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和評價
本文關鍵詞: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和評價
更多相關文章: 動物模型 移植物抗宿主病 同種移植 造血干細胞移植
【摘要】:目的采用化療藥物預處理方案建立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并進行評價。方法以BALB/c~(H-2kd)小鼠作為供鼠,C57BL/6~(H-2kb)小鼠為受鼠。對受鼠使用不同的化療藥物進行預處理[方案1:白消安20mg/(kg·d)×4d+環(huán)磷酰胺150mg/(kg·d)×2d;方案2:白消安20 mg/(kg·d)×4d+環(huán)磷酰胺100 mg/(kg·d)×2d],然后經(jīng)尾靜脈注射不同劑量的供鼠脾細胞(6×10~7或4×10~7個)和(或)相同劑量的骨髓細胞(2×10~7個),建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采用嵌合體分析、臨床評分、組織病理學等進行評價。結果采用白消安20mg/(kg·d)×4d+環(huán)磷酰胺150mg/(kg·d)×2d的方案進行預處理、2×10~7個骨髓單個核細胞+6×10~7個脾單個核細胞進行移植可形成較高水平的供受者混合嵌合體。移植物抗宿主病發(fā)生時間多集中在供鼠脾細胞輸注后30~90d,化療藥物劑量大的預處理方案及移植細胞數(shù)高的移植組小鼠的臨床評分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發(fā)生率高于化療藥物劑量小的預處理方案及移植細胞數(shù)少的移植組(P0.05)。模型小鼠腸、肝臟、皮膚、脾臟等器官出現(xiàn)細胞和結構異常、炎癥細胞浸潤等病理改變。結論采用白消安和環(huán)磷酰胺預處理、給予2×10~7個骨髓單個核細胞+6×10~7或4×10~7個脾單個核細胞可形成較穩(wěn)定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為進一步指導臨床治療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奠定了實驗基礎。
【作者單位】: 珠海市人民醫(yī)院兒科;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血液內科;
【關鍵詞】: 動物模型 移植物抗宿主病 同種移植 造血干細胞移植
【基金】:珠海市醫(yī)學科研基金(2015J030)~~
【分類號】:R457.7;R-332
【正文快照】: [Acad J Sec Mil Med Univ,2016,37(12):1501-1505]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為許多惡性血液病的治療提供了根治手段[1]。盡管allo-HSCT技術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因供受者主要或者次要組織相容性抗原存在差異引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丹丹;何明生;;移植物抗宿主病中次要組織相容性抗原作用的研究[J];醫(yī)學綜述;2006年22期
2 孫雪梅;非清髓性造血干細胞移植與移植物抗宿主病[J];江蘇醫(yī)藥;2003年04期
3 郝洪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治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2003年05期
4 梁雪;陳幸華;孔佩艷;張曦;李云龍;李杰平;彭賢貴;王慶余;;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腸道移植物抗宿主病臨床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21期
5 朱婕琳;張鵬;陳福;侯如榮;;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的建立[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01期
6 戈甲;抗T細胞單克隆抗體-菌麻毒素結合物預防移植物抗宿主病[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1985年04期
7 郝蕾;胡盛惠;沈素蕓;;人類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免疫機理[J];國外醫(y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1988年05期
8 陳金國,麥智廣,丁振海,蔡建民;紫色桿菌內毒素對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預防[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1990年05期
9 趙樹銘;林武存;;輻照血液預防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1年08期
10 戴玉琳;;皮膚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免疫狀況[J];國外醫(yī)學.皮膚病學分冊;198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林筱潔;高瑞蘭;倪桂寶;尹利明;董原;;小鼠半相合移植物抗宿主病體內、外實驗體系的建立及其應用[A];2013年國家級“惡性血液系統(tǒng)疾病診治新進展”學習班暨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13年
2 趙杰;黃曉軍;趙翔宇;常英軍;;供者聯(lián)合應用人重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細胞介素-11顯著降低小鼠異基因骨髓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發(fā)生率[A];第11次中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3 李朝虹;徐開林;潘秀英;;體外阻斷CD137-CD137L途徑控制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研究[A];第10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4 汪宇春;劉霆;李英碧;吳謹;;細胞因子基因多態(tài)性與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關系[A];第10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5 夏西燕;高銳;孫盈輝;;CD137及CD137配體的研究進展[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及祿;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療及初步機理探討[D];吉林大學;2011年
2 段連寧;優(yōu)勢化Ⅱ型同種異體T細胞對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的作用[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伏瑞祥;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2 徐全曉;供者未成熟樹突狀細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實驗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8年
3 齊海燕;新型自殺基因系統(tǒng)修飾供者T細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基礎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4 李U,
本文編號:10389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03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