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生育酚合成過程中相關(guān)基因的作用分析
【圖文】:
蓖麻(Ricinus communis L.,2n=20),屬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 蓖麻屬(Ricinus)是一種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雙子葉植物(邱麗俊 2014)。蓖麻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極強,因此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基因組大小不大不小,,約 350Mb(Foster et al 2005)。研究表明,世界范圍的蓖麻種子的遺傳多樣性較低(Allan et al 2008; Foster et al 2010)蓖麻在武漢可作 1-2 年生作物栽培,株高可達 4 米,莖桿有白粉,葉片互生,葉柄很長,葉片掌裂狀。莖頂端生圓錐花序雌雄花生長在同一花序上,雌花生于頂端,雌蕊 3 條,柱頭 2 裂,紅色,子房下位,3 室,無花被;雄花基本都位雌花下面,雄蕊有很多,聚生在一起。開花數(shù)量多,每個花穗上有幾十朵花,每朵花可開 3-5天。蒴果中有三粒種子,蒴果表面光滑或帶刺,種子腎形,有條狀斑紋。種子中胚乳所占比例遠大于胚,且種子的整個發(fā)育過程中胚和胚乳中都沒有葉綠素的存在,呈現(xiàn)白色(圖 1)。武漢地栽花期可以從 5 月開花至 12 月,果期最長可從 6 月持續(xù)到第二年開花前夕。
添底物而言可以分成兩部分,增添 PDP 的含量或 HGA 的含量底物的含量。擬南芥純合突變體 vte5 的種子與野生型種子相比 0.8 倍 (Valentin 2006)。人們在甘藍型油菜中超表達可以控制以類胡蘿卜素的前體物質(zhì)酶:茄紅素合酶的基因,得到的結(jié)果顯類胡蘿卜素含量提高了 50 倍。以上的研究中生育酚含量的增加于 GGDP 轉(zhuǎn)化成 PDP 的這個步驟是有限制的。后又有科研人員HLSYN 種子中生育酚的含量是野生型擬南芥種子中含量的 0.2 合起來說明了在植物有葉綠體的組織中合成生育酚合成底物PDP 在 GGR 的催化作用下被還原成 PDP 和葉綠素降解途徑,這合成 PDP 途徑是葉綠素降解途徑,占到 80%(圖 4)。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565.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余艷琳;朱恒;于宏;徐福華;;蓖麻的發(fā)展與栽培[J];江西林業(yè)科技;2014年03期
2 張云萬;王偉東;劉偉;王海輝;王立群;顧廣霞;蘇江順;王輝;;吉林省蓖麻產(chǎn)業(yè)動態(tài)及發(fā)展前景[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3 范興福;宋淑敏;田保明;李旭嬌;師恭耀;裴振強;王伯楠;高樹廣;;油料作物種子維生素E基因工程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9年10期
4 袁明雪;黃象男;韓紹印;席宇;翁海波;;天然維生素E的研究進展[J];生物學雜志;2008年03期
5 葛穎華;鐘曉明;;維生素C和維生素E抗氧化機制及其應用的研究進展[J];吉林醫(yī)學;2007年05期
6 黃智明;翁海波;席宇;韓紹印;王時征;;轉(zhuǎn)入HPT1基因的油菜種子中維生素E含量的提高[J];植物生理學通訊;2006年05期
7 張彩麗,賀學禮;天然生育酚的結(jié)構(gòu)、生物合成和功能[J];生物學雜志;2005年04期
8 應豪,王德芬;蓖麻油在產(chǎn)科的應用[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1999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恒;萜類化合物MEP生物合成途徑中關(guān)鍵酶1-脫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和1-脫氧-D-木酮糖-5-磷酸還原異構(gòu)化酶的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2 任薇薇;生菜維生素E生物合成途徑基因LsHPPD和LsHPT的克隆及轉(zhuǎn)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羅婷婷;油棕果肉脂肪酸、維生素E組分含量及相關(guān)基因功能的分析[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2 周元委;葉綠素合成酶基因在甘藍型油菜及擬南芥種子生育酚合成過程中的作用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3 柴玉瓊;利用維生素E生物合成相關(guān)基因調(diào)控大麥生育酚含量及其組成[D];浙江大學;2015年
4 祁偉;應用ISSR與SRAP分子標記繪制紅麻與蓖麻DNA指紋圖譜[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8年
5 郭娟;擬南芥生育酚環(huán)化酶基因(VTE1)與煙草維生素E含量和抗性關(guān)系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6 王桂榮;長江流域油菜V_E、脂肪酸及Xin1 CMS恢保關(guān)系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7 張秀妍;海鞘油脂提取工藝及其氧化穩(wěn)定性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6203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62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