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信貸擔保模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6 15:04
本文關鍵詞: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信貸擔保模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我國已初步形成了農村金融體系,但目前我國農村金融機構信貸擔保模式各異,擔保體系仍不完善。農村金融機構無法滿足廣大農村經濟主體信貸需求,農村信貸呈現(xiàn)供需現(xiàn)狀“有錢的貸不出,用錢的貸不到”的“兩難”困境,信貸困境成為了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穩(wěn)定快速發(fā)展和農民增收的“瓶頸”。因此,如何完善和推廣適應當前農村金融信貸現(xiàn)實的信貸擔保模式,對癥下藥的有效緩解農戶與農村中小企業(yè)的融資難的困境,以產生更好的經濟、社會效益,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從研究我國農村金融機構信貸擔保模式出發(fā),分四章介紹我國農村中小機構信貸擔保情況,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重點分析新沂市農商行“一權一房”擔保制度,并提出解決對策和借鑒對策。本文首先介紹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信貸擔保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進而分類研究了抵(質)押擔保和保證擔保的各類具體擔保模式,最后對我國農村金融機構信貸擔保模式的改進完善提出了建議:一是完善機構擔保機制。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讓民間資本融入集中,為其發(fā)展注入活力和動力,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同時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擔保機構的輔導、人員的培訓,完善機制的建立,提升擔保水平。當?shù)氐凝堫^企業(yè),政府可以考慮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讓其多支持信用良好的農戶辦貸款,形成合力,達到互利雙贏局面。加大農村政策性擔保機構開發(fā),不斷對市場中未有的第三方機構進行填補,鞏固最基本的信貸擔保渠道。風險保證金的存在在某一程度上對違約貸款所需要的成本提供支持,也會提高擔保機構的積極性,這種制度應進一步加強完善;三種擔保機構要相互融合相互借鑒相互補充,不但豐富農村適合農村發(fā)展的多元化的可操作的信用擔保體系。二是完善自然人擔保模式,杜絕人情擔保、無效擔保、行政擔保、無效擔保。三是借鑒新沂市農商行“一權一房”特色做法,按照“地隨房走”的辦法解決集體宅基地不能抵押的難題,有無爭議農村住房權證或承包土地經營權證明,提供必要其他證明材料,憑以辦理抵質押貸款手續(xù)。承包土地經營權質押貸款,由所轄鎮(zhèn)級土地流轉中心負責審查承包合同的真實性和規(guī)范性,協(xié)調雙方確定權利價值,辦理質押物登記管理工作。四是建議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tǒng)中加入農村自然人和法人的信用信息,讓農民講信用,個體法人不失去信用,社區(qū)強信用等,對姓名、學歷、婚姻、健康、居住穩(wěn)定性、有無不良嗜好、農業(yè)收入占比、非農占比、家庭勞動力情況,還款意愿等真實表示,確立以講信用為信貸擔保的核心條件。五是圍繞社區(qū)或農戶金融開展誠信教育和金融服務。深入社區(qū)之中,貼近百姓,向居民講解普及與其相關的金融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解釋金融詞匯,增強百姓的金融意識,尤其強調金融守信的重要性,在百姓中營造良好的金融環(huán)境.
【關鍵詞】:農村中小金融機構 農村信貸 信貸擔保模式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4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5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意義10-11
- 1.3 國內外相關研究動態(tài)述評11-13
- 1.3.1 國外相關研究動態(tài)11
- 1.3.2 國內相關研究動態(tài)11-13
- 1.3.3 對已有研究的評述13
- 1.4 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13-15
- 1.4.1 研究內容13-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第二章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信貸擔保模式基本理論問題15-19
- 2.1 相關概念的界定15-16
- 2.1.1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15
- 2.1.2 信貸15
- 2.1.3 擔保15-16
- 2.2 信貸擔保的經濟學基本理論16-17
- 2.2.1 風險轉嫁理論16
- 2.2.2 信息不對稱理論16-17
- 2.2.3 市場失靈和政府干預理論17
- 2.3 本章小結17-19
- 第三章 農村金融機構抵(質)押擔保模式研究19-26
- 3.1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模式19-21
- 3.1.1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概念19
- 3.1.2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模式分類19-21
- 3.2 土地承包經營收益權質押擔保模式21-22
- 3.2.1 土地承包經營收益權質押擔保模式的概念21-22
- 3.2.2 土地承包經營收益權質押貸款業(yè)務流程22
- 3.3 林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擔保模式22-23
- 3.3.1 林權抵押的概念22
- 3.3.2 林權抵押的特征22-23
- 3.4 對新沂市農村商業(yè)銀行“一權一房”抵押擔保模式的考察23-25
- 3.4.1 運行特點23-24
- 3.4.2 實踐成果24
- 3.4.3 操作流程24-25
- 3.4.4 實施評價25
- 3.5 本章小節(jié)25-26
- 第四章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保證擔保貸款模式研究26-38
- 4.1 自然人擔保模式分析26-27
- 4.1.1 自然人擔保模式的概念26
- 4.1.2 自然人擔保模式的特點26-27
- 4.2 農戶聯(lián)保貸款模式分析27-28
- 4.2.1 農戶聯(lián)保貸款及延伸產品27
- 4.2.2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聯(lián)保貸款模式運行啟發(fā)27-28
- 4.3 龍頭企業(yè)擔保模式28-32
- 4.3.1 龍頭企業(yè)擔保模式概念28-29
- 4.3.2 龍頭企業(yè)擔保模式運作流程29
- 4.3.3 統(tǒng)貸統(tǒng)還模式運作流程29-30
- 4.3.4 訂單質押模式30
- 4.3.5 三種模式的對比30-31
- 4.3.6 對龍頭企業(yè)擔保模式的評價31-32
- 4.4 農村擔保機構擔保模式32-37
- 4.4.1 農村擔保機構概述32
- 4.4.2 農村政策性擔保機構32
- 4.4.3 農村商業(yè)性信用擔保機構32-34
- 4.4.4 農村互助性信用擔保機構34-36
- 4.4.5 三種農村擔保機構擔保模式的比較36-37
- 4.5 本章小結37-38
- 第五章 完善建議38-42
- 5.1 創(chuàng)新?lián)V黧w及擔保物38
- 5.2 完善自然人擔保模式38-39
- 5.3 完善機構擔保機制39
- 5.4 借鑒“一權一房”做法39-40
- 5.5 加快農村(居民)信用評級制度的建設40-41
- 5.6 開展農村(居民)誠信教育41
- 5.7 本章小結41-42
-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42-45
- 6.1 本研究結論42-43
- 6.2 本研究展望43-45
- 致謝45-46
- 參考文獻46-4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德國的中小企業(yè)信貸擔保[J];領導決策信息;1999年42期
2 秦海林;;信貸擔保公司業(yè)務拓展的制度變遷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3 徐炯權;湖南,首家非國有經濟信貸擔保公司問世[J];金融經濟;2002年09期
4 王中新,白振鋒;農牧業(yè)信貸擔保方式的有益嘗試——對赤峰市農牧業(yè)信貸擔;鸬恼{查與思考[J];w攣胖蕓,
本文編號:3286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32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