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詞認知N170成分發(fā)展的人工語言訓練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07 17:06
字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視覺物體之一,是言語的基本組成單位。字詞認知是閱讀認知的基礎,揭示其特別的加工過程對語言心理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字詞閱讀最初的視覺認知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認知成分—N170。視覺認知N170成分是指刺激呈現(xiàn)后150-200ms內在雙側梭狀回激活的第一個負波。很多研究者把N170作為正字法加工成分。然而,有的研究者提出N170對字詞的形音對應規(guī)則敏感,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N170受到其他語言信息(如語音與語義)的調制。從發(fā)展的角度是探討這個問題的重要思路之一,但是正常的兒童發(fā)展研究是形音義同時學習的,很難獨立區(qū)分字形、語音和語義對N170發(fā)展的作用。而使用人工語言培訓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另外一個重要方法,因此我們使用人工文字學習的范式來探討N170的發(fā)展。本研究中將甲骨文作為一種人工文字進行培訓,來探討N170成分是如何發(fā)展變化的。被試學習60個挑選的甲骨文。被試依次進行10天甲骨文字形、9-10天語音、9-10天語義的學習過程。在訓練過程進行四次ERP測試(訓練前、字形訓練后、語音訓練后和語義訓練后),以現(xiàn)代漢字、線條圖和人臉刺激作為控制刺激,使用重復檢測任務探討甲骨...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引言
1.1 N170成分的敏感性
1.1.1 N170的類別選擇性
1.1.2 N170的正字法敏感性
1.2 字詞語音和語義對N170的影響
1.3 訓練范式
1.4 小結
2 問題提出
2.1 字形、語音和語義對于N170成分的確切影響還不清楚
2.2 人工訓練范式對揭示N170敏感性形成的優(yōu)勢
3 實驗研究
3.1 實驗一 字形學習對N170成分的影響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1.3 數(shù)據(jù)結果
3.1.4 小結
3.2 實驗二 語音學習對N170成分的影響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數(shù)據(jù)結果
3.2.4 小結
3.3 實驗三 語義對N170的影響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方法
3.3.3 數(shù)據(jù)結果
3.3.4 小結
4 綜合討論
4.1 語言學習過程中形音義對N170的影響
4.1.1 字形對N170的影響
4.1.2 語音對N170的調制
4.1.3 語義對N170的調制
4.2 人工語言學習的訓練分析
4.3 短期文字學習對N170潛伏期的影響
4.4 研究展望
4.5 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學齡兒童漢語正字法意識發(fā)展的研究[J]. 李娟,傅小蘭,林仲賢. 心理學報. 2000(02)
本文編號:3422441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引言
1.1 N170成分的敏感性
1.1.1 N170的類別選擇性
1.1.2 N170的正字法敏感性
1.2 字詞語音和語義對N170的影響
1.3 訓練范式
1.4 小結
2 問題提出
2.1 字形、語音和語義對于N170成分的確切影響還不清楚
2.2 人工訓練范式對揭示N170敏感性形成的優(yōu)勢
3 實驗研究
3.1 實驗一 字形學習對N170成分的影響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1.3 數(shù)據(jù)結果
3.1.4 小結
3.2 實驗二 語音學習對N170成分的影響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數(shù)據(jù)結果
3.2.4 小結
3.3 實驗三 語義對N170的影響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方法
3.3.3 數(shù)據(jù)結果
3.3.4 小結
4 綜合討論
4.1 語言學習過程中形音義對N170的影響
4.1.1 字形對N170的影響
4.1.2 語音對N170的調制
4.1.3 語義對N170的調制
4.2 人工語言學習的訓練分析
4.3 短期文字學習對N170潛伏期的影響
4.4 研究展望
4.5 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學齡兒童漢語正字法意識發(fā)展的研究[J]. 李娟,傅小蘭,林仲賢. 心理學報. 2000(02)
本文編號:34224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42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