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黃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和1B/1R異位相關基因的分子標記檢測
發(fā)布時間:2021-01-25 04:47
利用與黃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1B/1R異位系性狀相關的分子標記對158份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材料進行分析,從而了解其色澤品質狀況,并為高白度、低PPO活性小麥育種提供優(yōu)異親本資源。結果表明,低PPO活性相關等位基因Ppo-A1b和Ppo-D1a的分布頻率分別為57.6%和67.7%,低黃色素含量相關等位變異Psy-A1b和Psy-B1b的頻率分別為47.5%和60.1%,高黃色素含量相關等位基因Psy-B1c的出現(xiàn)頻率為5.1%,1B/1R異位系的分布頻率為21.5%。158份材料中同時攜帶低黃色素含量、低PPO活性等位變異組合,且為非1B/1R異位系的材料有16份,頻率為10.1%,可用于高白度面粉小麥品種的選育。
【文章來源】: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6,55(23)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基因組DNA的提取
1.3 分子標記檢測
2 結果與分析
2.1 1B/1R異位系的分子標記檢測
2.2 PPO活性基因的分子標記檢測
2.3 黃色素含量相關基因的分子標記檢測
2.4 聚合優(yōu)異色澤等位基因材料的篩選
3 小結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04份甘肅小麥品種主要品質基因的分子標記檢測[J]. 柳娜,曹東,王世紅,楊文雄. 西北農業(yè)學報. 2016(03)
[2]甘肅小麥品種(系)面制品色澤相關基因的分布規(guī)律[J]. 楊芳萍,劉亞男,郭瑩,馮楠,何中虎,李志虎,夏先春. 麥類作物學報. 2015(08)
[3]甘肅冬小麥品種(系)面筋強度、黃色素含量和PPO活性相關基因的分子檢測[J]. 周喜旺,宋建榮,岳維云,張耀輝,曹世勤,呂莉莉,劉鴻燕,王娜,南海,趙尚文. 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5(03)
[4]四川小麥品種淀粉特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黃色素含量相關基因的分子標記鑒定[J]. 李式昭,鄭建敏,伍玲,李俊,蒲宗君,朱華忠. 分子植物育種. 2015(05)
[5]四川小麥品種高、低分子量麥谷蛋白基因和1B/1R易位的分子標記鑒定[J]. 李式昭,鄭建敏,伍玲,李俊,蒲宗君,朱華忠. 麥類作物學報. 2014(12)
[6]新疆小麥Psy-A1、Ppo-A1、Ppo-D1、TaLox-B1等位變異對面粉色澤的影響[J]. 相吉山,穆培源,桑偉,徐紅軍,聶迎彬,崔鳳娟,莊麗,韓新年,鄒波. 作物學報. 2015(01)
[7]新疆的小麥品種(系)麥谷蛋白優(yōu)質亞基分布規(guī)律研究[J]. 相吉山,穆培源,桑偉,徐紅軍,莊麗,聶迎彬,崔鳳娟,鄒波.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14(06)
[8]小麥品種(系)籽粒LOX活性與部分品質性狀關系的研究[J]. 吳萍,陳瑞瑞,任得強,鄭文寅,張文明,姚大年. 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3(04)
[9]普通小麥籽粒LOX、PPO活性和類胡蘿卜素含量變異及對全麥粉色澤的影響[J]. 鄭文寅,汪帆,司紅起,張文明,姚大年.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3(06)
[10]小麥PPO基因等位變異及面粉白度特性分析[J]. 王蕾,高翔,陳其皎,李曉燕,董劍,趙萬春,魏慧,石引剛,陳良國. 西北農業(yè)學報. 2012(12)
本文編號:2998598
【文章來源】: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6,55(23)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基因組DNA的提取
1.3 分子標記檢測
2 結果與分析
2.1 1B/1R異位系的分子標記檢測
2.2 PPO活性基因的分子標記檢測
2.3 黃色素含量相關基因的分子標記檢測
2.4 聚合優(yōu)異色澤等位基因材料的篩選
3 小結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04份甘肅小麥品種主要品質基因的分子標記檢測[J]. 柳娜,曹東,王世紅,楊文雄. 西北農業(yè)學報. 2016(03)
[2]甘肅小麥品種(系)面制品色澤相關基因的分布規(guī)律[J]. 楊芳萍,劉亞男,郭瑩,馮楠,何中虎,李志虎,夏先春. 麥類作物學報. 2015(08)
[3]甘肅冬小麥品種(系)面筋強度、黃色素含量和PPO活性相關基因的分子檢測[J]. 周喜旺,宋建榮,岳維云,張耀輝,曹世勤,呂莉莉,劉鴻燕,王娜,南海,趙尚文. 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5(03)
[4]四川小麥品種淀粉特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黃色素含量相關基因的分子標記鑒定[J]. 李式昭,鄭建敏,伍玲,李俊,蒲宗君,朱華忠. 分子植物育種. 2015(05)
[5]四川小麥品種高、低分子量麥谷蛋白基因和1B/1R易位的分子標記鑒定[J]. 李式昭,鄭建敏,伍玲,李俊,蒲宗君,朱華忠. 麥類作物學報. 2014(12)
[6]新疆小麥Psy-A1、Ppo-A1、Ppo-D1、TaLox-B1等位變異對面粉色澤的影響[J]. 相吉山,穆培源,桑偉,徐紅軍,聶迎彬,崔鳳娟,莊麗,韓新年,鄒波. 作物學報. 2015(01)
[7]新疆的小麥品種(系)麥谷蛋白優(yōu)質亞基分布規(guī)律研究[J]. 相吉山,穆培源,桑偉,徐紅軍,莊麗,聶迎彬,崔鳳娟,鄒波.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14(06)
[8]小麥品種(系)籽粒LOX活性與部分品質性狀關系的研究[J]. 吳萍,陳瑞瑞,任得強,鄭文寅,張文明,姚大年. 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3(04)
[9]普通小麥籽粒LOX、PPO活性和類胡蘿卜素含量變異及對全麥粉色澤的影響[J]. 鄭文寅,汪帆,司紅起,張文明,姚大年.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3(06)
[10]小麥PPO基因等位變異及面粉白度特性分析[J]. 王蕾,高翔,陳其皎,李曉燕,董劍,趙萬春,魏慧,石引剛,陳良國. 西北農業(yè)學報. 2012(12)
本文編號:29985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9985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