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蟲基因Cry8-like在大豆中的遺傳轉化及抗蟲性初步鑒定
本文選題:大豆 + Cry-like基因 ; 參考:《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7年02期
【摘要】:利用無縫克隆技術把抗蟲基因Cry8-like重組到pCAMBIA3301載體上,成功構建了含有抗草銨膦篩選標記的植物表達載體pCAMBIA3301-RSP-Cry8-like-nos。將該載體通過農(nóng)桿菌介導法轉入兩個受體大豆品種吉農(nóng)28和吉農(nóng)42中,經(jīng)PCR檢測,吉農(nóng)28和吉農(nóng)42分別獲得了17株和13株T_1陽性植株,36株和25株T_2陽性植株。T_2轉基因植株Southern雜交結果顯示,目的基因以單拷貝的形式整合到大豆基因組中。熒光定量PCR檢測結果表明,Cry8-like在轉基因植株幼根得到了表達,而非轉化受體對照未檢測到熒光信號。室內(nèi)抗暗黑鰓金龜幼蟲鑒定結果表明,轉基因植株提高了抗暗黑鰓金龜幼蟲的能力。
[Abstract]:A plant expression vector pCAMBIA3301-RSP-Cry8-like-nos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by means of seamless cloning of the insect-resistant gene Cry8-like into the pCAMBIA3301 vector, and the plant expression vector pCAMBIA3301-RSP-Cry8-like-nos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e vector was transferr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nto two recipient soybean varieties, Jinong 28 and Jinong 42, and detected by PCR. The results of Southern hybridization of 17 and 13 TST-1 positive plants and 25 T2 positive plants respectively showed that the target gene was integrated into soybean genome in the form of single cop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analysis showed that Cry8-like was expressed in the young roots of transgenic plants, but no fluorescence signal was detected in non-transformed receptor control.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identification showed that transgenic plants c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larva resistance.
【作者單位】: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學院;
【基金】: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2016ZX08004-004-003)
【分類號】:S435.6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秦飛,李云峴,楊學民,周正標;林木抗蟲性及測定方法的研究[J];林業(yè)科技;2001年01期
2 陳竹林,王任初,陳大洲,熊美珍;抗蟲水稻的抗蟲性試驗初報[J];江西農(nóng)業(yè)科技;2004年01期
3 高熹,潘賢麗;煙草抗蟲性研究進展[J];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2004年06期
4 李廣京;劉棟;;作物抗蟲性的反應類型及抗蟲效果的提高[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5 夏基康;作物抗蟲性的應用及研究的動向[J];昆蟲知識;1964年02期
6 胡文繡;國外農(nóng)作物抗蟲性研究的進展[J];昆蟲知識;1978年05期
7 張志濤;水稻品種抗蟲性篩選中的有選擇和無選擇問題[J];植物保護;1986年06期
8 湯德良,王武剛;植物誘導抗蟲性[J];世界農(nóng)業(yè);1994年08期
9 鄭世英;植物的抗蟲性[J];生物學教學;2003年03期
10 ;植物的抗蟲性[J];云南農(nóng)業(yè)科技;197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曹桂艷;劉艷珍;孫長君;;轉Bt基因棉的抗蟲性及棉田害蟲綜合防治策略[A];中國棉花學會2005年年會暨青年棉花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2 李萍;王R[;_5青文;;利用胚軸切斷法誘導棉花抗蟲性的研究[A];’98海峽兩岸害蟲生物防治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1998年
3 焦曉國;張國安;涂巨民;崔旭紅;;轉Bt基因水稻抗蟲性測定[A];華中昆蟲研究(第一卷)[C];2002年
4 易繼東;鄭家望;易繼啟;雷振東;;幾種抗蟲棉對棉鈴蟲抗蟲性表現(xiàn)初探[A];棉花重大病蟲統(tǒng)一防治的理論與實踐[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正確認識抗蟲棉的抗蟲性[N];山東科技報;2005年
2 省農(nóng)業(yè)廳 侯立功;買了抗蟲棉為啥不抗蟲[N];山西科技報;2001年
3 余宏章;栽種抗蟲棉注意五要點[N];農(nóng)民日報;2006年
4 吳士平;栽種抗蟲棉注意五要點[N];中華合作時報;2004年
5 湖北人民大垸農(nóng)場種子公司 孫友慶;抗蟲棉不抗蟲原因何在(上)[N];湖北科技報;2002年
6 余宏章;抗蟲棉 抗蟲是相對的[N];瓜果蔬菜報.農(nóng)業(yè)信息周刊;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聰芬;轉基因棉對棉鈴蟲的抗蟲性、高表達及生長發(fā)育的影響[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陳曉;脫落酸在水稻抗褐飛虱中的功能及作用機制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2 許有友;脫落酸對水稻胼胝質(zhì)及其酶的調(diào)節(jié)及在抗褐飛虱中的作用[D];揚州大學;2016年
3 閆瑋玉;轉cryNGc基因水稻的抗蟲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4 李桂玲;玉米轉Bt基因后代的抗蟲性鑒定研究[D];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2年
5 李海燕;我國轉Bt基因抗蟲棉基因型及抗蟲性監(jiān)測[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6 張俊;棉花不同外源基因抗蟲性及對雜種優(yōu)勢的影響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1年
7 崔旭紅;轉Bt基因水稻抗蟲性研究及其對田間昆蟲生物群落的影響[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年
8 劉洋;大豆抗食心蟲性狀及抗蟲性遺傳規(guī)律的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9 焦曉國;轉Bt基因水稻抗蟲性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7776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77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