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淮麥區(qū)小麥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等位變異檢測
本文關鍵詞:中國黃淮麥區(qū)小麥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等位變異檢測
更多相關文章: 普通小麥 核心種質 籽粒硬度 Puroindoline基因 等位變異
【摘要】:籽粒硬度是小麥品質性狀改良的重要目標之一,研究黃淮麥區(qū)核心種質資源小麥籽粒硬度基因型分布規(guī)律,能夠為中國小麥品質改良和種質資源利用提供信息。以來自中國黃淮麥區(qū)的244份小麥核心種質為材料,采用單籽粒谷物特性測試儀和特異引物的PCR擴增對其SKCS硬度及其基因型進行鑒定。結果表明,黃淮麥區(qū)小麥核心種質資源以硬質類型為主,占總參試材料的56.6%,其硬質麥基因型共有Pina-D1b、Pina-D1r、Pina-D1s、Pina-D1l、Pinb-D1b、Pinb-D1p、Pinb-D1ac、Pinb-D1e、Pinb-D1t和Pinb-D1u共10種單倍型,其分布比例分別為2.1%、5.3%、4.5%、0.8%、25.8%、15.7%、0.4%、0.4%、0.8%和0.8%?梢钥闯,Pinb-D1p在參試材料硬質麥中占據(jù)主導地位,PINA蛋白缺失類型也有廣泛的分布。不同來源小麥品種籽粒硬度基因型分布表明,山西、河南、云南和新疆小麥品種籽粒硬度基因型較為豐富。不同類型小麥品種籽粒硬度基因型分布表明,農家種小麥籽粒硬度基因型更為豐富。在各Puroindoline變異類型中,擁有PINA-null類型的小麥品種SKCS籽粒硬度顯著高于擁有Pinb-D1b和Pinb-D1p類型的小麥品種。本項研究表明黃淮麥區(qū)核心種質資源具有豐富的籽粒硬度主效基因變異類型,結合先前研究中認為的PINA-null類型的磨粉品質和面包烘烤品質均劣于Pinb-D1b類型,但擁有相對較好的印度薄餅加工品質,因此品質育種過程中可依據(jù)育種目標有選擇的利用黃淮麥區(qū)小麥核心種質資源。
【作者單位】: 河南農業(yè)大學農學院河南省糧食作物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小麥玉米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普通小麥 核心種質 籽粒硬度 Puroindoline基因 等位變異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370031) 國家973發(fā)展規(guī)劃(2014CB160303;2014CB138105) 河南省高?萍紕(chuàng)新團隊項目(14IRTSTHN010)共同資助
【分類號】:S512.1
【正文快照】: *通訊作者,chf0088@163.comDetection of Allelic Variation of Puroindoline Genes in Collections of BreadWheat from Yellow and Huai Wheat RegionLiu Hongmei Zhu Zibo Tian Qiuzhen Wang Yongyan Zhang Lingran Dong Zhongdong Zhao Lei CuiDangqun Chen Feng*National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洪文,王岳光,胡文明;小麥品種籽粒硬度的研究進展[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劉麗;于亞雄;郭世華;胡銀星;楊金華;程耿;;云南低緯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對小麥籽粒硬度的影響研究[J];西南農業(yè)學報;2006年04期
3 田素梅;;兩種小麥籽粒硬度測定方法比較試驗[J];糧油倉儲科技通訊;2012年04期
4 李慶春,李宗智,常文鎖,范欣煥;近紅外漫反射光譜法測定小麥籽粒硬度[J];作物品種資源;1991年04期
5 張玉良,王文真,王光瑞;小麥籽粒硬度測定方法的研究[J];作物雜志;1992年03期
6 王立秋,盧少源,李宗智;小麥籽粒硬度研究[J];麥類作物學報;1994年01期
7 陳鋒,李根英,耿洪偉,夏蘭芹,夏先春,何中虎;小麥籽粒硬度及其分子遺傳基礎研究回顧與展望[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5年06期
8 郭世華,何中虎,馬慶,王洪剛;小麥籽粒硬度研究進展[J];麥類作物學報;2005年02期
9 郭世華;劉麗;于亞雄;馬慶;楊金華;程耿;胡銀星;;中國冬播麥區(qū)小麥品種籽粒硬度的變異分析[J];西南農業(yè)學報;2006年03期
10 丁茂予;馬傳喜;夏先春;陳鋒;司紅起;;普通小麥籽粒硬度的分子標記研究[J];麥類作物學報;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羅立廷;姜澤群;崔翠菊;苗英杰;汪越勝;楊廣笑;何光源;;麥族硬度基因分子進化及puroindoline A基因表達研究[A];湖北省植物生理學會第十五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郭世華;何中虎;夏蘭芹;王洪剛;張慶祝;;我國春小麥品種籽粒硬度等位變異的STS檢測[A];2003年全國作物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耿洪偉;何中虎;夏蘭芹;陳新民;張慶祝;王德森;;花粉管通道法獲得轉外源puroindoline基因小麥[A];2004’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會議資料[C];2004年
4 郭世華;劉麗;于亞雄;何中虎;;小麥籽粒硬度Friabilin蛋白SDS-PAGE生化標記研究[A];云南省作物學會2000—2003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郭世華;中國小麥籽粒硬度的生化和分子標記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3年
2 常成;小麥及近緣種屬籽粒硬度、多酚氧化酶性狀的分子機理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3 陳明潔;山羊草籽粒硬度分子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李引;Puroindoline及其與1Ax1組合對小麥籽粒硬度和食品加工品質參數(shù)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張業(yè)倫;普通小麥重要品質性狀的QTL定位[D];安徽農業(yè)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翠平;小麥籽粒硬度及其與面包品質的關系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4年
2 霍華蕾;從山羊草中分離小麥籽粒硬度主效基因突變體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張佳;小麥籽粒硬度基因RNAi表達載體構建[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鄭明輝;中國粗山羊草中新型puroindoline基因的克隆及分析[D];河南大學;2011年
5 李志業(yè);黃淮麥區(qū)小麥品種(系)籽粒硬度相關性狀分析及Gsp-1基因SNP變異與籽粒硬度的關聯(lián)性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6 張福彥;小麥籽粒硬度相關基因分子鑒定及PINA蛋白缺失分子機制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1年
7 李向楠;小麥籽粒硬度相關基因的鑒定及其與產量品質性狀的關聯(lián)分析[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4年
8 李歡歡;小麥籽粒硬度基因型與品質關系分析以及PINA蛋白缺失分子機制的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3年
9 劉德安;Friabilin蛋白與小麥籽粒硬度和面團性狀的關系及山東小麥Pinb基因型的鑒定[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7年
10 岳淑芳;小麥籽粒硬度及其Pinb-D1a和Pinb-D1b基因分子標記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7560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75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