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車防撞結構及其吸能特性匹配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24 06:36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社會流動人口巨幅增加,公路客車作為長途運輸?shù)闹匾步煌üぞ?在人們長途出行中必不可少。中國幅員遼闊、流動人口眾多,是客車生產(chǎn)、銷售、保有量第一大國,而我國的客車交通事故死亡率卻遠超歐美發(fā)達國家,因此客車碰撞安全性研究具有重大意義。相比于乘用車,公路客車多為平頭結構,在發(fā)生正面碰撞時駕駛員極易受到傷害,而目前針對大型公路客車正面碰撞國內(nèi)外尚無強制性法規(guī)要求,相關研究較為滯后。本文基于校企合作項目,結合課題組授權專利一種簡易三段套筒式充液緩沖吸能元件和伸縮式汽車保險杠,對公路客車的正面碰撞吸能結構展開研究?蛙囓嚿砉羌苁怯刹煌孛娉叽缂安牧系谋”跅U件焊接而成的空間桁架結構,在發(fā)生碰撞事故時,主要通過桿件的壓潰變形來吸收碰撞能量,本文加工了五種車身常用材料的矩形梁吸能元件和簡易套筒式充液緩沖吸能元件,進行落錘沖擊試驗,從碰撞力及壓潰距離等方面對比不同吸能元件的壓潰剛度特性。與矩形梁吸能元件相比,充液緩沖吸能元件能夠在吸能過程中實現(xiàn)恒壓控制,獲得較理想的碰撞加速度波形,代表一種均勻的能量吸收過程,避免了過高的集中加速度峰值,針對公路客車平頭結構的特點,能夠在有限的壓潰...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
第2章客車防撞吸能元件落錘沖擊試驗11圖2.2落錘沖擊試驗機2.2.3試驗結果Q235矩形梁落錘沖擊后的變形如圖2.3所示,可以看出,Q235矩形梁發(fā)生軸向潰縮,有三道潰縮褶皺,其動態(tài)力隨位移的變化曲線如圖2.4所示,碰撞力峰值為110kN,壓潰距離72mm。圖2.3Q235矩形梁落錘沖擊變形情況
第2章客車防撞吸能元件落錘沖擊試驗11圖2.2落錘沖擊試驗機2.2.3試驗結果Q235矩形梁落錘沖擊后的變形如圖2.3所示,可以看出,Q235矩形梁發(fā)生軸向潰縮,有三道潰縮褶皺,其動態(tài)力隨位移的變化曲線如圖2.4所示,碰撞力峰值為110kN,壓潰距離72mm。圖2.3Q235矩形梁落錘沖擊變形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客車正面碰撞仿真分析及性能優(yōu)化[J]. 彭旺,張雅鑫. 客車技術與研究. 2019(04)
[2]《客車前部結構強度要求及試驗方法》標準制定進展[J]. 客車技術與研究. 2016(04)
[3]歐盟汽車標準法規(guī)和認證最新變化情況[J]. 傅紅葉. 汽車縱橫. 2014(03)
[4]客車公告申報中被動安全項目現(xiàn)狀及發(fā)展[J]. 王欣,覃禎員,顏長征,李弢,胡俊宇. 客車技術與研究. 2013(03)
[5]國內(nèi)客車安全技術研究進展[J]. 任保寬,劉如迪,李曉霞,黨楠.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 2013(01)
[6]客車安全碰撞標準即將出臺[J]. 郭小戈. 輕型汽車技術. 2012 (Z2)
[7]大金龍完成“中國客車正面第一碰”[J]. 王楠楠. 交通建設與管理. 2012(04)
[8]正交試驗設計和分析方法研究[J]. 劉瑞江,張業(yè)旺,聞崇煒,湯建.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0(09)
[9]大客車正面碰撞的仿真及改進研究[J]. 申福林,鄧景濤,謝旭良,孫治華. 中國公路學報. 2010(05)
[10]可伸縮式汽車碰撞緩沖吸能裝置的試驗與仿真研究[J]. 曹立波,丁海建,李克,崔崇楨. 中國機械工程. 2009(17)
博士論文
[1]承載式公路客車車身正面碰撞安全性設計方法研究[D]. 吳長風.吉林大學 2019
[2]商用車被動安全性結構設計研究[D]. 陸善彬.吉林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客車正碰前部結構變形模式分析及改進研究[D]. 楊佳宙.吉林大學 2019
[2]大客車正碰安全性及法規(guī)評價方法研究[D]. 暢世為.湖南大學 2010
[3]薄壁梁動態(tài)撞擊的變形吸能特性的仿真與分析[D]. 劉中華.吉林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06057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不同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
第2章客車防撞吸能元件落錘沖擊試驗11圖2.2落錘沖擊試驗機2.2.3試驗結果Q235矩形梁落錘沖擊后的變形如圖2.3所示,可以看出,Q235矩形梁發(fā)生軸向潰縮,有三道潰縮褶皺,其動態(tài)力隨位移的變化曲線如圖2.4所示,碰撞力峰值為110kN,壓潰距離72mm。圖2.3Q235矩形梁落錘沖擊變形情況
第2章客車防撞吸能元件落錘沖擊試驗11圖2.2落錘沖擊試驗機2.2.3試驗結果Q235矩形梁落錘沖擊后的變形如圖2.3所示,可以看出,Q235矩形梁發(fā)生軸向潰縮,有三道潰縮褶皺,其動態(tài)力隨位移的變化曲線如圖2.4所示,碰撞力峰值為110kN,壓潰距離72mm。圖2.3Q235矩形梁落錘沖擊變形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客車正面碰撞仿真分析及性能優(yōu)化[J]. 彭旺,張雅鑫. 客車技術與研究. 2019(04)
[2]《客車前部結構強度要求及試驗方法》標準制定進展[J]. 客車技術與研究. 2016(04)
[3]歐盟汽車標準法規(guī)和認證最新變化情況[J]. 傅紅葉. 汽車縱橫. 2014(03)
[4]客車公告申報中被動安全項目現(xiàn)狀及發(fā)展[J]. 王欣,覃禎員,顏長征,李弢,胡俊宇. 客車技術與研究. 2013(03)
[5]國內(nèi)客車安全技術研究進展[J]. 任保寬,劉如迪,李曉霞,黨楠.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 2013(01)
[6]客車安全碰撞標準即將出臺[J]. 郭小戈. 輕型汽車技術. 2012 (Z2)
[7]大金龍完成“中國客車正面第一碰”[J]. 王楠楠. 交通建設與管理. 2012(04)
[8]正交試驗設計和分析方法研究[J]. 劉瑞江,張業(yè)旺,聞崇煒,湯建.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0(09)
[9]大客車正面碰撞的仿真及改進研究[J]. 申福林,鄧景濤,謝旭良,孫治華. 中國公路學報. 2010(05)
[10]可伸縮式汽車碰撞緩沖吸能裝置的試驗與仿真研究[J]. 曹立波,丁海建,李克,崔崇楨. 中國機械工程. 2009(17)
博士論文
[1]承載式公路客車車身正面碰撞安全性設計方法研究[D]. 吳長風.吉林大學 2019
[2]商用車被動安全性結構設計研究[D]. 陸善彬.吉林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客車正碰前部結構變形模式分析及改進研究[D]. 楊佳宙.吉林大學 2019
[2]大客車正碰安全性及法規(guī)評價方法研究[D]. 暢世為.湖南大學 2010
[3]薄壁梁動態(tài)撞擊的變形吸能特性的仿真與分析[D]. 劉中華.吉林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060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36060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