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技術背景下新生命倫理的構(gòu)建何以可能——基于《老子》“反”生命倫理的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1-04-27 02:47
現(xiàn)代基因技術引發(fā)了新一輪對生命問題的關注,人類可能需要重新提倡一種新的生命倫理,以回應基因技術向人類生命提出的一系列挑戰(zhàn)!独献印分刑N含著豐富的生命倫理思想,其中"反"這一范疇,以"相應相成"的動態(tài)平衡關系,表明人類未來生命形態(tài)的存在可能性;以"生命自化"的運動內(nèi)在動力,辨別技術干預生命的合理性邊界;以"正言若反"的逆向思維方式,啟發(fā)生命倫理在基因技術發(fā)展中的積極作用;以"復歸其根"的生命本根與本質(zhì),揭示生命價值真正指向,為新生命倫理的構(gòu)建提供了理論的可能與現(xiàn)實的指導。
【文章來源】:自然辯證法通訊. 2020,42(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引 言
二、新生命形態(tài)的存在根據(jù):反者,道之動
三、新生命規(guī)范制定的原則:正言若反
(1)以相對性語言形式,提出生命規(guī)范的應當與堅守,即“知其白,守其黑”(第二十八章)
(2)以“否定性”語言形式,提出生命倫理在技術活動中的作用,即“處無為之事”(第二章)
(3)以隱喻性語言形式,提出“科學人”應該遵守的道德原則,即“上善若水!保ǖ诎苏拢
四、新生命倫理的價值指向:復歸其根
1.人性的自然
2.生命的本真
3.生命的自由
五、結(jié)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類基因編輯與基因本質(zhì)主義——以CRISPR技術在人類胚胎中的應用為例[J]. 陸俏穎.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9(07)
[2]試論人類基因編輯的倫理界限——從道德、哲學和宗教的角度看“賀建奎事件”[J]. 陳曉平.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9(07)
[3]“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倫理爭議與規(guī)制原則探微[J]. 高良,楊愛華,朱亞宗.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9(07)
[4]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考究——基于人的完整性視域[J]. 陶應時,王國豫.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2019(01)
[5]我們需要一種新的生命哲學[J]. 孫周興. 探索與爭鳴. 2018(12)
[6]“自造人”:主體性思維的極端夢想[J]. 趙汀陽. 探索與爭鳴. 2018(12)
[7]CRISPR/Cas9的應用及脫靶效應研究進展[J]. 鄭武,谷峰. 遺傳. 2015(10)
[8]生命倫理如何為后人類時代的道德辯護——以“人類基因干預技術”的倫理為例進行的討論[J]. 田海平.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1(04)
本文編號:3162614
【文章來源】:自然辯證法通訊. 2020,42(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引 言
二、新生命形態(tài)的存在根據(jù):反者,道之動
三、新生命規(guī)范制定的原則:正言若反
(1)以相對性語言形式,提出生命規(guī)范的應當與堅守,即“知其白,守其黑”(第二十八章)
(2)以“否定性”語言形式,提出生命倫理在技術活動中的作用,即“處無為之事”(第二章)
(3)以隱喻性語言形式,提出“科學人”應該遵守的道德原則,即“上善若水!保ǖ诎苏拢
四、新生命倫理的價值指向:復歸其根
1.人性的自然
2.生命的本真
3.生命的自由
五、結(jié)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類基因編輯與基因本質(zhì)主義——以CRISPR技術在人類胚胎中的應用為例[J]. 陸俏穎.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9(07)
[2]試論人類基因編輯的倫理界限——從道德、哲學和宗教的角度看“賀建奎事件”[J]. 陳曉平.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9(07)
[3]“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倫理爭議與規(guī)制原則探微[J]. 高良,楊愛華,朱亞宗.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9(07)
[4]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考究——基于人的完整性視域[J]. 陶應時,王國豫.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2019(01)
[5]我們需要一種新的生命哲學[J]. 孫周興. 探索與爭鳴. 2018(12)
[6]“自造人”:主體性思維的極端夢想[J]. 趙汀陽. 探索與爭鳴. 2018(12)
[7]CRISPR/Cas9的應用及脫靶效應研究進展[J]. 鄭武,谷峰. 遺傳. 2015(10)
[8]生命倫理如何為后人類時代的道德辯護——以“人類基因干預技術”的倫理為例進行的討論[J]. 田海平.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1(04)
本文編號:31626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1626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