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德州分公司營銷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F274;F626.21
【部分圖文】:
6.76%增加到7.06%,上升百分之0.30;而德州移動的市場份額從59.90%下降到59.03%,雖然下降了百分之0.87,但依然保持著中國移動市場的龍頭老大位置,并且在短時間內是不可動搖的(如下圖5.1)。圖5.1移動通信行業(yè)收入市場份額資料來源:德州聯通內部資料從我省移動用戶規(guī)模市場情況看,中國移動在每一個城市都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保持了絕對的優(yōu)勢。其中,中國聯通在濟南、東營、棗莊、臨沂和威海五個地區(qū)擁有20%以上的市場份額,形成一定的對中國移動的對抗能力。而聯通在德州地區(qū)僅占有德州移動用戶的9.9%的市場份額,居于全省末位,遠遠低于山東全省的平均水平(見圖5.2)。另外,根據現有的移動用戶規(guī)模市場份額與2009年底的比較,德州聯通公司僅增加0.2%的市場份額,居全省第十五位,略高于泰安和菏澤。同比
個地區(qū)擁有20%以上的市場份額,形成一定的對中國移動的對抗能力。而聯通在德州地區(qū)僅占有德州移動用戶的9.9%的市場份額,居于全省末位,遠遠低于山東全省的平均水平(見圖5.2)。另外,根據現有的移動用戶規(guī)模市場份額與2009年底的比較,德州聯通公司僅增加0.2%的市場份額,居全省第十五位,略高于泰安和菏澤。同比,臨沂增加4.3%,濟南增加3.1%,淄博增加2.9%(見圖5.3)。雖然從整體而言,移動在全省范圍內市場份額下降,但考慮到移動在山東省本身擁有75%以上市場份額
省的平均水平(見圖5.2)。另外,根據現有的移動用戶規(guī)模市場份額與2009年底的比較,德州聯通公司僅增加0.2%的市場份額,居全省第十五位,略高于泰安和菏澤。同比,臨沂增加4.3%,濟南增加3.1%,淄博增加2.9%(見圖5.3)。雖然從整體而言,移動在全省范圍內市場份額下降,但考慮到移動在山東省本身擁有75%以上市場份額,少量市場的丟失可能是部分客戶對不同服務追求,不是由于移動本身提供的服務出現問題所致。所以這種變化不足以撼動其地位。目前,移動依然保持大份額領先與聯通和電信。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寧寧;;聯通3G難局[J];長三角;2010年09期
2 ;13年,中國聯通成就未來[J];黃金時代;2007年10期
3 ;中國聯通“后蘋果時代”:發(fā)展自有操作系統(tǒng)[J];硅谷;2011年16期
4 劉雨;;中國聯通征戰(zhàn)“后蘋果時代”[J];IT經理世界;2011年13期
5 ;中國聯通沃門戶受到好評[J];通訊世界;2011年07期
6 ;中國聯通行業(yè)應用巡展浙江站啟動[J];信息化建設;2011年08期
7 趙光磊;;聯通HSPA+承載方式年內將有定論[J];通信世界;2011年21期
8 ;上海貝爾攜手中國聯通推動3G網絡發(fā)展[J];電信網技術;2011年08期
9 劉洋;;大學生營銷能力分析——以旅游和會展專業(yè)就業(yè)大學生為例[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0年07期
10 羅梁;;“中國聯通春蕾小學”落成典禮[J];通信與信息技術;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曉明;;向NGN演進過渡的成功實踐——中國聯通數據、固定、互聯網網絡建設歷程回顧[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楊力凡;;中國聯通G&G雙模移動通信系統(tǒng)技術介紹[A];2005年度“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暨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5年
3 侯士彥;;序言[A];通信電源新技術論壇2011通信電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沈文粹;;中國聯通“村村通”VSAT系統(tǒng)介紹[A];衛(wèi)星通信新業(yè)務新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楊少峰;;關于建立中國聯通人才隊伍的幾點思考[A];中國通信發(fā)展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孟力;王月;于守洵;潘潿濤;;基于分形理論的通信市場用戶發(fā)展數量預測[A];2007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李寶奇;;衛(wèi)星通信是突發(fā)災害時快捷、有效的通信保障手段——衛(wèi)星通信在中國聯通“汶川”抗震救災中應用介紹[A];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2008防災減災論壇專題報告[C];2008年
8 李靜;;中國聯通面向IMS的網絡融合演進的探討[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9 顏世文;畢軍賢;;企業(yè)營銷能力評價模型的構建[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四卷)[C];2010年
10 李寶奇;;衛(wèi)星通信是突發(fā)災害時快捷、有效的通信保障手段——衛(wèi)星通信在中國聯通“汶川”抗震救災中應用介紹[A];中國科協(xié)2008防災減災論壇特邀報告、專題報告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楊揚;中國聯通部署3G服務升級[N];人民郵電;2009年
2 記者 蔣水林;著力打造“服務領先”新優(yōu)勢[N];人民郵電;2009年
3 記者 楊玲玲;中國聯通打造3G精品服務[N];人民郵電;2009年
4 記者 李良;中國聯通五年實現超常規(guī)發(fā)展[N];中國證券報;2005年
5 萬國測評 謝祖平;中國聯通:重組完成 中鋼天源:增持股份[N];上海金融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賈曉燕;中國聯通董秘:集團一直在增持[N];證券日報;2008年
7 張楠;中國聯通 未對資產整合作出決定[N];中國證券報;2008年
8 通訊員 張俊清 記者 陳太生;中國聯通山西公司 狠抓業(yè)務發(fā)展力拓新局面 歲末掀起重點產品大會戰(zhàn)[N];人民郵電;2008年
9 ;中國聯通 體會融合的力量[N];通信產業(yè)報;2008年
10 楊揚;中國聯通“手機下鄉(xiāng)”惠及廣大農民[N];人民郵電;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戈;營銷能力與企業(yè)創(chuàng)新行為關系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2 劉璞;電子商務應用對企業(yè)營銷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3 劉玉來;中小食品企業(yè)(SMEF)營銷能力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4 陳錕;營銷能力對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5 張睿;企業(yè)市場知識能力對組織績效的影響作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6 王亞江;基于資源戰(zhàn)略觀的營銷資源層級模型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7 王利政;企業(yè)持續(xù)營銷能力及其與企業(yè)績效關系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桂宏新;通信行業(yè)移動業(yè)務市場機制及效率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9 王斌;基于動態(tài)關系的電信企業(yè)資源與核心能力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劉志強;電信個人客戶價值度量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亦剛;中國聯通德州分公司營銷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劉明;中國聯通移動通信業(yè)務市場營銷策略分析[D];廈門大學;2009年
3 趙爍;中國聯通3G增值業(yè)務戰(zhàn)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4 殷潔;移動通信行業(yè)技術進步戰(zhàn)略研究——中國聯通CDMA業(yè)務實證分析[D];四川大學;2004年
5 宋寧;從品牌和服務角度分析中國聯通的競爭力[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6 任睿;提升中國聯通客戶價值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7 劉勇;中國聯通營銷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8 陳晉;中國聯通電子渠道發(fā)展策略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9 朱勇棟;中國聯通股份公司財務分析與評價[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10 王U
本文編號:28252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xjj/2825279.html