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與日本漢學界之學術關聯(lián)考述——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為中心
發(fā)布時間:2021-03-26 03:36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旅日生涯對郭沫若融入國際漢學潮流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他在日本開啟上古史研究,除依靠由經(jīng)入史的中國傳統(tǒng)治學方法,還利用在日之便利獲取近代考古學的新材料和新方法,吸收日本漢學家林泰輔、小川琢治等人的研究成果,撰寫出頗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從郭沫若同日本漢學界的學派關聯(lián)看,他傾向京都學派,并與兩代京都學人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誼。是故,郭沫若與日本漢學界有著密切的學術關聯(lián)。
【文章來源】: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24(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郭沫若在日本開啟上古史研究
二、郭沫若吸收日本漢學界的研究成果
三、郭沫若傾向京都學派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羅振玉與日本漢學界之關系考述[J]. 謝崇寧.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8(12)
[2]內(nèi)藤湖南的歷史發(fā)展觀及其時代[J]. 何培齊. 史學集刊. 2008(04)
[3]狩野直喜與王國維——早期敦煌學史上的一段佳話[J]. 榮新江. 敦煌學輯刊. 2003(02)
[4]日本中國學京都學派芻議[J]. 錢婉約.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05)
[5]內(nèi)藤湖南及其“內(nèi)藤史學”[J]. 錢婉約. 日本學刊. 1999(03)
[6]郭沫若與甲骨學[J]. 韓寶豐. 郭沫若學刊. 1990(02)
[7]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與中國[J]. 李廼揚.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89(04)
[8]甲骨學研究九十年[J]. 王宇信. 史學月刊. 1989(04)
[9]郭沫若著作在日本[J]. 宋紹香. 郭沫若學刊. 1988(01)
[10]我與考古學[J]. 郭沫若. 考古. 1982(05)
本文編號:3100868
【文章來源】: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24(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郭沫若在日本開啟上古史研究
二、郭沫若吸收日本漢學界的研究成果
三、郭沫若傾向京都學派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羅振玉與日本漢學界之關系考述[J]. 謝崇寧.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8(12)
[2]內(nèi)藤湖南的歷史發(fā)展觀及其時代[J]. 何培齊. 史學集刊. 2008(04)
[3]狩野直喜與王國維——早期敦煌學史上的一段佳話[J]. 榮新江. 敦煌學輯刊. 2003(02)
[4]日本中國學京都學派芻議[J]. 錢婉約.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05)
[5]內(nèi)藤湖南及其“內(nèi)藤史學”[J]. 錢婉約. 日本學刊. 1999(03)
[6]郭沫若與甲骨學[J]. 韓寶豐. 郭沫若學刊. 1990(02)
[7]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與中國[J]. 李廼揚.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89(04)
[8]甲骨學研究九十年[J]. 王宇信. 史學月刊. 1989(04)
[9]郭沫若著作在日本[J]. 宋紹香. 郭沫若學刊. 1988(01)
[10]我與考古學[J]. 郭沫若. 考古. 1982(05)
本文編號:31008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0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