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關者視角下的房地產(chǎn)開發(fā)可接受性評價研究
本文選題:可接受性評價 切入點:利益相關者 出處:《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現(xiàn)代項目發(fā)展的日趨復雜化,項目所涉及的利益相關者越來越多。如果不能明確項目利益相關者的角色和責任,取得其支持,項目是無法取得成功的。因此,現(xiàn)代項目管理理論和實踐越來越關注利益相關者。本論文在張所地教授提出的方案評價因素因子體系構造思考圖(2005,《管理決策論》)的基礎上,,以房地產(chǎn)開發(fā)項目的利益相關者分析為切入點進行項目的可接受性評價。主要工作如下: 1.探索了項目利益相關者可接受性評價理論。 在分析了項目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基礎上,探索性地分析了項目利益相關者可接受性評價理論,包括項目可接受性的定義、理論基礎、評價方向,為項目利益相關者管理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角度。 2.分析了利益相關者合作關系的演化,設計出可接受性評價指標體系。 在確定并分析了房地產(chǎn)開發(fā)項目的利益相關者之后,根據(jù)利益相關者合作關系的演化總結出利益相關者對合作關系做出貢獻的影響因素(可接受性評價指標體系)。此指標體系補充了傳統(tǒng)利益分配時只考慮投入和風險分擔這兩個因素的簡單評價。 3.構建了房地產(chǎn)開發(fā)項目利益分配的具體模型,給利益相關者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應用納什議價博弈原理,針對房地產(chǎn)開發(fā)項目設計出利益分配模型。模型中用效用值代替實際利益值,構建利益相關者的效用函數(shù),確定各指標權重并計算分配因子的大小,實現(xiàn)利益相關者的納什均衡。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rojects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more and more stakeholders are involved in the projects.The project will not succeed unless th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stakeholders are clearly defined and supported.Therefore, modern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takeholders.On the basis of the factor system of project evaluation proposed by Professor Zhang Yu-di (2005, "Management decision Theory"), this paper takes the stakeholder analysis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evaluate the acceptability of the project.The main tasks are as follows:1.The theory of project stakeholder acceptability evaluation is explored.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project stakeholde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heory of project stakeholder acceptability evaluation,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project acceptability,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direction of evaluation.It provides a new research angle for project stakeholder management.2.The evolution of stakeholder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is analyzed, and an acceptabl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designed.After identifying and analyzing the stakeholders of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stakeholder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actors (accept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stakeholders' contribution to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This index system complements the simple evaluation of investment and risk sharing in traditional benefit allocation.3.The concrete model of benefit distribution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 is constructed, which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stakeholder management.Applying Nash bargaining game principle, the benefit distribution model is designed for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s.In the model, the utility value is used instead of the actual benefit value, the utility function of the stakeholders is constructed, the weights of each index are determined and the size of the distribution factor is calculated, and the Nash equilibrium of the stakeholders is realized.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293.33;F224.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德林,陳曉坤;知識經(jīng)濟條件下企業(yè)財務目標再認識[J];商業(yè)時代;2003年15期
2 黃儉 ,雷祺;品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機理與維護[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04年11期
3 盧小珠;公司治理結構中利益相關者利益保障機制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改革與戰(zhàn)略;2005年05期
4 董曦 ,馮成 ,景伯平;貴州移動:爭做優(yōu)秀“企業(yè)公民”[J];當代貴州;2005年20期
5 鄭赤建;李建達;;產(chǎn)權式酒店核心利益主體研究——利益相關者理論視角[J];生態(tài)經(jīng)濟(學術版);2008年01期
6 周旭卉;;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9年06期
7 崔正植;產(chǎn)權理論分析與財務管理目標的現(xiàn)實選擇[J];政策與管理;2002年12期
8 李傳軍;從“股東至上”到共同治理——重塑公司治理價值觀[J];管理現(xiàn)代化;2003年03期
9 杜湘紅;消費者對公司治理影響的研究[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03年15期
10 楚金橋;國外企業(yè)共同治理的分析與借鑒[J];中州學刊;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貴松;陳建成;;森林公園利益相關者分類探究[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技術經(jīng)濟理論與實踐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劉頌;;利益相關者視角下的民辦高校退出機制研究[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陳偉宏;;企業(yè)社會責任與構建和諧社會[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4 夏蘋;朱衛(wèi)東;張晨;吳勇;;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的增加價值分配指數(shù)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趙世平;;企業(yè)社會責任的管理心理學分析[A];2005現(xiàn)代服裝紡織高科技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徐雪松;任浩;;論企業(yè)慈善行為與利益相關者管理[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jīng)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7 張佳;;地鐵系統(tǒng)可持續(xù)發(fā)展博弈分析[A];2010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8 帥萍;周宏坤;;利益相關者理論與企業(yè)文化核心分析[A];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9 劉造林;;現(xiàn)代企業(yè)財務治理核心財權配置問題探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10 韋yN;朱衛(wèi)東;;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和績效棱柱法的國有企業(yè)績效評價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錫林;不要讓企業(yè)公民變成一個偽命題[N];國際商報;2009年
2 辛向陽;地產(chǎn)商的企業(yè)公民之道[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羅新祥;釀造出來的和諧[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09年
4 舒圣祥 郭松民;讓資本離開道德就寸步難行[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7年
5 ;防止公司欺詐必須依靠利益相關者[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6年
6 建設銀行廣西分行 周向東;企業(yè)的重要義務和發(fā)展途徑[N];廣西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柴企;公司財務學理論發(fā)展的新方向[N];中國財經(jīng)報;2003年
8 湖南湘潭市委黨校、湖南郴州市委黨校 戴志強 王偉;“企業(yè)之禍”拷問政府職能缺失[N];中國改革報;2007年
9 天則經(jīng)濟研究所理事長、北京富平發(fā)展學院理事長 茅于軾;我對CSR的一些思考[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10 記者 趙宏耀;國家電網(wǎng)公司發(fā)布社會責任報告[N];中國電力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長喜;利益相關者、社會契約與企業(yè)社會責任[D];復旦大學;2005年
2 李寶平;企業(yè)社會責任及其實施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呂竺笙;企業(yè)并購中的利益博弈與協(xié)調(diào)[D];復旦大學;2005年
4 王丹;政府推進企業(yè)社會責任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5 韓平;國有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結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6 蔡昌;契約觀視角的稅收籌劃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7 韓平;企業(yè)信用營銷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8 孟菲;食品安全的利益相關者行為分析及其規(guī)制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9 藍英;廢舊家電管理中的消費者參與及回收模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10 金序能;中介企業(yè)聲譽形成機理及與企業(yè)績效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云霞;利益相關者視角下的房地產(chǎn)開發(fā)可接受性評價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2 趙保強;基于社會矛盾理論的房地產(chǎn)預警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3 李吉翠;關于公司社會責任的法學思考[D];蘇州大學;2006年
4 楊蕾;強化公司社會責任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5 林曉瓊;國家電網(wǎng)公司企業(yè)社會責任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6 鄒志豪;經(jīng)濟視角下的企業(yè)社會責任變遷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9年
7 劉t
本文編號:1724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1724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