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語言的象征性權力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7-12-13 20:07
本文關鍵詞:民族志語言的象征性權力探析
【摘要】:民族志不僅是民族志作者和民族志主體間語言交換和語言運作的產(chǎn)物,也是民族志作者和民族志主體間權力、地位和力量的展現(xiàn)。在業(yè)余民族志和科學民族志書寫中,作者的在場和主體的缺場表征了單聲部書寫背后民族志作者的語言霸權和語言集權。隨著后現(xiàn)代實驗民族志多聲部表達方式和公共人類學書寫范式不斷涌現(xiàn),實驗民族志作者和主體間的語言平權關系得到了彰顯,預示了求真至善的科學民族志書寫成為可能。
【作者單位】: 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遵義醫(yī)學院人文醫(yī)學中心;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文化創(chuàng)新視域下西部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社會功能研究”(編號:14BSH05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18
【正文快照】: 當前,在民族學人類學內(nèi)部,范式權威的缺場和多重范式的在場現(xiàn)象并存,很好地表征了“當代人類學的發(fā)展反映出一個中心問題,即關于在一個急劇變遷世界中的社會現(xiàn)實的表述。在人類學內(nèi)部,民族志田野工作和寫作已經(jīng)成為當代理論探討和革新中最活躍的競技舞臺。民族志的注意力在于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娥滿;;時間與空間:科學民族志的敘述學分析[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張佩國;;歷史活在當下——“歷史的民族志”實踐及其方法論[J];東方論壇;2011年05期
3 陳靜;;“歷史民族志”與“歷史的民族志”——民族志實踐中的歷史之緯[J];東方論壇;2011年05期
4 李志榮,黎天麗;《加拿大民族志》評介[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劉曉春;;民族志寫作的革命——格爾茲《深層的游戲:關于巴厘島斗雞的記述》的意義[J];民族藝術;2006年01期
6 李志榮,黎天麗;《澳大利亞民族志》評介[J];國外社會科學;2004年05期
7 陳波;;域外民族志:以尼泊爾洛域為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8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葛人;北美民族志所見古人獵鹿的幾種方法[N];中國文物報;2007年
,本文編號:12863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128639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