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管理層業(yè)績歸因傾向問題:理論基礎與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上市公司管理層業(yè)績歸因傾向問題:理論基礎與研究進展
更多相關文章: 上市公司管理層 業(yè)績歸因傾向 理論基礎 研究進展
【摘要】:以信息不對稱、委托代理、印象管理、歸因和把關人等理論為基礎,上市公司管理層業(yè)績歸因傾向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國內外學者就業(yè)績歸因傾向的性質和經濟后果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但在具體歸因傾向的識別、自利性歸因的矯正等方面的研究還有待深入。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動站;銅陵學院科研處;
【關鍵詞】: 上市公司管理層 業(yè)績歸因傾向 理論基礎 研究進展
【基金】: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AHSK11-12D332)
【分類號】:F832.51;F272.9
【正文快照】: 企業(yè)是一系列契約的聯(lián)結,上市公司的契約特征尤為突出。為促進各類契約關系順利地締結、維系和調整,各國均要求上市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發(fā)布各種報告,向利益相關者傳達決策相關的信息,通常既有數字金額信息又有文字解釋信息。利益相關者一般對數字金額信息較為敏感,學者們也因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蔣亞朋;劉學波;;上市公司業(yè)績預告信息披露中的歸因行為[J];經濟導刊;2007年S2期
2 孫蔓莉,王化成,凌哲佳;關于公司年報自利性歸因行為的實證研究[J];經濟科學;2005年02期
3 盧佳友;李清;;上市公司盈余信息披露的歸因傾向分析——基于年報的實證研究[J];價值工程;2011年28期
4 孫蔓莉;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印象管理行為[J];會計研究;2004年03期
5 侯峰;王敏;;我國上市公司年報自利性歸因傾向研究[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8年06期
6 孫蔓莉;蔣璐;孫健;;業(yè)績歸因的自利性披露及市場反應研究——匯率單邊升值情境下的紡織業(yè)表現(xiàn)[J];會計研究;2013年04期
7 孫蔓莉;王化成;凌哲佳;;公司報告歸因傾向的拓展研究[J];商業(yè)經濟與管理;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德發(fā);張佳;;年報業(yè)績歸因行為實證研究[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2 馮明;李聰;;印象管理對主觀職業(yè)生涯成功的影響——政治技能的調節(jié)作用[J];華東經濟管理;2011年02期
3 張德容;王振全;鄧志良;;企業(yè)財務披露管理若干問題探析[J];經濟管理;2008年04期
4 王惠芳;;上市公司業(yè)績預告制度執(zhí)行情況分析——基于2007年深市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師;2008年11期
5 譚哲;;會計語言信息披露中的印象管理:國內外文獻綜述[J];經濟研究導刊;2009年24期
6 李娟;;加強企業(y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印象管理[J];經濟研究導刊;2012年13期
7 張進寶;;研究生印象管理的實證研究——基于兩所高校研究生的調查分析[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02期
8 孫振雄;;印象管理在圖書館員管理中的應用[J];新世紀圖書館;2008年02期
9 盧佳友;李清;;上市公司盈余信息披露的歸因傾向分析——基于年報的實證研究[J];價值工程;2011年28期
10 蔡傳里;周潤書;;股權結構與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源于2004-2006年深市公司的證據[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年1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姜曉萍;;以政府制度創(chuàng)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國社會科學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一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占美松;;表外披露概念框架[A];當代會計評論(第2卷第1期)[C];2009年
3 蔣亞朋;;上市公司經營業(yè)績歸因信息披露的市場反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孫蔓莉;蔣璐;孫健;;業(yè)績歸因信息的自利性披露及其股價反應研究——人民幣持續(xù)單邊升值情境下的紡織業(yè)表現(xiàn)[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第25屆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5 姚王信;任志芬;苑澤明;;融資目的的知識產權信息披露:兼談XBRL的相關應用[A];第十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蔣亞朋;王思;;上市公司業(yè)績預告的信息透明度及歸因傾向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第十九屆學術年會(2012)論文集[C];2012年
7 蔣亞朋;趙嬌;趙承剛;;歸因信息對投資者決策影響路徑的結構方程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第十九屆學術年會(2012)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德啟;中國林業(yè)企業(yè)社會責任報告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2 王雪;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行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3 李正;企業(y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4 許新霞;新興委托代理下的侵占與治理[D];武漢大學;2007年
5 陳芳芳;管理層盈余預告信息披露策略及其經濟后果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6 杜曉宇;中國上市公司高管變更期間業(yè)績預告披露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占美松;財務報告信息與表外披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8 杜長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李洪;我國壽險公司表外信息披露實證分析與體系構建[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10 劉華;基于投資者關系視角的公司品牌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燕;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評系統(tǒng)對盈余管理的影響[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2 李曉蕾;企業(yè)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3 李然;領導—成員交換關系和印象管理的交互作用與組織公民行為的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劉秀華;組織印象管理及其相關研究初探[D];河南大學;2011年
5 張星星;公司年報語言設計行為及其實證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曾柳紅;組織中員工的建言行為[D];暨南大學;2011年
7 楊洪芹;斷裂社會化及其修復[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馬儷娜;大學生社交網站使用中的印象管理和自我和諧[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9 池幫友;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及時性實證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10 歐陽雪;會計信息披露印象管理存在[D];復旦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蔣亞朋;劉學波;;上市公司業(yè)績預告信息披露中的歸因行為[J];經濟導刊;2007年S2期
2 孫蔓莉,王化成,凌哲佳;關于公司年報自利性歸因行為的實證研究[J];經濟科學;2005年02期
3 郭振芳;;歸因理論研究綜述[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32期
4 閻達五,孫蔓莉;深市B股發(fā)行公司年度報告可讀性特征研究[J];會計研究;2002年05期
5 薛爽,王鵬;影響上市公司業(yè)績的內部因素分析[J];會計研究;2004年03期
6 孫蔓莉;王竹君;蔣艷霞;;代理問題、公司治理模式與業(yè)績自利性歸因傾向——基于美、中、日三國的數據比較[J];會計研究;2012年01期
7 馮洪全,曾大宏,吳樹暢;試論會計信息在資本市場中的價值[J];會計研究;1999年03期
8 侯峰;王敏;;我國上市公司年報自利性歸因傾向研究[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8年06期
9 孫蔓莉;王化成;凌哲佳;;公司報告歸因傾向的拓展研究[J];商業(yè)經濟與管理;2007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軍;王未;吳維庫;;關于惡意歸因傾向與組織自尊作用機制的研究[J];管理學報;2013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姚本先;徐娟;;小學生學業(yè)歸因傾向調查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文婷;群際接觸和多元認同對歧視歸因傾向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3年
2 王惠卿;海外留守兒童的歸因傾向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3 張娟;中國文化背景下歸因傾向的發(fā)展以及文化內隱理論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楊沈龍;不同社會階層系統(tǒng)公正感的差異及其機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5 陳丹;上市公司管理層業(yè)績歸因傾向及其股價效應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5年
6 陳潤瑤;大學生英語學習歸因傾向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陳麗媛;高中生英語學習歸因傾向的調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陳鳳嬌;新疆烏魯木齊市高中雙語班少數民族學生英語學習歸因傾向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4年
9 于慶荔;高中英語學困生歸因傾向對學習成績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10 鄢海珍;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英語口語歸因傾向調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215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52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