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溝通中的語言偏向及影響因素
本文關鍵詞:人際溝通中的語言偏向及影響因素,,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語言偏向是指因交流目標所屬社會范疇不同而造成的語言使用差異。目前對語言偏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語言群際偏向(LIB)、語言期望偏向(LEB)以及否定偏向(NB)。對語言偏向的理論解釋主要包括動機機制和認知機制。語言偏向受到溝通者的認知與刻板印象、情緒、人格特質(zhì)、群體認同、溝通目標、溝通情境等因素的影響。拓展語言偏向的心理機制、類型與應用研究、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以及開展?jié)h語本土化研究是語言偏向研究的未來方向。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暨青少年網(wǎng)絡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中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關鍵詞】: 語言偏向 人際溝通 否定偏向 動機與認知機制 刻板印象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1JZD006)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3YJC190023、13YJC740110)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2013M531713)
【分類號】:B848
【正文快照】: 1引言語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在人際溝通中扮演重要角色,交流中人們通過語言傳遞態(tài)度、表達觀點。對同一事件,分屬不同社會范疇的個體往往使用不同詞語進行描述,例如A和B打架,如果A是C朋友,C會說“A打了B”,對事件做簡單描述;如果A是C敵人,C會說“A是一個有攻擊性的人,他一貫如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車文博;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與人本心理學[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2期
2 李潤生,楊艷萍;論網(wǎng)絡對大學生人際溝通的影響及對策[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3 李宏利,雷靂;計算機為中介的人際溝通研究進展[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4 朱曉靜;;團體心理輔導中的人際溝通問題[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5 劉俊山;學會準確表達[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04期
6 張放天;性格分析與人際溝通[J];經(jīng)貿(mào)世界;2005年01期
7 屠立峰;;嫉妒心理對大學生人際溝通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1年06期
8 張敏;;工作壓力的自我調(diào)適[J];社會科學家;2006年S2期
9 何佩瑛;;內(nèi)向性格 一定要改變么?[J];心理與健康;1997年01期
10 吳小紅;;看圖揭示潛意識里的人脈觀[J];杉鄉(xiāng)文學;2006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文典;羅釗;;實踐社區(qū)成員的自我效能感對知識傳播過程和效果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陳雪峰;時勘;;同事關系質(zhì)量及其作用機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白羽;樊富珉;李虹;;各類影響因素對大學生網(wǎng)絡依賴的相關研究及回歸分析[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zhì)、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鄧旭陽;郭晉林;王小玲;周曼云;李學海;;團體心理訓練促進大學生個性與能力發(fā)展研究[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5 馬惠霞;;人際心理健康素質(zhì)調(diào)查表的編制[A];首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楊穎;鄒泓;余益兵;任磊;;青少年社會問題解決能力及其對社會適應的預測作用[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姚慶玲;羅照盛;戴海琦;段戈宏;;企業(yè)中層管理者一般管理素質(zhì)情境判斷測驗的編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舒敏熠;;建立有效激勵機制,促進教師心理健康[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徐守森;車宏生;;中國奧運志愿者的勝任特征模型——來自前期BEI的結果[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張嘉虹;盧寧;;團體咨詢對改善大學生焦慮(回避)型和依賴型人格障礙的質(zhì)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 楊宜音;百姓為何自發(fā)為傅彪送行[N];北京科技報;2005年
2 撫順市政協(xié)委員 王旭風;全社會都應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N];友報;2008年
3 功華;35歲成為心理一道坎[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4 王曉龍;不懂快樂的男人[N];溫州日報;2006年
5 專刊記者 梁譯;心理亞健康 你在關注嗎[N];廣元日報;2005年
6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李曉巍;男孩 你為何沉默寡言[N];中國教育報;2010年
7 木文;健康與人的性格有關[N];中國消費者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王璐;網(wǎng)聊依賴癥侵襲職場人[N];保健時報;2007年
9 孫興偉 于鑫;心理咨詢師走向職業(yè)化[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8年
10 周展宏;建立我們的心理資本[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紅霞;大學生的人際期望與心理健康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張琴;重慶市中學生心理咨詢需求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8年
3 張慧;重慶市高校國防生心理壓力及應對方式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4 李娜;醫(yī)護人員員工參與和組織承諾的關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5 鄭柳寧;醫(yī)學生醫(yī)患溝通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6 馬利艷;青少年虛擬自我與人格和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的關系[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7 陳月霞;《初中生心理健康問卷》的編制與驗證[D];山西大學;2005年
8 汪祝華;基于結構—功能分析的高校輔導員勝任特征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張秀敏;高校青年教師心理健康訓練模式的構建[D];蘇州大學;2003年
10 雍彩霞;改善高一學生應對方式的實驗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人際溝通中的語言偏向及影響因素,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91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499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