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藥干預下改善Ⅱ、Ⅲ期結直腸癌術后預后的定量與定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1 12:04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結直腸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而術后的復發(fā)轉移是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臨床研究顯示,中醫(yī)藥在結直腸癌術后可以發(fā)揮重要的抗復發(fā)轉移作用,前期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國際合作項目課題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案提高結直腸癌術后根治率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結果顯示,1年以上的辨證論證湯劑治療可降低Ⅱ、Ⅲ期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的轉移復發(fā)率,但對于不同時限內累計服藥時間對預后的影響未進一步明確。前期國家“十二五”課題扶正法(健脾補腎法)減少Ⅱ、Ⅲ期結直腸癌術后轉移復發(fā)的隊列研究,結果顯示中醫(yī)經方的使用與更長的無病生存期和更低的復發(fā)轉移率相關,但由于僅達到一年隨訪完成時間,尚未得出生存期的遠期觀察結論。通過對早中期結直腸癌術后中醫(yī)藥抗復發(fā)轉移的研究進展,及定性研究在結直腸癌防治領域中的應用進行綜述,發(fā)現(xiàn)目前關于發(fā)揮抗復發(fā)轉移作用的中藥治療時間,及影響預后的人文因素(如生活方式及心理干預等)的相關研究較少;谏鲜鼋Y果,本研究展開關于中醫(yī)藥干預下改善Ⅱ、Ⅲ期結直腸癌術后預后的定量與定性研究,更深入地探討中醫(yī)藥抗復發(fā)轉移的作用及其他影響預后的因素,以期為臨床運用中醫(yī)藥改善Ⅱ、Ⅲ期結直腸癌...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0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入組及隨訪情況圖??2.2?—般資料;??兩隊列在性別、年齡、疾病部位、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結清掃情況、術后??放化療情況上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〇.〇5),具體情況見表1?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二〇一七級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Survival?Function??.100T^r^_??2?,,V-T^ ̄'?1-1 ̄■"■■—??■L???■?_?一?中西民隊列??-80-?…??>?’?一.西醫(yī)隊列??匕60-??pm??xn??<〇>?I??.t?40-??i?20-??mm??6??o-l?1?1?1?1??0?20?40?60?80??DFS?(m)??圖3兩隊列無病生存曲線??經Log-rank檢驗,卡方值為4.365,尸值為0.037,兩組的Kaplan-Meier生??存曲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〇.〇5)。由圖中可以看出,約9個月以后兩隊列??生存曲線開始出現(xiàn)差異,中西醫(yī)隊列的生存率下降趨勢較西醫(yī)隊列緩慢,說明中??醫(yī)治療可適當延長II、III期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的無病生存時間。??2.5預后因素分析??2.5.1影響預后的單因素分析??為探討影響II、m期結直腸癌術后預后的因素,對186例病例使用Log-rank??檢驗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疾病分期、是否有陽性淋巴結、累計服藥時間??(以6個月為界、以12個月為界)對預后有影響(PC0.05);而性別、年齡、部??位歸屬、分化程度、淋巴結清掃是否少于12個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0??
?中醫(yī)藥干預下改善丨丨、丨丨I期結直腸癌術后預后的定量與定性研究???表7-1?COX回歸多因素分析??Exp(B)的?95.0%CI??因素?B?SE?Wald自由度尸值?Exp(B)?下限?上限??是否有陽性淋巴結?0.648?0.543?1.425?1?0.233?1.911?0.660?5.535??分期?0.403?0.614?0.431?1?0.512?1.496?0.449?4.982??累計服藥時間?-0.638?0.353?3.266?1?0.071?0.528?0.265?1.055??(6個月為界)??表7-2?COX回歸多因素分析??Exp(B)的?95.0%CI??因素?B?SE?Wald?自由度P值?Exp(B)?下限?上限??是否有陽性淋巴結?0.685?0.543?1.593?1?0.207?1.984?0.685?5.751??分期?0J65?0.614?0.354?1?0.552?1.441?0.433?4.801??累計服藥時間?-0.875?0.406?4.655?1?0.031?0.417?0.188?0.923??(以12個月為界)??Survival?Function??|?1〇〇???±?i?服藥時間?>?12m??[?一一服藥時間彡12m??3??(n??^?50?■???2?I??E??U??〇 ̄l?1?1?1?1??0?20?40?60?80??DFS(m)??圖4不同累計服藥時間(以12個月為界)的無病生存曲線??5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腸癌中醫(yī)證型的研究進展[J]. 馮小雪,燕忠生.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9(34)
[2]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及防控現(xiàn)狀[J]. 曹毛毛,陳萬青. 中國腫瘤臨床. 2019(03)
[3]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J]. 鄭榮壽,孫可欣,張思維,曾紅梅,鄒小農,陳茹,顧秀瑛,魏文強,赫捷. 中華腫瘤雜志. 2019 (01)
[4]加味香砂六君子湯防治大腸癌術后化學治療患者復發(fā)轉移臨床觀察[J]. 仝欣,李敏,徐川,于小偉,方美花,陶智會.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8(03)
[5]結直腸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疾病獲益促進因素的質性研究[J]. 劉諄諄,張?zhí)m鳳,石松松,邊靜.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7 (22)
[6]中醫(yī)藥聯(lián)合化療預防ⅡⅢ期結直腸癌術后復發(fā)轉移的Meta分析[J]. 郭凱波,嚴卿瑩,阮善明,王穎穎,沈敏鶴.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7(04)
[7]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行為改變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J]. 周羅晶,歐愛華,陶立堅.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20)
[8]直腸癌永久性結腸造口病人內心體驗質性研究[J]. 楊秀秀. 全科護理. 2016(24)
[9]結直腸癌術后中醫(yī)證型與預后相關性的巢式病例對照研究[J]. 鄒超,林存潔,趙誠和,王霞,孫凌云,易丹輝,楊宇飛.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 2016(06)
[10]1990年與2013年中國人群結直腸癌疾病負擔分析[J]. 馮雅靖,王寧,方利文,叢舒,殷鵬,李鎰沖,周脈耕.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6 (06)
博士論文
[1]基于信息協(xié)作平臺的社區(qū)結直腸癌中醫(yī)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D]. 楊懷中.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12
碩士論文
[1]血瘀證辯證與大腸癌轉移相關性的臨床研究[D]. 孫筧.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2014
[2]大腸癌術后化療后轉移的中醫(yī)證候規(guī)律研究[D]. 曾秀娣.暨南大學 2015
[3]中醫(yī)藥減少Ⅱ、Ⅲ期結直腸癌術后復發(fā)轉移臨床系列研究的結局探討[D]. 阮菲菲.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131220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0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入組及隨訪情況圖??2.2?—般資料;??兩隊列在性別、年齡、疾病部位、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結清掃情況、術后??放化療情況上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〇.〇5),具體情況見表1?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二〇一七級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Survival?Function??.100T^r^_??2?,,V-T^ ̄'?1-1 ̄■"■■—??■L???■?_?一?中西民隊列??-80-?…??>?’?一.西醫(yī)隊列??匕60-??pm??xn??<〇>?I??.t?40-??i?20-??mm??6??o-l?1?1?1?1??0?20?40?60?80??DFS?(m)??圖3兩隊列無病生存曲線??經Log-rank檢驗,卡方值為4.365,尸值為0.037,兩組的Kaplan-Meier生??存曲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〇.〇5)。由圖中可以看出,約9個月以后兩隊列??生存曲線開始出現(xiàn)差異,中西醫(yī)隊列的生存率下降趨勢較西醫(yī)隊列緩慢,說明中??醫(yī)治療可適當延長II、III期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的無病生存時間。??2.5預后因素分析??2.5.1影響預后的單因素分析??為探討影響II、m期結直腸癌術后預后的因素,對186例病例使用Log-rank??檢驗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疾病分期、是否有陽性淋巴結、累計服藥時間??(以6個月為界、以12個月為界)對預后有影響(PC0.05);而性別、年齡、部??位歸屬、分化程度、淋巴結清掃是否少于12個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0??
?中醫(yī)藥干預下改善丨丨、丨丨I期結直腸癌術后預后的定量與定性研究???表7-1?COX回歸多因素分析??Exp(B)的?95.0%CI??因素?B?SE?Wald自由度尸值?Exp(B)?下限?上限??是否有陽性淋巴結?0.648?0.543?1.425?1?0.233?1.911?0.660?5.535??分期?0.403?0.614?0.431?1?0.512?1.496?0.449?4.982??累計服藥時間?-0.638?0.353?3.266?1?0.071?0.528?0.265?1.055??(6個月為界)??表7-2?COX回歸多因素分析??Exp(B)的?95.0%CI??因素?B?SE?Wald?自由度P值?Exp(B)?下限?上限??是否有陽性淋巴結?0.685?0.543?1.593?1?0.207?1.984?0.685?5.751??分期?0J65?0.614?0.354?1?0.552?1.441?0.433?4.801??累計服藥時間?-0.875?0.406?4.655?1?0.031?0.417?0.188?0.923??(以12個月為界)??Survival?Function??|?1〇〇???±?i?服藥時間?>?12m??[?一一服藥時間彡12m??3??(n??^?50?■???2?I??E??U??〇 ̄l?1?1?1?1??0?20?40?60?80??DFS(m)??圖4不同累計服藥時間(以12個月為界)的無病生存曲線??5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腸癌中醫(yī)證型的研究進展[J]. 馮小雪,燕忠生.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9(34)
[2]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及防控現(xiàn)狀[J]. 曹毛毛,陳萬青. 中國腫瘤臨床. 2019(03)
[3]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J]. 鄭榮壽,孫可欣,張思維,曾紅梅,鄒小農,陳茹,顧秀瑛,魏文強,赫捷. 中華腫瘤雜志. 2019 (01)
[4]加味香砂六君子湯防治大腸癌術后化學治療患者復發(fā)轉移臨床觀察[J]. 仝欣,李敏,徐川,于小偉,方美花,陶智會.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8(03)
[5]結直腸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疾病獲益促進因素的質性研究[J]. 劉諄諄,張?zhí)m鳳,石松松,邊靜.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7 (22)
[6]中醫(yī)藥聯(lián)合化療預防ⅡⅢ期結直腸癌術后復發(fā)轉移的Meta分析[J]. 郭凱波,嚴卿瑩,阮善明,王穎穎,沈敏鶴.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7(04)
[7]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行為改變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J]. 周羅晶,歐愛華,陶立堅.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20)
[8]直腸癌永久性結腸造口病人內心體驗質性研究[J]. 楊秀秀. 全科護理. 2016(24)
[9]結直腸癌術后中醫(yī)證型與預后相關性的巢式病例對照研究[J]. 鄒超,林存潔,趙誠和,王霞,孫凌云,易丹輝,楊宇飛.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 2016(06)
[10]1990年與2013年中國人群結直腸癌疾病負擔分析[J]. 馮雅靖,王寧,方利文,叢舒,殷鵬,李鎰沖,周脈耕.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6 (06)
博士論文
[1]基于信息協(xié)作平臺的社區(qū)結直腸癌中醫(yī)慢病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D]. 楊懷中.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12
碩士論文
[1]血瘀證辯證與大腸癌轉移相關性的臨床研究[D]. 孫筧.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2014
[2]大腸癌術后化療后轉移的中醫(yī)證候規(guī)律研究[D]. 曾秀娣.暨南大學 2015
[3]中醫(yī)藥減少Ⅱ、Ⅲ期結直腸癌術后復發(fā)轉移臨床系列研究的結局探討[D]. 阮菲菲.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1312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1312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