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固碳微生物豐度和群落結構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4-28 00:18
本文通過田間試驗,采用常規(guī)測定方法結合熒光定量PCR和T-RFLP技術,系統(tǒng)研究了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受體玉米DBN318和常規(guī)玉米先玉335對土壤固碳微生物豐度及群落結構的影響,豐富轉基因玉米的環(huán)境風險性研究內容,為綜合評價轉基因玉米的環(huán)境安全性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在試驗研究期間,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受體玉米和常規(guī)玉米對土壤硝態(tài)氮、土壤銨態(tài)氮、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機質、土壤含水量、土壤速效磷和土壤pH均無顯著差異(P>0.05)。2、在試驗研究期間,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受體玉米和常規(guī)玉米對土壤有機碳、土壤水溶性有機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無顯著影響。對土壤易氧化有機碳在2016年拔節(jié)期和完熟期存在顯著差異(P<0.05)。土壤有機碳及易變組分與土壤理化性質間進行CCA分析,結果表明,土壤銨態(tài)氮、土壤硝態(tài)氮、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機質、土壤含水量和土壤pH與土壤有機碳及易變組分含量密切相關。3、在試驗研究期間,轉cry1Ab和epsps基...
【文章來源】:天津農學院天津市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轉基因作物發(fā)展現狀
1.2 轉基因作物種植對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
1.2.1 轉基因作物對土壤有機碳及其易變組分影響
1.2.2 轉基因作物對土壤碳循環(huán)相關酶活性影響
1.2.3 轉基因作物對土壤微生物群落影響
1.2.4 轉基因作物對土壤動物的影響
1.3 固碳微生物研究進展
1.4 研究背景與意義
第二章 研究區(qū)概括及研究內容
2.1 研究區(qū)概括
2.2 試驗樣地設置
2.3 研究內容
2.4 技術路線
第三章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理化性質和土壤有機碳及易變組分的影響
3.1 材料與方法
3.1.1 試驗樣地設置
3.1.2 主要儀器
3.1.3 土壤樣品采集和處理
3.1.4 土壤理化性質測定方法
3.1.5 土壤有機碳及易變組分測定方法
3.1.6 數據分析
3.2 結果與分析
3.2.1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pH、有機質含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響
3.2.2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種植對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
3.2.3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總有機碳的影響
3.2.4 轉Cry1Ab和epsps玉米C0030.3.5對土壤易氧化有機碳的影響
3.2.5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水溶性有機碳的影響
3.2.6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響
3.2.7 土壤有機碳及易變組分與土壤理化因子的CCA分析
3.3 討論
3.4 結論
第四章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碳循環(huán)相關酶活性的影響
4.1 材料與方法
4.1.1 試驗樣地設置
4.1.2 試驗儀器
4.1.3 土壤樣品采集和處理
4.1.4 土壤碳循環(huán)關鍵酶活性測定方法
4.1.5 數據分析
4.2 結果與分析
4.2.1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纖維素酶活性的影響
4.2.2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過氧化物酶活性的影響
4.2.3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4.3 討論
4.4 小結
第五章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結構及豐度的影響
5.1 材料與方法
5.1.1 試驗樣地設置
5.1.2 選用試劑
5.1.3 主要儀器
5.1.4 土壤樣品采集和處理
5.1.5 土壤理化性質測定
5.1.6 土壤總DNA提取
5.1.7 末端限制性長度多態(tài)性分析(T-RFLP)
5.1.8 定量PCR分析
5.2 結果與分析
5.2.1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豐度及結構的影響
5.2.1.1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5.2.1.2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5.2.1.2 土壤固碳功能基因群落與土壤理化因子的CCA分析
5.2.1.3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固碳微生物cbbL基因豐度的影響
5.2.1.4 土壤固碳微生物功能基因cbbL的PCA分析
5.3 討論
5.4 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164424
【文章來源】:天津農學院天津市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轉基因作物發(fā)展現狀
1.2 轉基因作物種植對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
1.2.1 轉基因作物對土壤有機碳及其易變組分影響
1.2.2 轉基因作物對土壤碳循環(huán)相關酶活性影響
1.2.3 轉基因作物對土壤微生物群落影響
1.2.4 轉基因作物對土壤動物的影響
1.3 固碳微生物研究進展
1.4 研究背景與意義
第二章 研究區(qū)概括及研究內容
2.1 研究區(qū)概括
2.2 試驗樣地設置
2.3 研究內容
2.4 技術路線
第三章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理化性質和土壤有機碳及易變組分的影響
3.1 材料與方法
3.1.1 試驗樣地設置
3.1.2 主要儀器
3.1.3 土壤樣品采集和處理
3.1.4 土壤理化性質測定方法
3.1.5 土壤有機碳及易變組分測定方法
3.1.6 數據分析
3.2 結果與分析
3.2.1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pH、有機質含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響
3.2.2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種植對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
3.2.3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總有機碳的影響
3.2.4 轉Cry1Ab和epsps玉米C0030.3.5對土壤易氧化有機碳的影響
3.2.5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水溶性有機碳的影響
3.2.6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響
3.2.7 土壤有機碳及易變組分與土壤理化因子的CCA分析
3.3 討論
3.4 結論
第四章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碳循環(huán)相關酶活性的影響
4.1 材料與方法
4.1.1 試驗樣地設置
4.1.2 試驗儀器
4.1.3 土壤樣品采集和處理
4.1.4 土壤碳循環(huán)關鍵酶活性測定方法
4.1.5 數據分析
4.2 結果與分析
4.2.1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纖維素酶活性的影響
4.2.2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過氧化物酶活性的影響
4.2.3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4.3 討論
4.4 小結
第五章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結構及豐度的影響
5.1 材料與方法
5.1.1 試驗樣地設置
5.1.2 選用試劑
5.1.3 主要儀器
5.1.4 土壤樣品采集和處理
5.1.5 土壤理化性質測定
5.1.6 土壤總DNA提取
5.1.7 末端限制性長度多態(tài)性分析(T-RFLP)
5.1.8 定量PCR分析
5.2 結果與分析
5.2.1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豐度及結構的影響
5.2.1.1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5.2.1.2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5.2.1.2 土壤固碳功能基因群落與土壤理化因子的CCA分析
5.2.1.3 轉Cry1Ab和epsps基因玉米C0030.3.5對土壤固碳微生物cbbL基因豐度的影響
5.2.1.4 土壤固碳微生物功能基因cbbL的PCA分析
5.3 討論
5.4 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1644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1644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