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肽核酸鉗制PCR技術檢測結直腸癌患者血漿PIK3CA基因突變
【學位單位】:濟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6
【中圖分類】:R735.34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號表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臨床標本收集及處理
2.2 材料與試劑
2.3 實驗方法
第三章 結果
3.1 DLD-1、HCT116和A549細胞PI3KCA基因的突變分析
3.2 PIK3CA基因E545K和H1047R位點突變的檢測限度
3.3 PNA-PCR聯(lián)合Sanger測序法檢測血液循環(huán)PI3KCA基因突變
3.4 血液循環(huán)PIK3CA基因突變與結直腸病人臨床參數(shù)的相關性
3.5 PNA-PCR技術直接檢測血液循環(huán)PIK3CA基因突變
第四章 討論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粵敏;徐韞健;;PIK3CA基因突變狀態(tài)在乳腺癌不同臨床病理特征中的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年15期
2 鄭曉彬;吳標;莊武;蔣侃;苗茜;許春偉;;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PIK3CA基因突變的臨床特征和預后[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7年05期
3 張思瑾;張磊;王吉;張波;;遺傳性果糖不耐受1例及其父母常見基因突變檢測[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8年12期
4 張軍,宋亮年;LSSP-PCR—篩選基因突變的簡易方法[J];生命的化學(中國生物化學會通訊);1996年04期
5 徐湘民;張基增;;PCR技術在檢測基因突變中的新進展[J];國外醫(yī)學.遺傳學分冊;1991年06期
6 郝蘭香;潘超;蔡建春;;胃癌組織中PIK3CA基因熱點突變篩查及臨床意義[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4年12期
7 楊素紅;基因突變研究進展:PCR技術的應用[J];癌變.畸變.突變;1994年05期
8 王惠琛,邢瑞云,夏壽萱;用多引物PCR分析γ射線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細胞hprt基因突變[J];生物化學雜志;1996年02期
9 楊小蓉;陳少蓮;盧景輝;丁彩屏;;熒光定量PCR檢測結核桿菌PncA基因突變研究[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3年12期
10 劉宏斌;李洪濤;趙青川;韓曉鵬;朱萬坤;蘇琳;;PIK3CA基因突變及PTEN表達與西妥昔單抗療效的關系[J];科技導報;2012年1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麗燕;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患者二次基因突變促進克隆增殖的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8年
2 潘巍;KRAS基因突變預測非小細胞肺癌預后和療效的Meta分析[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李冉;Laron綜合征患者臨床特征總結及生長激素受體基因突變的細胞學功能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8年
4 劉瀟衍;ALK陽性肺癌患者克唑替尼療效的影響因素和免疫微環(huán)境探索[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8年
5 王鵬姣;食管鱗癌基因組拷貝數(shù)改變和多基因熱點突變與臨床病理因素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8年
6 李玲玲;數(shù)學模型在癌癥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8年
7 于湛;喉癌細胞外基質中與轉移相關的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4年
8 孟艷;UT-B基因突變家族的基因型分析、家系調查及相關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9 李洪軍;遺傳性尿崩癥發(fā)病機理的分子遺傳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饒朝龍;ras基因DNA損傷檢測方法及環(huán)境化學物致癌分子機制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倩;超敏肽核酸鉗制PCR技術檢測結直腸癌患者血漿PIK3CA基因突變[D];濟南大學;2016年
2 李學琴;酶切富集PCR-焦磷酸測序技術檢測NSCLC患者癌組織及外周血KRAS基因突變[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4年
3 張雯雯;NSCLC驅動基因突變共存型的篩查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7年
4 郭敏;狐貍毛色基因TYR、CBD103、MITF啟動子活性探究[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8年
5 董旭;應用CRISPR/Cas9和NgAgo兩種基因編輯技術產生具有雜合突變的FOP FF-iPSCs[D];河北大學;2017年
6 齊傳翔;MSTN基因編輯豬安全性評價[D];揚州大學;2018年
7 朱琳;連云港地區(qū)結核分枝桿菌耐性和基因突變位點分析[D];蘇州大學;2018年
8 宋巖巖;EGFR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的研制及應用[D];長春理工大學;2018年
9 黃雅麗;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患者相關基因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8年
10 田雨露;伴7個基因突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824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882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