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13 18:04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如何才能最有效的激發(fā)個體動機,是心理學家一直以來的努力目標。自我決定論視角下的基本心理需要理論認為,當人們處于自主需要、勝任需要和關系需要均滿足的理想狀態(tài)時,就會最優(yōu)地激發(fā)個體的動機,并促進其潛能的開發(fā),從而有利于個體各方面的健康發(fā)展。而當這些需要滿足程度很低,或滿足不均衡時,則會產(chǎn)生消極后果,影響個體的健康發(fā)展,甚至出現(xiàn)不良行為表現(xiàn)。由此,探究基本心理需要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關系,可以從動機角度對大學生網(wǎng)絡使用進行了解,對其網(wǎng)絡使用行為進行合理引導,以促進大學生健全人格的發(fā)展。本研究在文獻綜述和內容分析的基礎上修訂了基本心理需要量表,以441名大學生為被試進行實測,對量表的信、效度進行了檢驗,確定了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量表。隨后,調查了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的現(xiàn)狀、特點,檢驗了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并通過典型相關和多元回歸分析揭示了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之間的關系。本研究結論如下:(1)修訂的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要求,能夠作為研究測量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的有效工具。(2)大學生群體的基本心理需要滿足程度總體上處于中偏上水平,且關系需要滿足程度最高,自主需要滿足次之,勝任需要滿足程度最低。(3)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程度在性別、生源和職務變量上差異顯著;在年級和家庭結構變量上差異不顯著。(4)基本心理需要各維度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各維度間存在兩對有效典型相關:基本心理需要各維度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各維度負相關;勝任維度與網(wǎng)絡成癮耐受性維度和時間管理問題維度呈正相關,與人際與健康問題維度呈負相關。(5)關系需要在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所有維度上均有負向回歸效應,且達到極其顯著水平;自主需要在強迫性上網(wǎng)、網(wǎng)絡成癮戒斷反應、網(wǎng)絡成癮耐受性、時間管理問題四個維度上分別呈負向回歸效應,且達到非常顯著;勝任需要在人際與健康問題維度成負向回歸效應,且均達到極其顯著水平。(6)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理論的角度,本研究提出鼓勵和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探索能力、發(fā)展自身優(yōu)勢能力和提高人際交流技巧等解決對策,來應對大學生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
【關鍵詞】:大學生 基本心理需要 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4.2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1
- 1 引言11-12
- 2 文獻綜述12-19
- 2.1 基本心理需要的研究12-16
- 2.1.1 需要的理論觀點12-13
- 2.1.2 基本心理需要的定義13
- 2.1.3 基本心理需要的結構13-14
- 2.1.4 基本心理需要的測量工具14-15
- 2.1.5 基本心理需要的相關研究15-16
- 2.2 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研究16-18
- 2.2.1 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概念及模型16-17
- 2.2.2 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相關研究17-18
- 2.3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關系18-19
- 3 問題提出19-20
- 3.1 已有研究的不足19
- 3.2 研究的意義19-20
- 3.2.1 理論意義19
- 3.2.2 實踐意義19-20
- 4 研究設計20-22
- 4.1 研究目的20
- 4.2 研究內容20
- 4.3 研究假設20
- 4.4 研究方法20
- 4.5 研究思路20-22
- 5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量表的修訂22-31
- 5.1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的內容分析22-23
- 5.1.1 研究目的22
- 5.1.2 方法與程序22
- 5.1.3 結果與分析22-23
- 5.1.4 討論23
- 5.1.5 小結23
- 5.2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量表的驗證性因素分析23-28
- 5.2.1 研究目的23-24
- 5.2.2 研究方法與程序24
- 5.2.3 結果與分析24-27
- 5.2.4 討論27-28
- 5.2.5 小結28
- 5.3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量表的信、效度分析28-31
- 5.3.1 信度分析28
- 5.3.2 效度分析28-29
- 5.3.3 討論29-30
- 5.3.4 小結30-31
- 6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的現(xiàn)狀研究31-39
- 6.1 研究目的31
- 6.2 研究方法與程序31
- 6.2.1 研究被試31
- 6.2.2 測量工具31
- 6.2.3 測量程序31
- 6.3 結果與分析31-36
- 6.3.1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的總體狀況31-32
- 6.3.2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在性別上的差異比較32-33
- 6.3.3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在年級上的差異比較33
- 6.3.4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在生源上的差異比較33-34
- 6.3.5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在家庭結構上的差異比較34-35
- 6.3.6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在職務上的差異比較35-36
- 6.4 討論36-38
- 6.4.1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的總體情況36
- 6.4.2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在性別上的差異36-37
- 6.4.3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在年級上的差異37
- 6.4.4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在生源上的差異37
- 6.4.5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在家庭結構上的差異37
- 6.4.6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在職務上的差異37-38
- 6.5 小結38-39
- 7 基本心理需要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關系研究39-47
- 7.1 研究目的39
- 7.2 方法與程序39
- 7.2.1 研究被試39
- 7.2.2 測量工具39
- 7.2.3 測量程序39
- 7.3 結果與分析39-44
- 7.3.1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典型相關分析39-43
- 7.3.2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多元回歸分析43-44
- 7.4 討論44-45
- 7.4.1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典型相關分析44-45
- 7.4.2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多元回歸分析45
- 7.5 小結45-47
- 8 總討論47-51
- 8.1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量表的修訂47
- 8.2 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滿足的現(xiàn)狀及特點47-48
- 8.3 基本心理需要滿足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關系研究48-49
- 8.4 大學生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對策探討49-51
- 9 總結論51-53
- 9.1 總結51
- 9.2 研究的貢獻與不足51-53
- 9.2.1 本研究的貢獻51-52
- 9.2.2 本研究的不足52-53
- 參考文獻53-59
- 附錄A59-60
- 附錄B60-62
- 附錄C62-64
- 附錄D64-65
- 附錄E65-67
- 附錄F67-68
- 致謝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晶,劉根義,高翠,隋桂英,于海榮;初中生個性與父母個性的典型相關分析[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郝鑫;心力衰竭驗案的計算機輔助分析[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2 郭曉霞;幾種多元統(tǒng)計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其簡單應用[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3 張曦;多元分析兩個問題的理論研究和應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8年
4 楊金;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關系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與病理性網(wǎng)絡使用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72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447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