語...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4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研究緣起
二 概念界定
(一) 傳奇
(二) 教化
三 相關研究成果回顧與述評
(一) 關于戲曲教化思想的研究
(二) 關于明傳奇教化思想的研究
(三) 關于《六十種曲》的研究
四 研究范圍內容與研究思路方法
(一) 研究范圍及內容
(二)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明傳奇概觀
第一節(jié) 明傳奇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一、明代的政治特色及其影響
二、明代的商業(yè)特色及其影響
三、明社會的宗教特色及其影響
第二節(jié) 明傳奇的風行
一、文人劇作家的涌現(xiàn)
二、商人的競尚清雅
三、明傳奇的刊刻與流通
第三節(jié) 毛晉《六十種曲》的選本原則及其思想特色
一、《六十種曲》的選本原則
二、《六十種曲》的思想特色
第二章 明代教化思想的歷史建構與文學觀念
第一節(jié) 儒道教化思想下的文學觀念
一、儒家教化思想觀照下的文學觀念
二、道家教化思想觀照下的文學觀念
三、儒道教化思想糅合下的文學觀念
第二節(jié) 明代的教化思想
一、明初的主流思想
二、明中晚期洶涌的思潮
三、明代思潮下的多元士風
第三節(jié) 明傳奇作家文學觀念的流變與固守
一、明初"風化體"的風行
二、明中晚期傳奇"情"的高揚與"禮"的回歸
第三章 明傳奇的教化思想:忠孝節(jié)義
第一節(jié) 忠孝觀與道德教化
一、"忠"與"孝"的內涵
二、《六十種曲》中的"忠"
三、《六十種曲》中的"孝"
第二節(jié) "節(jié)"與道德教化
一、明以前貞節(jié)觀念的嬗變
二、貞節(jié)觀念下明代婦女的教育
三、《六十種曲》中的節(jié)婦
第三節(jié) "義"與道德教化
一、"義"的精神內涵
二、《六十種曲》中的義民
第四節(jié) 個案分析:《六十神曲》妓女形象特質探究
一、《六十種曲》中妓女形象分析
二、《六十種曲》中妓女形象特質成因分析
第四章 明傳奇的教化思想:神道設教
第一節(jié) 中國人的宿命觀念
一、宿命觀念的形成
二、宿命觀念的強化
三、因果報應論的融合
第二節(jié) 《六十種曲》中的因果報應
一、善有善報
二、惡有惡報
第三節(jié) 《六十種曲》中的特殊預兆
一、鬼神顯靈
二、天降神旨
三、占卜吉兇
四、夢兆及其它異事
第五章 明傳奇教化功能分析
第一節(jié) 移孝作忠的價值導向
一、移孝作忠
二、君王絕對權威的樹立
第二節(jié) 明傳奇教化功能的時代意涵
一、官場的眾生相
二、社會的風情畫
三、圓滿和諧的心理需求
第三節(jié) 個案分析:徘徊在風情與教化之間的《玉簪記》
一、《玉簪記》對原故事的改編
二、《玉簪記》情理沖突弱化原因分析
第六章 明傳奇對教化功能的反撥
第一節(jié) "君明臣暗"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
一、"君權"的本質
二、戲曲的諷諫傳統(tǒng)
三、《六十種曲》"君明臣暗"情節(jié)析論
第二節(jié) 窮奢極侈的奢靡社會風氣
一、帝王及縉紳階層
二、百姓階層
第三節(jié) 鋪敘張揚的男歡女愛情節(jié)
一、男歡與女愛
二、宗教群體的混亂
第四節(jié) 個案分析:佳人、俠女與離魂——明傳奇私奔女子的出走與回歸
一、"私奔"溯源
二、私奔情節(jié)的人物類型
三、私奔情節(jié)的道德判斷
四、私奔情節(jié)的審美功能
余論
第一節(jié) 教化與審美的合流
一、寓教于情的審美追求
二、"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
第二節(jié) 明傳奇教化功能的價值
一、文學價值
二、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玉簪記》本事與藍本辨疑[J]. 伏滌修. 戲曲藝術. 2012(02)
[2]傳統(tǒng)戲曲之團圓開場現(xiàn)象論——以《六十種曲》為例[J]. 王鳳杰. 貴州社會科學. 2012(03)
[3]中國戲劇的價值重建[J]. 傅謹. 中國戲劇. 2012(01)
[4]《琵琶記》與明代教化劇[J]. 許由文. 藝海. 2012(01)
[5]明代后期地方性正俗禁戲史料編年輯注[J]. 丁淑梅. 中華戲曲. 2011(02)
[6]對王實甫《西廂記》藝術體制的重新認識——兼論《六十種曲》的編選體例[J]. 馬衍. 南京社會科學. 2011(07)
[7]古典教化意識對明代戲曲美學精神的影響[J]. 王斌. 理論學刊. 2010(10)
[8]世俗世界和精神家園中的文士范本——“三言二拍”和《六十種曲》文士形象比較[J]. 馬衍. 明清小說研究. 2010(01)
[9]論明初教化劇中的倫理道德觀[J]. 陳國華. 四川戲劇. 2009(02)
[10]再論《六十種曲》的幾個問題[J]. 劉敘武. 四川戲劇. 2007(01)
博士論文
[1]佛教善惡思想研究[D]. 傅映蘭.湖南師范大學 2013
[2]《六十種曲》用韻研究[D]. 黃亮.蘇州大學 2012
[3]晚明戲曲主情思想研究[D]. 儲著炎.中央民族大學 2011
[4]中國傳統(tǒng)創(chuàng)造思想論綱[D]. 王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7
[5]晚明傳奇中女性形象研究[D]. 蔣小平.蘇州大學 2006
[6]中國古代禁毀戲劇史論[D]. 丁淑梅.華東師范大學 2006
[7]《六十種曲》和明代文獻的量詞[D]. 葉桂郴.湖南師范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明前期教化劇研究[D]. 閆紅艷.山西師范大學 2014
[2]《六十種曲》中的俠義形象研究[D]. 杜文明.山西師范大學 2014
[3]《六十種曲》中的母親形象[D]. 鄭志新.山西師范大學 2012
[4]《元曲選》與《六十種曲》婚戀劇女主人公群像比較研究[D]. 馮靜.廣西師范學院 2011
[5]明傳奇中的丑角研究[D]. 劉建玲.山西師范大學 2010
[6]《六十種曲》中的婢女形象研究[D]. 王姝.山西師范大學 2010
[7]《六十種曲》愛情劇研究[D]. 李佑球.湖南師范大學 2007
[8]明代女性貞節(jié)觀研究[D]. 楊艷娟.華東師范大學 2005
[9]明初教化劇研究[D]. 熊金.揚州大學 2004
[10]上海地區(qū)明代私家園林[D]. 劉新靜.上海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565524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4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研究緣起
二 概念界定
(一) 傳奇
(二) 教化
三 相關研究成果回顧與述評
(一) 關于戲曲教化思想的研究
(二) 關于明傳奇教化思想的研究
(三) 關于《六十種曲》的研究
四 研究范圍內容與研究思路方法
(一) 研究范圍及內容
(二)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明傳奇概觀
第一節(jié) 明傳奇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一、明代的政治特色及其影響
二、明代的商業(yè)特色及其影響
三、明社會的宗教特色及其影響
第二節(jié) 明傳奇的風行
一、文人劇作家的涌現(xiàn)
二、商人的競尚清雅
三、明傳奇的刊刻與流通
第三節(jié) 毛晉《六十種曲》的選本原則及其思想特色
一、《六十種曲》的選本原則
二、《六十種曲》的思想特色
第二章 明代教化思想的歷史建構與文學觀念
第一節(jié) 儒道教化思想下的文學觀念
一、儒家教化思想觀照下的文學觀念
二、道家教化思想觀照下的文學觀念
三、儒道教化思想糅合下的文學觀念
第二節(jié) 明代的教化思想
一、明初的主流思想
二、明中晚期洶涌的思潮
三、明代思潮下的多元士風
第三節(jié) 明傳奇作家文學觀念的流變與固守
一、明初"風化體"的風行
二、明中晚期傳奇"情"的高揚與"禮"的回歸
第三章 明傳奇的教化思想:忠孝節(jié)義
第一節(jié) 忠孝觀與道德教化
一、"忠"與"孝"的內涵
二、《六十種曲》中的"忠"
三、《六十種曲》中的"孝"
第二節(jié) "節(jié)"與道德教化
一、明以前貞節(jié)觀念的嬗變
二、貞節(jié)觀念下明代婦女的教育
三、《六十種曲》中的節(jié)婦
第三節(jié) "義"與道德教化
一、"義"的精神內涵
二、《六十種曲》中的義民
第四節(jié) 個案分析:《六十神曲》妓女形象特質探究
一、《六十種曲》中妓女形象分析
二、《六十種曲》中妓女形象特質成因分析
第四章 明傳奇的教化思想:神道設教
第一節(jié) 中國人的宿命觀念
一、宿命觀念的形成
二、宿命觀念的強化
三、因果報應論的融合
第二節(jié) 《六十種曲》中的因果報應
一、善有善報
二、惡有惡報
第三節(jié) 《六十種曲》中的特殊預兆
一、鬼神顯靈
二、天降神旨
三、占卜吉兇
四、夢兆及其它異事
第五章 明傳奇教化功能分析
第一節(jié) 移孝作忠的價值導向
一、移孝作忠
二、君王絕對權威的樹立
第二節(jié) 明傳奇教化功能的時代意涵
一、官場的眾生相
二、社會的風情畫
三、圓滿和諧的心理需求
第三節(jié) 個案分析:徘徊在風情與教化之間的《玉簪記》
一、《玉簪記》對原故事的改編
二、《玉簪記》情理沖突弱化原因分析
第六章 明傳奇對教化功能的反撥
第一節(jié) "君明臣暗"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
一、"君權"的本質
二、戲曲的諷諫傳統(tǒng)
三、《六十種曲》"君明臣暗"情節(jié)析論
第二節(jié) 窮奢極侈的奢靡社會風氣
一、帝王及縉紳階層
二、百姓階層
第三節(jié) 鋪敘張揚的男歡女愛情節(jié)
一、男歡與女愛
二、宗教群體的混亂
第四節(jié) 個案分析:佳人、俠女與離魂——明傳奇私奔女子的出走與回歸
一、"私奔"溯源
二、私奔情節(jié)的人物類型
三、私奔情節(jié)的道德判斷
四、私奔情節(jié)的審美功能
余論
第一節(jié) 教化與審美的合流
一、寓教于情的審美追求
二、"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
第二節(jié) 明傳奇教化功能的價值
一、文學價值
二、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玉簪記》本事與藍本辨疑[J]. 伏滌修. 戲曲藝術. 2012(02)
[2]傳統(tǒng)戲曲之團圓開場現(xiàn)象論——以《六十種曲》為例[J]. 王鳳杰. 貴州社會科學. 2012(03)
[3]中國戲劇的價值重建[J]. 傅謹. 中國戲劇. 2012(01)
[4]《琵琶記》與明代教化劇[J]. 許由文. 藝海. 2012(01)
[5]明代后期地方性正俗禁戲史料編年輯注[J]. 丁淑梅. 中華戲曲. 2011(02)
[6]對王實甫《西廂記》藝術體制的重新認識——兼論《六十種曲》的編選體例[J]. 馬衍. 南京社會科學. 2011(07)
[7]古典教化意識對明代戲曲美學精神的影響[J]. 王斌. 理論學刊. 2010(10)
[8]世俗世界和精神家園中的文士范本——“三言二拍”和《六十種曲》文士形象比較[J]. 馬衍. 明清小說研究. 2010(01)
[9]論明初教化劇中的倫理道德觀[J]. 陳國華. 四川戲劇. 2009(02)
[10]再論《六十種曲》的幾個問題[J]. 劉敘武. 四川戲劇. 2007(01)
博士論文
[1]佛教善惡思想研究[D]. 傅映蘭.湖南師范大學 2013
[2]《六十種曲》用韻研究[D]. 黃亮.蘇州大學 2012
[3]晚明戲曲主情思想研究[D]. 儲著炎.中央民族大學 2011
[4]中國傳統(tǒng)創(chuàng)造思想論綱[D]. 王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7
[5]晚明傳奇中女性形象研究[D]. 蔣小平.蘇州大學 2006
[6]中國古代禁毀戲劇史論[D]. 丁淑梅.華東師范大學 2006
[7]《六十種曲》和明代文獻的量詞[D]. 葉桂郴.湖南師范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明前期教化劇研究[D]. 閆紅艷.山西師范大學 2014
[2]《六十種曲》中的俠義形象研究[D]. 杜文明.山西師范大學 2014
[3]《六十種曲》中的母親形象[D]. 鄭志新.山西師范大學 2012
[4]《元曲選》與《六十種曲》婚戀劇女主人公群像比較研究[D]. 馮靜.廣西師范學院 2011
[5]明傳奇中的丑角研究[D]. 劉建玲.山西師范大學 2010
[6]《六十種曲》中的婢女形象研究[D]. 王姝.山西師范大學 2010
[7]《六十種曲》愛情劇研究[D]. 李佑球.湖南師范大學 2007
[8]明代女性貞節(jié)觀研究[D]. 楊艷娟.華東師范大學 2005
[9]明初教化劇研究[D]. 熊金.揚州大學 2004
[10]上海地區(qū)明代私家園林[D]. 劉新靜.上海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5655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56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