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消息即壞消息:中國股市的信息不對稱
發(fā)布時間:2021-11-23 18:25
提出了一個擴展的知情交易概率指標(APIN)并證明了其相對于PIN在中國股市上具有更好的信息不對稱測度效力.在內幕交易監(jiān)管存在較大完善空間、并存在較高賣空限制的轉型股市中,信息獲取會成為股票交易獲利的決定性因素.此時,一方面,當投資者無消息時,會認為自己在博弈中處于劣勢地位,此時"無消息即壞消息".投資者在這種情況下會更傾向于賣出股票避免損失.另一方面,"無消息即壞消息"下規(guī)避性投資者賣出股票占總賣出股票的比重會隨著信息不對稱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作為"無消息"投資者,這類投資者會比真正"壞消息"下的賣出者要求更高的賣價,所以其賣出增加會減小買賣價差.這會導致股市信息不對稱指標(APIN)與買賣價差間呈現(xiàn)顯著負相關性,并使得PIN對信息不對稱的度量容易出現(xiàn)偏差(低估偏差大于高估偏差).總之,APIN可以刻畫"無消息即壞消息"下的交易情形,比PIN更精準地度量了中國股市的信息不對稱情況.
【文章來源】:管理科學學報. 2019,22(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0引言
1模型推演
1.1 PIN模型回顧
1.2 APIN模型的提出
1.3 APIN與PIN的比較
1.4 APIN和買賣價差的關系
1.4.1引入μ0和μ'與Easley等[11]的買賣價差形成過程
1.4.2“多信息”情況下賣價決定過程的改變
2實證檢驗
2.1相關的重要事件及樣本日期選取
2.2“無消息”即“壞消息”:相關參數(shù)估計與命題1檢驗
2.3分時期的參數(shù)比較:命題2的再檢驗
2.4 APIN與買賣價差的關系:“消息概率”的作用及命題3的檢驗
2.4.1回歸模型和方法
2.4.2回歸結果
2.5“好消息”概率的影響
3穩(wěn)健性檢驗
3.1分組改變
3.2改變樣本和算法
3.3改變內幕交易期和正常期的計算方法
4結束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透明度與市場效率——基于信息不對稱的適應性學習研究[J]. 方立兵,丁婧. 管理科學學報. 2017(07)
[2]指令驅動市場中非知情交易者的最優(yōu)交易策略[J]. 邴濤,劉善存,張強,趙尚梅. 管理科學學報. 2017(03)
[3]融資融券交易與市場穩(wěn)定性:基于動態(tài)視角的證據(jù)[J]. 劉燁,方立兵,李冬昕,李心丹. 管理科學學報. 2016(01)
[4]融資融券交易制度對中國股市波動率的影響——基于面板數(shù)據(jù)政策評估方法的分析[J]. 陳海強,范云菲. 金融研究. 2015(06)
[5]賣空機制提高了中國股票市場的定價效率嗎?——基于自然實驗的證據(jù)[J]. 李志生,陳晨,林秉旋. 經濟研究. 2015(04)
[6]日間數(shù)據(jù)計算買賣價差的兩種方法之比較與應用[J]. 陳輝. 金融評論. 2014(03)
[7]我國推出融資融券交易促進了標的股票的定價效率嗎?——基于雙重差分模型的實證研究[J]. 許紅偉,陳欣. 管理世界. 2012(05)
[8]滬市知情交易概率(PIN)特征與風險定價能力[J]. 韓立巖,鄭君彥,李東輝. 中國管理科學. 2008(01)
本文編號:3514423
【文章來源】:管理科學學報. 2019,22(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0引言
1模型推演
1.1 PIN模型回顧
1.2 APIN模型的提出
1.3 APIN與PIN的比較
1.4 APIN和買賣價差的關系
1.4.1引入μ0和μ'與Easley等[11]的買賣價差形成過程
1.4.2“多信息”情況下賣價決定過程的改變
2實證檢驗
2.1相關的重要事件及樣本日期選取
2.2“無消息”即“壞消息”:相關參數(shù)估計與命題1檢驗
2.3分時期的參數(shù)比較:命題2的再檢驗
2.4 APIN與買賣價差的關系:“消息概率”的作用及命題3的檢驗
2.4.1回歸模型和方法
2.4.2回歸結果
2.5“好消息”概率的影響
3穩(wěn)健性檢驗
3.1分組改變
3.2改變樣本和算法
3.3改變內幕交易期和正常期的計算方法
4結束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透明度與市場效率——基于信息不對稱的適應性學習研究[J]. 方立兵,丁婧. 管理科學學報. 2017(07)
[2]指令驅動市場中非知情交易者的最優(yōu)交易策略[J]. 邴濤,劉善存,張強,趙尚梅. 管理科學學報. 2017(03)
[3]融資融券交易與市場穩(wěn)定性:基于動態(tài)視角的證據(jù)[J]. 劉燁,方立兵,李冬昕,李心丹. 管理科學學報. 2016(01)
[4]融資融券交易制度對中國股市波動率的影響——基于面板數(shù)據(jù)政策評估方法的分析[J]. 陳海強,范云菲. 金融研究. 2015(06)
[5]賣空機制提高了中國股票市場的定價效率嗎?——基于自然實驗的證據(jù)[J]. 李志生,陳晨,林秉旋. 經濟研究. 2015(04)
[6]日間數(shù)據(jù)計算買賣價差的兩種方法之比較與應用[J]. 陳輝. 金融評論. 2014(03)
[7]我國推出融資融券交易促進了標的股票的定價效率嗎?——基于雙重差分模型的實證研究[J]. 許紅偉,陳欣. 管理世界. 2012(05)
[8]滬市知情交易概率(PIN)特征與風險定價能力[J]. 韓立巖,鄭君彥,李東輝. 中國管理科學. 2008(01)
本文編號:35144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351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