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成本電影的敘事嬗變和發(fā)展對策
本文關鍵詞:中小成本電影的敘事嬗變和發(fā)展對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浙江大學》 2014年
中小成本電影的敘事嬗變和發(fā)展對策
許涵之
【摘要】:中國電影市場近年來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有發(fā)展活力的電影市場之一,無論在市場總量、銀幕數(shù)量還是觀影人數(shù)上都是已經實現(xiàn)了連續(xù)十年的高速遞增,2012年,中國電影市場超越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電影經歷了將近十年的低谷和改革陣痛之后,終于走向了全面的復蘇。關注中國電影崛起的種種現(xiàn)象,以2008年為分界,可以劃分為“大片時代”和“多元時代”。在2008年之前的大片時代,中國古裝、武俠題材商業(yè)大片和好萊塢進口大片一起,占據(jù)了大部分的中國電影市場份額,而在2008年之后,傳統(tǒng)的中國類型大片逐漸走向票房低潮,每一年都有若干中小成本電影突圍而出,成為市場亮點,2012至2013年,中小成本電影甚至超越了中國大片,形成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主力,這一形勢的驟變吸引了大量媒體和業(yè)界的目光,有人甚至喊出“中小成本的春天已經來了! 理性來看,中國電影市場是否真的已經轉型成功,從大片時代走向了多樣化繁榮的時代,仍然需要票房市場在接下去的幾年內進一步驗證。與此相對照,中國中小成本電影在這幾年的創(chuàng)作轉型和類型化趨勢也十分值得注意?v觀目前活躍在電影市場中的中小成本電影,藝術電影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得到了全球范圍內的廣泛肯定,但仍然沒有在票房上取得重要突破,主旋律電影的創(chuàng)作進一步多樣化和類型化,主旋律意涵日漸拓展,只是觀眾接受度急需提升,若干類型商業(yè)片目前占據(jù)了市場主流,展現(xiàn)出中國本土類型強大的市場潛力,但與好萊塢自成一派、發(fā)展沉穩(wěn)的獨立電影相比,中國的中小成本電影類型電影在類型套用和市場定位上依然有一些局限性,離真正的類型成熟和類型繁榮尚有一段距離。 本文通過對新時期以來中小成本電影的各種類型分析,探究中小成本電影在新的時代環(huán)境下的創(chuàng)作轉型,并從中總結若干類型趨勢,以期為中國中小成本電影的未來發(fā)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905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柳城;關于主旋律、多樣化及其他[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2 陳旭光;“第六代”電影的青年文化性[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 梁月芳;;淺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物傳記式主旋律影片的劇作特征[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包同之 ,張建勇;電影體制改革:回顧、思考與展望[J];當代電影;1990年04期
5 ;突出主旋律 堅持多樣化——電影創(chuàng)作的廣闊道路[J];當代電影;1991年01期
6 尹鴻;1999中國電影備忘[J];當代電影;2000年01期
7 郝建;錯位困境與艱難抉擇——面對數(shù)字影像的思考[J];當代電影;2001年02期
8 張凌云;類型化:在政治和商業(yè)之間——中國主旋律電影敘事研究[J];當代電影;2005年03期
9 賈磊磊;;時代影像的歷史地平線——關于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歷史演進的主體報告[J];當代電影;2006年05期
10 王乃華;;當下中國藝術電影的速度與深度[J];當代電影;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尚奎;;近十年國內文化變遷研究述評[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陳鸝;游戲·生存——馮小剛賀歲片的喜劇特色及文化特征[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3 郝冰;理論回歸——對電影成像技術的再認識[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4 沈義貞;;論“現(xiàn)實主義大片” 兼談當前國產大片的誤區(qū)[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5 楊柳;;消解與惡搞的狂歡——國產小成本喜劇電影與青年亞文化[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6 艾青;;賀歲片:在接受與批評之間——以大陸學界對賀歲片批評的話語變遷為一種觀察[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7 金丹元;;“華語電影”中的“民族想象”與差異性審美[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8 王春英;;淺析反文化對主導文化的建構與消解[J];北方論叢;2006年04期
9 曾耀農;;從《建國大業(yè)》看主旋律電影的突圍戰(zhàn)略[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路鵬;;管窺青年流行亞文化之網(wǎng)絡文字惡搞——以“凡客體”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薇;周曉唯;;犯罪行為制度誘因的演化博弈分析——基于我國貧困犯罪與制度性不平等的探悉[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2 周曉唯;馮薇;;犯罪行為制度誘因的演化博弈分析——基于我國貧困犯罪與制度性不平等的探悉[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陳旭光;;沖突、對話與融合——“全球化”時代中西藝術文化交流問題的思考[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藝術的超越與文明的發(fā)展”藝術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司若;;誰在說話?——淺析資本在馮小剛賀歲片中能動作用[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5 余建清;;網(wǎng)絡惡搞:狂歡與抵抗——基于《一個饅頭引發(fā)的血案》的分析[A];中國傳媒大學第一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7年
6 張國功;;“東方奇觀”策略的變遷——從張藝謀們到張楊們[A];江西省文藝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王琳;;缺席的“在場”——試析紀錄片《東》中的現(xiàn)實觀[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08年
8 程波;;中國當代先鋒電影的“泛底層”悖論[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青年學者文集)[C];2008年
9 彭濤;;主旋律電影研究20年[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10 馮嶺;;尋找屬于中國自己的“元話語”——關于國內類型電影理論研究的思考[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宏忠;基于文化多樣性視野的大學生價值觀導向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董凱;武舞傳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學;2011年
3 劉敬;變革與模仿:試論中國當代女性電影的審美創(chuàng)新及其社會意義(1978-2010)[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霽月;新中國革命題材電影中的寡母寓言(1949-1978)[D];上海大學;2011年
5 虞昕;論網(wǎng)絡時代中國電影批評場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學;2011年
6 鄭健健;新華影業(yè)公司研究(1934-1942)[D];復旦大學;2011年
7 羅鋒;“歷史的細語”:新紀錄運動中的底層影像研究(1991-2010)[D];復旦大學;2011年
8 吳湊春;論新中國傳記片的創(chuàng)作(1949-2010)[D];復旦大學;2011年
9 梁慶婷;大眾傳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10 王文捷;另類奇幻的解構性娛樂意態(tài)的新興[D];武漢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瀟霞;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商業(yè)性探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何承超;論視覺文化語境下的景觀電影[D];湘潭大學;2010年
3 何淼;他(她)與他(她)的舞臺[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鄧群;張藝謀電影中意境的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5 喬麗華;論新媒體環(huán)境下青少年亞文化及其價值意義[D];河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周草;藏族游牧文化與影視元素關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7 曲曉偉;當代中國多元文化的特征及引領[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8 馬權威;數(shù)字長鏡頭的美學嬗變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9 王炎;數(shù)字電影時代的返璞歸真[D];南昌大學;2010年
10 蔡海波;青春影像的疊印[D];南昌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柳城;關于主旋律、多樣化及其他[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2 施潤玖;《美麗新世界》啟示錄[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3 斯帝芬妮·扎切萊克,鄧曉娥;青春喜劇片[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4 黃英俠;;主旋律影片的突破[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王一川;;主流大片奇觀與喜劇片新潮——2009年度中國內地電影一瞥[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6 聶偉;;低成本的“笑”與喜劇電影的“嬉具”現(xiàn)實[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7 劉文欣;中國藝術電影與中國觀眾[J];北方論叢;1999年05期
8 周正兵;李娟;;韓國電影業(yè)的風險投資[J];銀行家;2006年03期
9 張子恩;雅俗共賞與電影《神鞭》的形式——與鐘惦棐老師的對話[J];當代電影;1986年06期
10 ;突出主旋律 堅持多樣化——電影創(chuàng)作的廣闊道路[J];當代電影;1991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記者林莉麗;[N];中國電影報;2011年
2 饒曙光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N];中國電影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何玉新;[N];天津日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耿春曉;多元文化語境下的中國內地恐怖電影[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2 劉薇娜;異境顫栗[D];南昌大學;2008年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wǎng)數(shù)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大眾知識服務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wǎng)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鍵詞:中小成本電影的敘事嬗變和發(fā)展對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64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19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