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注意的異動效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5-14 21:49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注意力是一種的稀缺資源,對某一事物的關注是以犧牲對另一事物的注意為條件的。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普通股股票就有2000多只。同時還有各大專業(yè)機構對經(jīng)濟數(shù)據(jù)、政府政策的分析解讀,各種各樣的行業(yè)、個股分析報告等等,琳瑯滿目。要把所有的信息考慮到位,處理所有資料并了解他們代表的意義,完全超出了人類的心智。 那么人類如何在總的精力限額內(nèi),從成千上萬的信息中,選擇合適的關注對象呢?根據(jù)認知心理學的分析,可能有以下幾個標準。首先,當外界對象與自我概念聯(lián)系緊密時,我們?nèi)菀桩a(chǎn)生額外的關注。自我概念是一個人對自身存在的體驗,它包括一個人通過經(jīng)驗、反省和他人的反饋,逐步加深對自身的了解。它是一個有機的認知機構,有態(tài)度、情感、信仰和價值觀等組成,貫穿整個經(jīng)驗和行為,并把個體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特定習慣、能力、思想、觀點等組合起來;其次,選擇性與刺激物的特殊性相關;第三,選擇性與刺激物的強度有關,信息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越多,當然更有可能引起注意;第四,人們更容易對簡單、形象的概念產(chǎn)生更多關注;最后,信息總數(shù)越多,投資者亦會更容易忽視相關信息。 過去的學者也在金融市場中...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 研究范圍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1.5 研究結構
2. 文獻綜述
2.1 傳統(tǒng)金融學的發(fā)展成果
2.1.1 傳統(tǒng)金融學的理論框架
2.1.2 有效市場理論
2.1.3 有效市場理論的實證檢驗
2.2 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2.2.1 自我的概念
2.2.2 認知的過程
2.2.3 認知過程中的偏見
2.2.4 行為和態(tài)度
2.2.5 社會的影響
2.3 行為金融學綜述
2.3.1 行為金融學的誕生和發(fā)展
2.3.2 行為金融學存在的問題
2.3.3 當代行為金融學的現(xiàn)狀
2.4 行為金融學在中國的發(fā)展
2.5 行為金融學的現(xiàn)實意義
3. 異動效應的實證檢驗
3.1 異動效應的理論假設
3.1.1 注意力的研究成果
3.1.2 基于有限注意的異動效應的理論解釋
3.1.3 研究假設
3.2 樣本數(shù)據(jù)
3.3 異動效應的事件分析
3.3.1 事件分析法介紹
3.3.2 事件的定義
3.3.3 事件窗口的選擇
3.3.4 事件模型的選擇
3.3.5 事件結果的說明和解釋
3.3.6 異動效應的進一步說明
4. 異動效應的統(tǒng)計解釋
4.1 異動效應的兩種解釋
4.1.1 極端運動引起的異動效應
4.1.2 上交所公布異動信息引起的異動效應
4.2 兩種效應的實證對比分析
4.2.1 樣本數(shù)據(jù)的選取
4.2.2 樣本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描述
4.2.3 實證方法介紹
4.2.4 結果說明和解釋
5. 總結和展望
5.1 結論
5.2 局限和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致謝
本文編號:3973458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 研究范圍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1.5 研究結構
2. 文獻綜述
2.1 傳統(tǒng)金融學的發(fā)展成果
2.1.1 傳統(tǒng)金融學的理論框架
2.1.2 有效市場理論
2.1.3 有效市場理論的實證檢驗
2.2 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2.2.1 自我的概念
2.2.2 認知的過程
2.2.3 認知過程中的偏見
2.2.4 行為和態(tài)度
2.2.5 社會的影響
2.3 行為金融學綜述
2.3.1 行為金融學的誕生和發(fā)展
2.3.2 行為金融學存在的問題
2.3.3 當代行為金融學的現(xiàn)狀
2.4 行為金融學在中國的發(fā)展
2.5 行為金融學的現(xiàn)實意義
3. 異動效應的實證檢驗
3.1 異動效應的理論假設
3.1.1 注意力的研究成果
3.1.2 基于有限注意的異動效應的理論解釋
3.1.3 研究假設
3.2 樣本數(shù)據(jù)
3.3 異動效應的事件分析
3.3.1 事件分析法介紹
3.3.2 事件的定義
3.3.3 事件窗口的選擇
3.3.4 事件模型的選擇
3.3.5 事件結果的說明和解釋
3.3.6 異動效應的進一步說明
4. 異動效應的統(tǒng)計解釋
4.1 異動效應的兩種解釋
4.1.1 極端運動引起的異動效應
4.1.2 上交所公布異動信息引起的異動效應
4.2 兩種效應的實證對比分析
4.2.1 樣本數(shù)據(jù)的選取
4.2.2 樣本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描述
4.2.3 實證方法介紹
4.2.4 結果說明和解釋
5. 總結和展望
5.1 結論
5.2 局限和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致謝
本文編號:39734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39734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