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細胞白藜蘆醇敏感性與STAT3信號通路關系的初探
本文關鍵詞:胃癌細胞白藜蘆醇敏感性與STAT3信號通路關系的初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研究背景胃癌是世界上第四大常見的癌癥,其致死率在腫瘤中高居第二。目前臨床上5-FU、順鉑、紫杉醇、奧沙利鉑和草酸鉑為常用的化療藥物,但是這些藥物或多或少都會給病人帶來毒副作用。因此尋找無毒副作用又具有療效的藥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白藜蘆醇廣泛存在于虎杖、葡萄等70多種天然植物中。白藜蘆醇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腫瘤和神經保護等,而且對人和動物無毒副作用。所以白藜蘆醇對胃癌的預防和治療具有很好地前景。大量研究表明,白藜蘆醇可能是通過細胞內信號通路(如Wnt、Notch或JAK/STAT信號通路等)的抑制或激活來控制細胞的增殖或凋亡。也有文獻報道,STAT3不僅在膀胱癌、乳腺癌、胰腺癌和宮頸癌,還在胃癌中異;罨捅磉_升高。但是有關白藜蘆醇對胃癌的影響及其與STAT3信號通路的關系研究尚少。目的(1)研究胃癌細胞系MGC-803、BGC-823和AGS對白藜蘆醇的敏感性及其作用特點。(2)研究分析100μM白藜蘆醇處理胃癌細胞系MGC-803、BGC-823和AGS 48h前后,STAT3、p-STAT3以及該信號通路中STAT3負向調控因子SOCS3、p-SHP2和PIAS3的表達情況,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機制。(3)分析JAK特異性抑制劑AG490作用于MGC-803、BGC-823和AGS細胞48h前后,胃癌細胞的生長和凋亡情況,從而探討在胃癌細胞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STAT信號通路所起的作用和白藜蘆醇的抗腫瘤活性與該信號通路可能存在的內在聯系。方法(1)胃癌細胞MGC-803、BGC-823在含有10%國產優(yōu)級胎牛血清的L-DMEM中進行培養(yǎng),用100μΜ白藜蘆醇處理48h后收取細胞和爬片進行保存;ags細胞采用含有10%進口fbs的s,/f12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用100μΜ白藜蘆醇處理48h后收取細胞和爬片進行保存。(2)對細胞爬片進行he染色,觀察100μΜ白藜蘆醇和80μΜag490處理后細胞的數量和形態(tài)上的變化。(3)運用mtt法檢測白藜蘆醇對胃癌細胞生長抑制情況。(4)運用fcm(流式細胞術)方法檢測白藜蘆醇和ag490處理細胞后細胞周期和凋亡情況。(5)應用icc(免疫細胞化學)、rt-pcr和westernblotting等方法檢測在用白藜蘆醇處理48h后jak/stat信號通路中stat3、p-stat3以及stat3的負向調控因子socs3、p-shp2和pias3的表達水平的改變。(6)運用icc的方法檢測ag490處理48h后三個細胞系中p-stat3表達情況。結果(1)he染色結果發(fā)現胃癌細胞系mgc-803、bgc-823和ags在100μΜ白藜蘆醇處理48h后細胞形態(tài)都發(fā)生明顯變化;抑制mgc-803的生長,有少量細胞凋亡,抑制bgc-823和ags的生長,同時誘導細胞凋亡;同時ags細胞胞質縮小,有個別細胞融合成大細胞現象。在80μΜag490處理48h前后,胃癌細胞系mgc-803、bgc-823和ags的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數量減少。(2)mtt結果顯示白藜蘆醇濃度梯度處理胃癌細胞系mgc-803、bgc-823和ags48h后,細胞的增殖與活性與白藜蘆醇濃度呈負相關,其中bgc-823和ags更為敏感。(3)fcm檢測結果發(fā)現在100μΜ白藜蘆醇處理胃癌細胞系mgc-803、bgc-823和ags48h前后,細胞周期被阻滯在g1期,且三個細胞系均有不同程度的細胞凋亡,而且bgc-823和ags凋亡率高于mgc-803;在80μΜag490處理胃癌細胞系mgc-803和bgc-82348h前后,細胞周期被阻滯在g1期,且有不同程度的生長抑制;在80μΜag490處理胃癌細胞系ags48h前后,細胞周期被阻滯在s期,且有一定的生長抑制。總的來說,胃癌細胞系mgc-803、bgc-823和ags對白藜蘆醇和ag490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其中mgc-803對白藜蘆醇欠敏感,bgc-823和ags對白藜蘆醇較敏感;mgc-803、bgc-823和ags對ag490均較敏感。(4)icc結果顯示在100μΜ白藜蘆醇處理48h后,在胃癌細胞系mgc-803中STAT3表達略微下調,而p-STAT3表達沒有明顯變化,SOCS3表達上調、PIAS3表達下調,p-SHP2無明顯變化;在BGC-823中,STAT3和p-STAT3均表達下調,負向調控因子p-SHP2和PIAS3均表達上調,而SOCS3無明顯變化。AGS細胞系中,除了SOCS3表達下調以外其他均沒有明顯變化。(5)Western blotting結果顯示在100μΜ白藜蘆醇處理48h后,在胃癌細胞系MGC-803中STAT3表達略微下調、p-STAT3和p-SHP2無明顯變化。在AGS中STAT3和p-STAT3均沒有明顯變化,而p-SHP2表達略微下調;在BGC-823中STAT3和p-STAT3均表達下調,負調控因子p-SHP2無明顯變化。(6)RT-PCR結果顯示100μΜ白藜蘆醇處理胃癌細胞系MGC-803、BGC-823和AGS 48h后,MGC-803和BGC-823中STAT3表達下調,AGS中STAT3略微下調;在MGC-803中負調控因子SHP2無明顯變化、SOCS3有所上升,而PIAS3表達下調;在BGC-823中負調控因子SHP2和PIAS3表達明顯上升,SOCS3無明顯變化;在AGS中負向調控因子SHP2和PIAS3均無明顯變化,而SOCS3表達下調。結論(1)白藜蘆醇能夠抑制胃癌細胞系MGC-803、BGC-823和AGS細胞的生長、并促進BGC-823和AGS細胞凋亡,細胞被阻滯在G1期。(2)BGC-823和MGC-803細胞系對RES敏感性差異可能與STAT3信號通路的抑制程度有關。(3)白藜蘆醇、AG490處理BGC-823細胞后細胞凋亡程度不同,提示白藜蘆醇可能存在多靶點。(4)AG490通過抑制STAT3的活化下調p-STAT3的水平進而抑制胃癌細胞系MGC-803、BGC-823和AGS的生長。(5)不同的胃癌細胞系對白藜蘆醇的敏感性與STAT3通路的活化狀態(tài)不完全一致,提示白藜蘆醇對胃癌細胞增殖和凋亡可能存在多細胞信號通路的協同作用,以及對胃癌進行個體化治療具有必要性。
【關鍵詞】:胃癌 白藜蘆醇 STAT信號通路 AG490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285
【目錄】: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3
- 前言13-15
- 一 材料與方法15-18
- 二 實驗方法18-26
- 結果26-41
- 討論41-45
- 結論45-46
- 參考文獻46-50
- 綜述50-62
- 參考文獻57-62
- 致謝62-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牛桂軍;黃杰安;;STAT3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研究進展[J];國際消化病雜志;2010年01期
2 艾源;;在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中體細胞STAT3的突變[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4年01期
3 吳巾紅;鐘家蓉;謝盛慧;;STAT3在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發(fā)病中的作用研究[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7期
4 劉俊;馮學泉;王金環(huán);;STAT3信號通路及其腫瘤分子靶向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1年07期
5 陳玉娟;汪靜;王曉東;呂青;王宇;朱精強;李宏江;劉雪娟;羊曉勤;楊金巧;;STAT3在乳腺浸潤性導管癌中表達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相關性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2013年10期
6 李夏;王雨生;朱潔;趙煒;劉敏;楊秀梅;;缺氧誘導體外培養(yǎng)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中STAT3的活化[J];國際眼科雜志;2007年06期
7 白莉 ,錢桂生 ,余祖濱 ,錢頻;缺氧對大鼠肺動脈平滑肌細胞STAT3表達及細胞增殖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4年09期
8 崔向榮;朱靜;田杰;鄧兵;李婭莎;白璐;;STAT3過度表達和激活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瘤樣轉化的作用[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3年03期
9 史培榮;陳顯久;何東寧;李麗華;南欣榮;;口腔鱗狀細胞癌組織中STAT3的表達及意義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年04期
10 何文瓊;錢曉萍;劉寶瑞;;STAT3與腫瘤個體化治療[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9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吳巾紅;鐘家蓉;;STAT3在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發(fā)病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10年
2 張幼怡;;大、小鼠心臟β-腎上腺素受體激活STAT3的不同機制[A];第六屆海峽兩岸心血管科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吳國英;湯根兄;;Stat3及Bcl-2在口腔黏膜癌前病變癌變中表達的相關性[A];第七屆全國口腔黏膜病暨第五屆口腔中西醫(yī)結合大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張鈺;杜小莉;阮俠;林德晨;馮彥斌;彭海勇;崔靜璐;陳微;王永泉;徐昕;蔡巖;韓亞玲;張宏冰;詹啟敏;王明榮;;Stat3與PLK1交互作用參與食管癌細胞惡性增殖及凋亡的調節(jié)[A];遺傳學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2010中國青年遺傳學家論壇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5 馮銘恩;馮亮;李冬水;習海波;羅龍華;孫庭;;STAT3及CD14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研究[A];第七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男科學術會議及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男科提高班論文匯編及講義[C];2011年
6 于曉棠;朱世能;許祖德;胡錫琪;朱藤芳;陳潔晴;陸世倫;;STAT3在大鼠實驗性肝癌中的表達及活化[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7 宋玉環(huán);汪素文;汪運山;;AFP、VEGF及STAT3在胃癌中的表達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8 馬榮;陳宏;;STAT3與相關皮膚病的研究進展[A];2014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4年
9 黃陳;裘正軍;陳銅;孫晶;柴小軍;曹俊;黃克儉;張放;江駛;朱麟;劉俊;;STAT3信號通路與胰腺癌中MMP-2表達的相關性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胰腺外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蘇雨行;阻斷STAT3信號通路對人腦膠質母細胞瘤細胞增殖抑制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黃陳;阻斷STAT3信號通路對胰腺癌侵襲轉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3 王曉強;STAT3信號通路在鼻息肉發(fā)病機制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高麗芳;RNAi沉默STAT3對前列腺癌及黑色素瘤的生長抑制作用[D];吉林大學;2004年
5 孫志鋼;STAT3及其靶基因對食管鱗癌生物學行為調控機制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6 官靜;IL-21與STAT3在哮喘小鼠肺組織的表達及作用[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張道宮;STAT3、Survivin在喉癌中的表達及AG490抑制喉癌細胞STAT3信號傳導通路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婧;中藥白花蛇舌草提取物抑制癌細胞STAT3活化并誘導細胞凋亡[D];蘭州大學;2015年
2 劉雅琦;神經膠質瘤細胞與人腦微血管內皮細胞之間關于STAT3的信號交互作用機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黃誠;STAT3和CD14在胃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李海瑩;STAT3和cyclinD1的表達與食管鱗癌患者臨床特征及生存期的相關性分析[D];暨南大學;2015年
5 朱正國;胃癌細胞白藜蘆醇敏感性與STAT3信號通路關系的初探[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段海霞;雙脫甲氧基姜黃素介導STAT3信號通路對卵巢癌細胞侵襲和轉移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7 祝寶讓;反義STAT3設計及其對肺腺癌A549細胞輻射敏感性影響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8 王s
本文編號:3288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2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