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駕駛意圖識別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控制策略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駕駛意圖識別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控制策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插電式四驅混合動力 駕駛意圖識別 模糊識別 控制策略 AVL_Cruise
【摘要】:隨著人們日益認識到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和全球石油資源的緊缺,當代汽車技術向著環(huán)保和節(jié)能的方向開始發(fā)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PHEV既可以像純電動汽車一樣零排放,又能夠彌補純電動汽車續(xù)駛里程不足的缺點,因此對PHEV研究對當代汽車技術有著重大的意義。本文以插電式四驅混合動力汽車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基于駕駛意圖識別的整車控制策略的設計與仿真分析。首先采用模糊識別理論,以加速/制動踏板開度、加速/制動踏板開度變化率、車速、加速度等作為識別參數,制定模糊推理規(guī)則,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駕駛意圖識別模型并進行了離線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表明駕駛意圖識別模塊可以準確識別駕駛意圖。其次以邏輯門限控制策略為基礎,考慮駕駛意圖,設計了基于駕駛意圖識別的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Stateflow中建立的模式切換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控制策略模型。應用AVL_Cruise軟件建立了插電四驅混合動力整車模型,與在Matlab/Simulink建立的控制策略模型進行聯(lián)合仿真,仿真結果表明:工作模式能夠按照控制策略進行切換,轉矩輸出平穩(wěn),沒有模式頻繁切換的現象,說明整車控制策略是合理有效的。最后結合Isight軟件對控制策略中的參數進行了優(yōu)化,優(yōu)化后百公里油耗降低了4.5%,燃油經濟性有所提高,但仍然高于傳統(tǒng)燃油車的平均油耗,因此應避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長時間工作于低電量狀態(tài)。
【關鍵詞】:插電式四驅混合動力 駕駛意圖識別 模糊識別 控制策略 AVL_Cruise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469.7
【目錄】:
- 致謝7-8
- 致謝8-9
- ABSTRACT9-16
- 第一章 緒論16-23
- 1.1 課題研究的背景與意義16-17
- 1.2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系統(tǒng)結構17-20
- 1.2.1 串聯(lián)式插電混合動力17-18
- 1.2.2 并聯(lián)式插電混合動力汽車18-19
- 1.2.3 混聯(lián)式插電混合動力汽車19-20
- 1.3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控制策略研究現狀20-21
- 1.3.1 基于規(guī)則的控制策略20
- 1.3.2 基于智能控制的控制策略20-21
- 1.3.3 基于最優(yōu)控制理論的控制策略21
- 1.4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21-23
- 第二章 基于模糊推理的駕駛意圖識別23-42
- 2.1 模式識別的基本概念及其識別方法23-26
- 2.1.1 統(tǒng)計模式識別23-24
- 2.1.2 句法結構模式識別24
- 2.1.3 模糊模式識別24-25
- 2.1.4 神經網絡模式識別25-26
- 2.1.5 模板匹配模式識別26
- 2.1.6 支持向量機模式識別26
- 2.2 駕駛意圖識別方法研究現狀26-28
- 2.3 基于模糊推理的駕駛意圖識別28-39
- 2.3.1 模糊控制理論基礎28-30
- 2.3.2 駕駛意圖的分類30-31
- 2.3.3 加速意圖識別31-34
- 2.3.4 巡航意圖識別34-36
- 2.3.5 制動意圖識別36-39
- 2.4 駕駛意圖識別離線仿真驗證39-41
- 2.5 本章小結41-42
- 第三章 基于駕駛意圖識別的控制策略設計42-55
- 3.1 插電式四驅混合動力結構42-43
- 3.2 工作模式分析43-46
- 3.3 控制策略設計46-51
- 3.3.1 動力部件工作區(qū)間46-48
- 3.3.2 驅動模式控制策略48-49
- 3.3.3 扭矩分配控制策略49-51
- 3.4 基于Simulink/Stateflow模式切換模型的建立51-54
- 3.4.1 Simulink/Stateflow軟件介紹51
- 3.4.2 模式切換模型51-54
- 3.5 本章小結54-55
- 第四章 基于CRUISE的整車建模仿真分析55-72
- 4.1 仿真軟件AVL CRUISE介紹55-56
- 4.2 整車模型與控制策略模型的建立56-63
- 4.2.1 整車模型的建立56-60
- 4.2.2 基于MATLAB/SIMULINK控制策略模型的建立60-62
- 4.2.3 CRUISE整車模型與SIMULINK控制策略模型的聯(lián)合62-63
- 4.3 仿真結果分析63-70
- 4.4 本章小結70-72
- 第五章 基于Isight控制策略參數優(yōu)化72-78
- 5.1 Isight軟件介紹72
- 5.2 基于Isight優(yōu)化模型的建立72-77
- 5.2.1 Isight集成Cruise72-73
- 5.2.2 優(yōu)化變量與優(yōu)化目標的設置73-74
- 5.2.3 Isight優(yōu)化模塊設置74-75
- 5.2.4 優(yōu)化結果分析75-77
- 5.3 本章小結77-78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78-80
- 6.1 全文總結78
- 6.2 論文創(chuàng)新點78-79
- 6.3 未來展望79-80
- 參考文獻80-83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學術活動及成果情況8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利安;羅威;徐滬初;;新能源汽車革命為時尚早[J];經營者(汽車商業(yè)評論);2012年06期
2 ;汽車工程[J];公路運輸文摘;2000年06期
3 徐衛(wèi)國;混合動力汽車的發(fā)展狀況及前景初探[J];汽車科技;2001年06期
4 王作函;環(huán)保節(jié)能是汽車動力的永恒主題——記國際先進汽車動力與能源技術研討會[J];商用汽車;2002年07期
5 章默;;替代“動力”引領汽車發(fā)展新潮流[J];上海標準化;2006年01期
6 陳清泰;;關注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政策因素[J];商用汽車;2006年10期
7 譚思敏;;“新能源”[J];汽車觀察;2008年03期
8 萬鋼;;我國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模式的思考與探索[J];交通與運輸;2008年02期
9 王東升;;跟汽車設計專家一起看車展[J];汽車觀察;2008年05期
10 黃閩;;燃油稅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吉清;蘭鳳崇;杜天亞;;透透過專利信息看看全球新新能源汽汽車的發(fā)發(fā)展[A];“廣汽豐田杯”廣東省汽車行業(yè)第七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2 何海波;鄭燕萍;;電動汽車動力系統(tǒng)關鍵技術發(fā)展狀況[A];江蘇省汽車工程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高韋韋;;汽車尾氣的污染控制技術[A];成都市科技年會分會場——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空氣環(huán)境污染防治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4 李軍;秦大同;;準“綠色”混合動力汽車與環(huán)境保護[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費振翼;;新一代“汽車”將在新世紀嶄露頭角(摘要)[A];上海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xié)會一、二、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06年
6 姚得強;;我國汽車業(yè)騰飛的契機——汽車動力新技術[A];2006年晉冀魯豫鄂蒙川云貴甘滬湘十二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河南分冊)[C];2006年
7 李海霞;;新能源汽車與復合材料技術[A];201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8 ;已發(fā)布并實施的汽車行業(yè)國家標準名錄[A];2007年度中國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行業(yè)年度報告[C];2008年
9 田令;張夢潔;;新能源汽車技術發(fā)展現狀和趨勢[A];第三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暨2006年省汽學會理事會議資料[C];2006年
10 田令;張夢潔;;新能源汽車技術發(fā)展現狀和趨勢[A];第三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童彤;新能源汽車推廣意見更顯實際[N];中國經濟時報;2014年
2 上海汽車工業(yè)(集團)總公司副總裁 肖國普;發(fā)展新能源汽車 我們與世界同步[N];消費日報;2007年
3 本報特派記者 劉力源;新能源汽車如何駛入“快車道”[N];文匯報;2009年
4 記者 龐東梅;新能源汽車獲發(fā)展動力[N];金融時報;2009年
5 記者 高國華;新能源:汽車業(yè)駛向未來的重大選擇[N];金融時報;2009年
6 本欄主持 姜海程;21世紀世界汽車發(fā)展趨勢[N];中國企業(yè)報;2000年
7 本報記者 范建;中國汽車產業(yè)的春天來了嗎[N];科技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張偉;汽車產業(yè)優(yōu)化布局 把握新能源契機[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黃!£惾;航天科技“嫁接”新能源汽車[N];中國航天報;2009年
10 記者 廉維亮;民建黑龍江省委建議加快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產業(yè)[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汪偉;汽車緊急避讓操縱逆問題的建模與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2 孫志軍;我國汽車行業(yè)高新技術產業(yè)化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3 杜峰;基于線控技術的四輪主動轉向汽車控制策略仿真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宜非;混合動力汽車動力匹配控制方法的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2 于泊玲;低碳綠色背景下保時捷新能源汽車在華營銷策略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解振方;基于預測的混合動力汽車最優(yōu)動力分配控制策略[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黃巍;新能源時代的汽車設計[D];東華大學;2015年
5 閆峰;混合動力汽車動力匹配控制系統(tǒng)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劉盛琦;混合動力汽車智能同步變速箱控制系統(tǒng)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7 陳小兵;并聯(lián)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能量控制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6年
8 國興;基于駕駛意圖識別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6年
9 李菁;我國混合動力汽車財稅政策的經濟效應分析[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10 王萍;新興汽車品牌營銷策略研究[D];暨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7866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786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